APP下载

元辰殿外清音过 只见道法不见君

2017-03-02陈子寒摄影喜乐

艺品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漆古琴音色

文/陈子寒 摄影/喜乐

元辰殿外清音过 只见道法不见君

文/陈子寒 摄影/喜乐

许是修道的原因,陈理真和其所斫的琴都有一种避世的亲切感,像是外面的人永远靠近不了,但是接触了又像是早就相识。

对古琴而言,我只是一个外行的编辑,最初也只是想向他请教一些斫琴的过程和感悟。陈理真斫琴的过程周期超过了我的认知,两到三年才能出一张完整的琴,这漫长的时光对现在飞速发展的当下是何其金贵,不可替代的手工,无法复制,无法量产。

他告诉我,过去的生活都很慢,人们也没有三心二意的本领,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悟性高的人触类旁通也能在原本的体系里更通达些。

他告诉我,斫琴也是一门艺术,材料都是自然之物,如树木、大漆、鹿角霜、麻布、丝弦,一张古琴集木材、髹饰、雕刻、音律、史学、美学、书法、篆刻为一体,非为木工、漆工之匠事。古琴一直都是奢侈品般的存在,奢侈到像遇见知己一样,你了解古琴的同时也在了解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世事的运转。从小我到大我,这便是古琴的一方天地。

陈理真工作台一角

斫制古琴是漫长的,需要等待、心存敬畏,这也是古琴看上去孤独清冷的原因。斫制的周期也因时令而定,春末的时候上漆,要上近四十遍,上漆次数取决于打磨的精细程度。到了秋末,天气干爽,温度湿度适宜,琴胎置于室内阴凉处自然晾干,如此炮制,大漆可历千年不腐。用鹿角霜做胎,耗时一年有余,第一道胎包的是略厚的布胎,从上胎到打磨需时约半年,待第一道胎彻底干透后上第二道胎,否则头胎未干,容易出现断纹。总共八到十次上胎,每次均需打磨,一张琴用鹿角霜二到三斤。鹿角霜体轻、质酥、微粒中空,有极高的透音、蓄音功能,与大漆调成灰胎,韧性、弹性出色,能使琴音幽微灵透、古韵绵长。时间久了,漆胎里不易挥发的物质得到完全挥发,漆胎的组织形成细微的空间。一拨琴弦,内部的鹿角灰就会相互碰撞,成无数个小共鸣体,音色愈加松透圆润。陈理真的琴漆胎厚实,振动性能极其充分,弹的时间越久,待火气尽退,音色越发苍松古朴,不染铅华。

斫制古琴步骤:修厚度

斫制古琴步骤:修细槽

斫制古琴步骤:调大漆

斫制古琴步骤:天地柱

斫制古琴步骤:感琴韵

斫制古琴步骤:调灰胎

斫制一张古琴需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杉木要选百年以上的,一斧一斧砍下,木屑纷飞,芳香满室。即便是百年的木料,因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仍须再次放置一年左右,自然晾干,待木性稳定、干透,再挖槽。挖槽后琴板形状发生变化,内部也相应有变,还须放置一年以上,等待木质稳定。这样斫制的古琴才不会开裂变形。合琴到完成又要两年多时间,想令一张古琴有最美的音色,不仅要历经几次寒暑,更重要的是古琴的内部构造。面板与底板的厚薄决定了琴的音色,木材的年份不同,琴的款式不同,厚度并无限定,音色的体现也在毫厘之间,把握这些全凭手上的微妙感觉。

斫琴的工序是话不尽的,如修道一般,是时间的累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琢磨。此行的意外是能听陈理真抚琴一曲,手指自然干脆地拨落于丝弦之上,来回揉捻,余音婉转绵长,时而深沉如不可见底的大海,时而如轻快的浪花。听琴时,似不见弹琴者,如入人琴合一之境。揉捻的力道更像是来自于腕部,许是太极中四两拨千斤的迂回力劲,里头的学问之深,难以言喻。

我问他如何才能抚得一手好琴,要放松身体,以意带形。

我问他要如何才能斫制一张好琴,要行随心意,道法自然。

陈理真 百衲伏羲氏︵半成品︶

陈理真 绿绮式 绿意

陈理真 落霞式 风烟

陈理真 凤势式 神仙风骨

陈理真 正合式 清泉

陈理真 百衲仲尼式

作者系《艺品》杂志编辑

猜你喜欢

大漆古琴音色
重庆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蒲美合作品选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