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地理教学的出路

2017-03-01胡唐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师生农村

胡唐梅

摘 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伟大事业。因为实行创新教育,是新的形势对我们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实现素质教育的普及,就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但由于区域文化氛围和基础的差异,农村与城市学生的素质差异较大,地理科目的特殊性,造就了农村地理教学的前景堪忧,本文就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表达,是为了更好更早地找到符合农村地理教学的出路。

关键词:农村 地理教学 教学心得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中学教育中,地理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与城市地理教学中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地理难学、地理难教,已经是不少人的共识。尤其对我们山区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入校成绩相对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薄弱,学生对初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要求的不适应高一(高一一入校就学习高中教材中最难的地球运动),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适应(习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地理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对未来自己的学习方向未定),学生的学习氛围慢慢变淡。农村在实际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特别的困难和阻力,我在长期的教学中有以下心得:[1]

第一,激發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兴趣教学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足以说明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例如,在讲解关于时区和日界线时,设计问题:有一孕妇乘坐海轮时生了对双胞胎,首先生下了一个女孩,然后过了1小时又生下了男孩。可按日期计算,男孩反而是哥哥,女孩却是妹妹,这是为什么?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如在讲解气候类型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2]

第二,积极发展现代化感官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

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知识面广,空间概念强,很多问题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起来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以往农村地理教学大部分是传统教学模式,很少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

但是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则可通过光、像、影、色、动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性很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其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在选择电教媒体时特别注意了这些特点,把激发兴趣和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制作投影片时,为了加大刺激强度特地制作了一些抽拉片、遮盖片、复合片、旋转片,还为了适应某些内容和教学环节的需要剪辑了一些精彩的录音、录像,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投影和精彩的录音、录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比如我在讲解《海水的运动》这一节的时候,运用电影《泰坦尼克号》游轮撞击冰山的视频真实地展现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

而在具体的运用中多媒体教学要和传统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地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但是多媒体说到底只是一种起到辅助作用的工具和手段教育的真正驾驭者是人,也就是教师。所以说传统的那种教学方式也是不能够放弃的。传统教学中人和人之间进行面对面的心灵交流是程序化的多媒体技术无法替代的。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将传统教学中优越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课堂教学不断地被完美化。

第三,缩小师生距离——心理教学

农村高中学生是一群特殊群体,从小离开父母的陪伴,读高中以后又离开家庭,身体和心理上又处于青春期,易出现情绪的波动。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

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小师生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爱生如子,尊师重教,是师生之间最好的关系。[3]

新世纪新教学,农村地理教学有特别大的压力和阻力,但是我们依然要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出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鸣.浅谈如何利用信息系统丰富高中地理教学[J].才智,2016(26):46-47.

[2]陈丽萍.高中地理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55-56.

[3]宋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及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74.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师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麻辣师生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