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境与成长

2017-03-01吴春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挫折幼儿孩子

吴春霞

高中某某学生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被母亲批评,竟跳楼自杀。青海新闻网讯,2013年11月27日,西宁市大同县景阳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程程,在家用红领巾将自己吊在了电线挂钩上,自杀身亡。如花少年死于非命,令多少人扼腕叹息。中小学生自杀,近年有上升趋势,这是一种客观残酷现状。自杀无疑是最严重最极端的表现方式。其它如消沉堕落、忧郁自闭,或极端报复残害他人的现状也颇令人担忧,不容忽视。

自杀是人的一种死的本能在作祟,是一种逃避,是对一些人的报复。自杀、消沉堕落、忧郁自闭、极端报复残害他人,是面对压力、困难、挫折等,自己无法排解宣泄,在心理不成熟、对死亡一知半解,又受电视网络图书等的影响下,进行的模仿,进行的完全彻底的自我“解脱”。这是内因。

从外因看,当今社会,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渐近小康。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绝大多数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一个宝,被两代人宠爱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家长就尽可能满足的“皇帝”生活。这样的孩子,在家不劳动,大到穿衣洗澡,小到系鞋带整理书包,都有父母或祖父母代劳。就是在学校做班级责任区的卫生,也有家长代劳的。笔者在黄石、黄冈、武昌区等小学学习调研过,亲眼所见。也同一起在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的同行讨论过,确有此事。孩子也摸透了家长的秉性,不满足要求就哭就闹,就以不吃饭不上学来要挟家长。有的父母想严一点不满足,却被孩子的祖父母给满足了。如此就成了恶性循环。养成了孩子盲目自大为我独尊,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

家里的小環境是这样。但是,学校的环境,社会的环境要复杂严峻恶劣得多。别人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都为你着想,都对你百依百顺。我们都知道,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太阳,更禁不得冰霜;濒临灭绝的野生保护珍稀动物,在实验室里繁殖出来,要经过多么艰辛的培训才能放归自然。植物是这样,动物是这样,在地球这个共同家园的人也是这样,要适应环境,不是环境来适应你。

很多专家认为幼儿时期“挫折教育”不到位是导致孩子难以承受挫折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于幼儿而言,挫折并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其能够懂得不是所有的任务他都能完成的了,他必须要承受很多失败,这是他所必须要独自面对与承受的,其应该具备承受这种情绪的能力。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其心理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婴儿时期有了很大进步,其能够独立完成部分简单的事物,比方说自由地行走,使用工具吃饭等。然而与较大的孩子相对比,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很多细致的动作都难以到位,比方说,扣小扣子、系鞋带等动作。

当碰到许多困难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对于父母来说,其应该知道什么事情是幼儿能够胜任的,什么事情是幼儿需要花费很大努力才有可能成功的,什么事情又是幼儿不可能成功的。懂得这些之后,针对那些幼儿能够胜任的任务,父母可以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这些事情上孩子应该享有充分独立的权利,家长也不需要过度重视与表扬,比方说三岁孩子可以脱鞋子,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能够自主选择饭菜等。针对那些孩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父母应避免让孩子去尝试,比方说书写过于复杂的汉字、难度大的拼图等。这些任务太过困难,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得孩子对完成任务失去兴趣。

针对孩子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而能够完成的任务,父母应做好帮助与观察工作。父母应该从孩子完成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孩子面对的困难,并判断出其是否需要帮助,需要怎么来帮助等。比方说,三岁孩子晨晨并不能够独立脱下套头衫,这个时候父母发现了他没有先解开纽扣,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告诉晨晨缘由:晨晨纽扣还没解开呢,你看在这里呢,要先解开纽扣再脱衣服的;再比方说,父母发现晨晨脱衣服的时候手用力的方向错了,父母可以引导晨晨向着正确的方向来用力。在父母的帮助与指导下,晨晨很快就能够完成脱衣服的任务。孩子在这个时候应该被充分肯定与股利,从而获得更强大的自信心。

尽管帮助与指导孩子可能比家长直接动手来帮孩子完成任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对于 孩子的意义却是非常大的。父母包办的事情中,孩子不能够参与其中,其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父母帮助与指导孩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也达到很大提高,更加自信。

很多儿童心理学领域的专家都提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是平和稳定的,这样儿童的心理不需要承受各种巨大冲击,儿童很容易适应环境,对儿童自身的成长有利。在进行心理测试的时候,有一项“生活事件量表”,这项能够描述出某人近些日子的健康情况:其借助测算某人在最近一段时期内生活中有没有出现巨大的事件来获得此人近期是否得病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巨大的生活变动很容易引起人们生病,这些生活变动涵盖正面与负面两方面的内容。比方说,很多不愉快的情感经历都会导致人身心疲惫,从而生病。从孩子的角度来讲,父母出现吵架与离婚、教师对其责骂与批评等都有可能导致其生病。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情绪会非常低落。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这一说法乍一听与本次论题——让幼儿体验挫折有所矛盾,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剖析: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各种挫折,这是无法避免的。那些小挫折涵盖:在上班的过程中,因为差了几秒钟,而没有赶上公交车,只好等下一班车,从而迟到;在单位里有一个脾气非常差的领导;考试成绩差等等。这些挫折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孩子们也同样要面对这些挫折。比方说在吃饭的过程中,不小心打翻碗,不小心尿到裤子上等。由此可见,针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适应生活。

二是我们所主张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并非是将孩子抛入谷底,而是让孩子适当地面对和承受挫折。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一定的挫折是其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孩子所面对的挫折不应该超出其承受的范围,否则就是当孩子不适当地去体验挫折,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过多沮丧而丧失信心。相关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曾做过如下实验:其将狗关入大铁笼,该笼子的地板能够通电。在最初的阶段,所有地板都是通电的。一旦通电,狗就会逃窜,试图摆脱电流带来的痛苦。在大量的尝试之后,狗放弃了躲避,因为它发现不管它如何躲避,它都要承受电流带来的痛苦。在此之后,电流的状况发生变化:整个笼子里通电的地板仅仅有一半,另一半是没有通电的。然而,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狗已经彻底失望,在通电的时候,其选择了承受,不再试图摆脱电流带来的痛苦。尽管这仅仅为动物的一个实验,但是其可以延伸到人类:失望的情绪会是人放弃所有努力。

三是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成人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就像我们不会把一个新生儿放到野外的恶劣环境中,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任他们自生自灭一样;在孩子遇到精神和心理上的风雨时,我们也应该提供温暖的支持。例如,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就应该为孩子生活中的这一重大变化做准备,帮助孩子平稳地过渡: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告诉孩子幼儿园中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在幼儿园遇到困难可以向谁求助……如果有这些铺垫,孩子的眼神是不可能因上幼儿园而“绝望”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挫折事件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生;当挫折事件发生后,如果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它、自信地解决它,那么挫折事件反而是孩子成长的契机。让孩子适当体验挫折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猜你喜欢

挫折幼儿孩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挫折使我更坚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