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生物的差异性教学和合作学习

2017-03-01沈国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高中生物合作学习

沈国民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其中合作学习一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一般来说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是按“同组异质”原则进行分组的,这就要求在合作学习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于差异性下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让合作学习更加高效、有序,能够最大的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把差异性教学思想和方法更好的与合作学习进行融合呢?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基于差异性教学下的合作学习进行几点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差异性教学 合作学习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已然十分广泛,这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在高中生物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仍存着一些问题:第一,有些教师对小组成员随机分组,不考虑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就组成小组展开活动,这种做法过于偏重小组整体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这一做法与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第二,由于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仅是为了用而用,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实质,导致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第三,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合作让学生实现个体间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在互学互教,人人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其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基于此,笔者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差异性教学与合作学习融合下的教学实施浅谈一下。[1]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差异性教学与合作学习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⒈主体性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组活动中不仅要关注活动的进展状况,还要做到面向具有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激发出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2]

⒉个性化

基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原则下的合作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并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的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坚持个性化原则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过于依赖于他人,又能在相合配合、分工协作中培养其合作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探究性

“问题解决”是合作学习的核心,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而且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第一要基于学生的经验又要高于学生的经验,所提到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障碍性;第二所设计的问题要适合全部学生的实际水平,要能促使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⒋动态性

高中时期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变化很快,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特征、智力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在分组时就要求教师应进行“动态分组”,即定期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应尽可能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体验不同角色的机会,从而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缩短学生间的差距。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差异性教学与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⒈个性化的学案

课程标准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创造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个性和思维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案导学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与合作学习的目的一样。可见,把学案导学与合作学习和差异性教学结合起来运用,不仅可以达到以学促教,个性发展的目标,还能促使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学案设计时应做到:第一,课前自主学习,提炼学习重难点知识,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课堂利用率;第二,课上合作探究学习,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第三,课后巩固提升,即要设计基础性的课后作业,又要适量增加一些课外动手实践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作业,并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表达各自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⒉合理选择学习内容

基于差异性和合作学习结合下的学习内容应坚持“导优补差”的原则,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如此更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在设计和选择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必须要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准确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是应注意:第一,所设计的合作学习任务要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现象、规律等的分析与总结中主动获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又能在合作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第二,由于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设计学习内容的时候还要充分的体现出差异性和渐进性,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如,在讲遗传规律的时候,可以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一层,掌握遗传规律的实质,理解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初步具有判断、分析能力;第二层,熟练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处理遗传图、表、文字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探索遗传规律作用的背景和方式,了解基因工程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概况。层层递进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即体现了差异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结语

合作学习和差异教学都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且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髙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把合作学习与差异性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又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差异性教学巧妙的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丽莉.浅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神州.2013.7

[2]程丽.例谈高中生物的差异性教学和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4.12

猜你喜欢

差异性教学高中生物合作学习
谈差异性教学在“金融学”课程中的有效实践
农村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探微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语文差异性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