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2017-03-01王丽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8期
关键词:分娩结局剖宫产

王丽英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单胎活产新生儿1416例為观察对象。比较新生儿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巨大儿组的分娩结局。 结果 随着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阴道分娩率逐渐下降,剖宫产率逐渐升高;阴道分娩新生儿中巨大儿组新生儿窒息、肩难产、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出生体重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对孕产妇孕期管理、控制新生儿体重对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分娩结局;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069-03

孕期是妇女保健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传统观念“一人吃两人补”的影响下,许多孕妇放纵自己想吃就吃不断地补充各种营养。但由于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含量缺乏科学的认识,也缺乏正确的指导,孕妇膳食结构不平衡,营养摄入过多,同时运动量减少,导致营养过剩,当供给胎儿的营养过多时,可刺激胎儿过度生长,易发生巨大儿,国内有学者报道巨大儿剖宫产率57.29%,阴道难产率与新生儿产伤率均增加[1]。因此,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减少巨大儿发生率,对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住院分娩单胎活产新生儿1416例,出生体重最低2250 g,最高5450 g,其中阴道分娩共797例,占总例数的56.3%,剖宫产619例,占总例数的43.7%。

1.2 研究方法

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划分标准:<2500 g为低体重儿,2500~3999 g为正常体重儿,≥4000 g为巨大儿,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巨大儿组。比较新生儿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巨大儿组的分娩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测量:新生儿娩出后断脐,使用婴儿电子体重秤立即称量其体重,精确至10 g。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肩难产、活跃期停滞、产道损伤、第二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的诊断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标准[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见表1。本文低体重组、正常组及巨大儿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77.8%、58.6%、42.5%,剖宫产率分别为22.2%、41.4%、57.5%,三组中阴道分娩率与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阴道分娩率逐渐下降,剖宫产率逐渐升高。

2.2 阴道分娩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

见表2。因低出生体重组仅有1例新生儿窒息,无肩难产与产后出血等,将其合并至正常组,根据阴道分娩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得出两组在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肩难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14、5.98、5.00、8.48、5.08、5.40,P<0.05)。

2.3 巨大儿组的母婴并发症比较

见表3。巨大儿分娩后母婴并发症主要为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宫缩乏力。三种分娩方式之间的母婴并发症,阴道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组及阴道分娩组明显高于直接行剖宫产组(χ2=6.24、8.15、6.29,P<0.05)。

3 讨论

胎儿的身体发育和孕妇的营养状况关系紧密,可受到直接影响;当产妇孕期摄入营养过剩时,供给胎儿的营养就同样相当高,极易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巨大儿的形成。巨大儿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国内发生率约7%,国外发生率约15.1%[2]。李小毛等[3]2009年报道为3.53%,北京市海淀区张良芬等[4]2009年报道7.18%。本研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为15.1%,远远高于国内报道数据。分析原因:首先可能与样本量选择较少有关,其次可能为孕妇在孕期体重控制不理想,使巨大儿发生率增高。

巨大儿经阴道分娩困难、大大增加了剖宫产的比例[5]。Jolly等[6]通过对英350311例妊娠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巨大儿组的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紧急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oulet等[7]研究结果相似。国内有人报道巨大儿剖宫产率57.29%,与本研究57.5%的结果相近。吴春风等[8]通过对2000~2009年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剖宫产率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平均出生体重达4000 g的新生儿,剖宫产率达70.4%,平均出生体重达3750 g的新生儿,剖宫产率达59.8%,平均出生体重达3500 g的新生儿,剖宫产率达50.2%,平均出生体重达3250 g的新生儿,剖宫产率达46.2%。

另外,有文献报道,随着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母婴综合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升高[9],巨大儿阴道分娩易引起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产妇的并发症: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道裂伤、会阴裂伤、血肿、胎盘滞留、产后出血、感染、生殖道瘘等[10,11]。本研究显示,巨大儿组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肩难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3.2%、11.0%、15.4%、8.8%、12.1%、9.9%、11.0%,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文在对巨大儿组三种分娩方式之间的母婴并发症比较中发现,阴道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及直接行剖宫产组。为减少母婴并发症,应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加强产程监护,试产时间不宜过长,若产程进展缓慢或产程停滞,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12],及时改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提高巨大儿分娩的安全性。但剖宫产手术可能出现近、远期并发症也不容忽视[13]。

Yu Z等[14]研究表明,由于孕妇营养过剩引起巨大儿的发生的比率接近70%。因此,积极管理孕期營养、控制体重增长是预防巨大儿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15],尤其是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和控制胎儿体重的合理增长,对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打下良好的基础。巨大儿显著增加了母儿并发症,产前正确预测巨大儿,选择安全恰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和降低母儿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时平,李丽,赵惠芬. 505例巨大胎儿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95-296.

[2] 谢幸. 妇产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1-219.

[3] 李小毛,王三锋,罗淑嫒,等. 1998~2007年住院分娩活产儿出生体重变化[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93-2496.

[4] 张良芬,闻芳,宋金红.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2004~2008年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711-713.

[5] 吴菊芬,白淑芬,王效梅,等.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10年巨大儿临床资料分析[J]. 现代医学,2013,41(7):492-494.

[6] Jolly MC,Sebire NJ,Harris JP,et al. Risk factors for macrosomia and its clinical consequences:A study of 350,31l pregnancies[J]. Eur J Obsmt Gynecol Reprod Biol,2003,111(1):9.

[7] Boulet SL,Alexander GR,Salihu HM,et al. Maerosomic births in the United States:Determinants,outcomes,and proposed grades of risk[J]. Am J Obstet Gynecol,2003, 188(5):1372.

[8] 吴春风,王允锋. 2000年至2 00 9年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剖宫产率的关系[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9):530-533.

[9] King JR,Korst LM,Miller DA,et al. Increased composite matemal and neonatal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ultrasonographically suspee ted fetal macrosomia[J].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2,25(10):1953-1959.

[10] 王芳,程冉. 初产妇与巨大儿妊娠结局的分析[J]. 安徽医药,2014,18(8):1521-1522.

[11] 俞巧稚,张文颖. 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4):473-474.

[12] 易子云,刘娴. 产前预测巨大儿及经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72-76.

[13] Pike JI,Krishnan A,Kaltman J,et al. Fetal and neo. natal atrial arrhythmias:An association with maternal diabetes and neonatal macrosomia[J]. Prenatal Diagnosis,2013,33(12):1152-1157.

[14] Yu Z,Han S,Zhu J,et al. Prepregnaneybodymass index in relation to infant birthweight and offspring ove weight/obes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 PloS One,2013,8(4):e61-e63.

[15] 吴美艳,王晶,尚丽新,等. 妊娠期健康指导对巨大儿出生率影响的临床观察[J]. 人民军医,2012,55(3):241-246.

(收稿日期:2016-08-01)

猜你喜欢

分娩结局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