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7-03-01陶旭张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8期
关键词:意外伤害急危重症社区居民

陶旭+张明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技能的认识现状,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供重要参考。 方法 2015年4月,随机抽取南通市三个社区的900位居民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分析其急救知识的普及现状,了解居民对急救知识的认识、态度、知晓路径等。 结果 居民对急救知识一知半解占大多数,认识上比较模糊,多数被调查者未接收过专业或者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 结论 南通市三个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普及程度很低,实际应用能力不足,需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

[关键词] 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培训;急危重症;意外伤害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136-03

南通处于长三角区域,被誉为“北上海”,经济发展较快。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各种意外事故及各种危重急症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救援者在现场实施的先期处置后急救车辆到达并转运伤病员到医院的这一阶段,统称为“院前急救”[1]。院前急救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抢救成败。因而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2],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随着安全事故及各类疾病的上升,建立一整套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各类危及人类生命安全事故的当务之急,只依靠医务工作者进行现场抢救,会严重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3],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状况的重要体现,为此,把院前急救工作前置,使社区居民都学会自救、互救知识,参与率更高,采取的现场急救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4],所以现场急救对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5]。目前因社区居民普遍对急救知识缺乏、思想不重视等因素,导致院前抢救成功率不理想。2015年4月我中心对市区的三个社区(虹桥社区、百花社区、学田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随機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南通市崇川区的虹桥社区、百花社区、学田社区三个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现场问卷答题调查,其中男499人(55.4%),女401人(44.6%),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12~17岁146人(16.2%),18~30岁352人(39.1%),31~50岁324人(38.0%),51岁以上78人(8.7%);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1人(31.2%);高中及相当学历者362人(40.2%);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257人(28.6%)。

1.2 研究方法

问卷题目及格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能力及意愿(即当他人发生意外疾病及灾难时是否有意愿和能力进行一系列抢救行为[6,7])及居民对急救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对急救知识的态度和行为情况;我更喜欢何种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调查问卷汇总,结果分别见表1~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多数被调查者能知道发生意外及疾病时需要求救120,甚至能正确拨打120电话,但有少数被调查者在有困难时坚持认为应求救于110。被调查者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心肺复苏要领及保持气道通畅采取的措施掌握的比较少。见表1。

2.2 常见灾害的正确处理情况统计

当发生灾害需要急救处理时,地震发生时的正确率为最高,其次为烧、烫伤及火灾逃生;煤气中毒及溺水处理正确率不是很高;对于颈椎病员的搬运及止血包扎等未能准确掌握,对毒蛇咬伤的正确处理率最低。见表2。

2.3 被调查者对普及急救知识的态度和行为

被调查者对于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兴趣不大,认为其是与医务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占比例分别为28.6%、28.4%;此外居民对急救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见表3。

2.4帮助意愿及帮助能力调查

在帮助意愿及帮助能力调查中,可以看出,当他人发生意外伤害时,更多的人愿意帮助,苦于没有这个能力或操作不准确等,但愿意帮助他人现场急救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拨打120等,其所占比例在90%以上。见表4。

2.5居民更喜欢何种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

调查显示希望得到专业人员讲解演示及实战演习的百分比分别为80.2%及85.0%,印发书刊58.2%,网络讲解及其他方法分别占39.1%及13.8%。可见由专业人员的现场讲解及演习是大多居民能够更好的接受的方法。见表5。

3讨论

随着社会现化化程度的加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各种急、危、重症及意外事件增加,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2011年,全国共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8],南通也不例外。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加突出了“第一目击者”的作用,“第一目击者”先期急救处置,进行准确有效的自救、互救,可以减少伤残率及死亡率,为进一步的抢救赢得更多时间,因此急救要从现场开始。通过此次对南通市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对急救知识的渴望程度比较高,没有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学习途径。从全国情况看公众参与的现场急救是国际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公民我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低于国际水平[9,10]。当疾病或者灾害发生后多被动的等待专业人员到来,亦或是缺少专业的急救技能,造成二次伤害。与国外相比,我国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普及率比较低,难以达到“第一目击者”应该发挥的实施救护的作用,以及指导家人,朋友,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等,起到传播载体的作用[11]。院前急救的质量好坏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开展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在社区中的普及。

在长期的急救工作中,社区是急危重症疾病的多发群体,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显得更为具体且更为迫切,“第一目击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现况可知,我国的抢救成功率较国外相对明显偏低,与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低有关。从表1可知,当疾病或者意外事件发生时,98.7%的居民选择拨打120电话,87.3%的居民也能正确拨打120电话,但是知道急救知识或急救技能的只占45.7%,知道心肺复苏要领的仅13.8%,当发生心跳骤停时心肺复苏术是无可替代的急救术[12]。懂得开放气道方法的只有14.6%;而在发达国家局部地区,如美国的西雅图等,每个家庭就有一个可以完成自救、互救能力[13]。由表2可知,常见意外伤害正确处置率排前三位分别是地震(90.2%),烧、烫伤(80.1%),火灾逃生(75.4%);排后三位分别是搬动颈椎病员(45.8%),止血包扎(42.6%),毒蛇咬伤 (27.3%)。2008年汶川地震震惊全国,各地人防部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人们亦比较重视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各地火灾事故频发,社区居民能更多的知道火灾逃生的方法。当患者发生交通事故或是坠落伤等意外事件时,因为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搬动病员时很盲目,对颈椎受损的病员不能采取正确的搬动方法;止血包扎措施实施不到位,出血有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大多数人只知道局部压迫覆盖毛巾等进行止血,对粗血管破裂、动脉血管破裂出血难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毒蛇咬伤因在城市发生人数相对较少,因而易被忽视,所以掌握比例不高。

表3可知,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不重视及被动参与者分别占42.1%及40.1%;没有兴趣及发生疾病及意外伤害时认为只是医务人员的事,分别占28.6%及28.4%;这可能主要与人们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缺乏全面有效的、系统的普及教育有关,认为医学抢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比较难以理解,如何让大家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运用通俗易懂的普及教育技巧也是培训部门在重点研究的课题。人们的帮助意愿和能力调查中,乐于帮助的包括主动拨打电话者占97.6%,愿意主动现场急救占90.1%,而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现场急救者占24.2%。乐于助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苦于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加上中国的法律不健全,生怕自己急救能力不能满足实际急救需求,不敢冒昧实施现场急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部门十分重视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进基层、进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此次普及活动中来,并从被动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由表5可以看出,人们更喜欢实战演习及专业人员演示的培训,分别占85.0%及80.2%,以提高真实程度,提高兴趣,贴近现实,突出疾病及意外伤害离我们并不遥远,不需要更多的理论,操作简单实用。印发刊物及网络学习还是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分别占58.2%及39.1%,这种方法互动性不足,立体感不强。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接受急救知识及技能的能力,只有加大动手实践的培训,才能更好的提高公民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水平[14]。

总之,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在社区居民中还相当薄弱,当疾病及意外伤害发生感觉束手无策,只想着拨打120求救专业人员,没有认识到先期处置的重要性,甚至错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在普及教育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从政策层面加以规定,由主要急救部门组织急救人员有计划、有部署、有规划的进行社区及特种人员的培训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形式多样,现场教育培训演示,模拟实战演练,并利用媒体、网络、报刊等加大宣传力度来提高公众急救水平。相信通过不断的深入到基层进行培训,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15],虽然,我们也在进行各类人员的急救知识培训及普及,亦有明显的成绩,下一步对实施效果在社区及各个人群中进行统计调查。

[参考文献]

[1] 刘舒畅,喻风雷. 肋骨损伤院前首诊急救治疗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2):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3号,2010:22.

[3] 鄢涛,王森,谭鸿,等. 德阳市院前急救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8(12):1923-1925,2001.

[4] 汪凤兰,文茂林,龚光梅,等. 基层特殊人群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KPA调查[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92-793.

[5] 谢咏湘,胡彦磊,粟枫,等. 急诊患者家属急救知识水平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1):94-97.

[6] 王海华,瞿炬,吕岳娟,等. 萧山区不同行业居民急救意识及培训需求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0,10(7):910-911.

[7] 李晓南,邵义舜,李小红,等. 我国高校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的建立和动作模式[J]. 中国校医,2013,11(4):307-309.

[8] 李红霞,冯占春. 公众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1,24(1):45-47.

[9] 郑进. 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85-287.

[10] 黄吕金,吴炜炜,詹敏,等. 福建城乡居民院前急救的知信行现状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2014,12(1A):1-3.

[11] 李忠浩. 論中国心肺复苏医学的创立和进展[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4-5.

[12] Roppolo LP,Wigsinton JG,Pepe PE. Revolving back to the basic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Minerra Anestesiol,2009,75(5):198-199.

[13] 房蔚霞,郑文静,卢月珍. 急诊患者家属院外急救知识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6,21(3):64-66.

[14] 张艳,张振香,刘腊梅,等. 592名郑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158-159.

[15] 管永青,陶秀萍,朱小艳. 企业员工学习实施急救技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5):261-262.

(收稿日期:2016-06-10)

猜你喜欢

意外伤害急危重症社区居民
安全教育 重于泰山
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和护理措施探讨
体育运动中意外伤害的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居民主动输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全科医生制度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转运的护理
156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