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农村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017-03-01殷万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习惯

殷万延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的原则。

关键词:农村学生 自觉学习 习惯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自觉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增加,使本来自我克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培养显得更加困难,现在这也是各学校教育中较头疼的事。怎样让农村孩子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我自己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了解学生,不断地反复实践,觉得在这些方面多多努力,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满足内在需求,增加自觉意识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活动,而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人精神振奋,学习效果倍增。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引起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丰富,记忆更加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而且还要注意在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的时候,给他们创设有利条件,尽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增强“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觉学习意识。如:要促使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习惯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农村学生身边有限的教学资源,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外书感兴趣,在有了读书兴趣后,再给学生专门的时间看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书,同时也给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机会,这样他们读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阅读的习惯才有可能慢慢地培养。

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能看得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只有灵活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内动力,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最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课堂,抓住课文,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精美日记展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这样就将常规的课堂教学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还使学生树立起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争强好胜一下子被诱发出来,他们谁也不甘心示弱,就会你追我赶。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内动力,让他们的内心一次次有积极愉悦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不自觉的行为将没有机会表现出来,他们的良好行为将会逐步得到强化。

三、重视细微观察及时激励提高自信

培养学生的自信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解决学生不自覺问题的必要条件,学生的自觉学习需要自信为动力。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从细微处着手,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多方面去发现不同孩子的优势,不断地给予肯定。人都希望得到承认,更何况是各方面很脆弱的小学生,他们在老师无数次的表扬激励下,慢慢地拥有了自信,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解决个别学生不自觉的问题的先决条件。同时这样经常地表扬与鼓励学生,增强大家的竞争意识,也树立一些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影响力是无穷的,相信要使众多的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就不成问题。

但是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习惯养成的必要步骤也在于不断地讲,不断地让学生实践。教师在清晰地认识到这些的同时,要努力地寻找到开启不同孩子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经常反复地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地教育过程中各方面行为得到强化,能渐渐地做到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受自己的随心所欲的支配,学会自觉管理好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从而慢慢地养成自觉的习惯。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习惯
如何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命好不如习惯好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