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
2017-03-01林维忠
林维忠
【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记为C组,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异常率,同时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A组、B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高于C组患者,血管异常率高于C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脑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颅外段;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49-03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此类病症会造成患者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在脑血管病当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状,多发于颈动脉颅外段,而这一症状也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对此类疾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在临床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男39例,女23例,记为C组。所有患者年龄44~81岁,平均(58.5±2.4)岁,病程2 h~12 d,平均(3.9±2.1)d。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包括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三组患者疾病类型、病程、年龄、性别、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患者颈部动脉情况进行显示,对血管内膜情况以及管腔狭窄、斑块大小、斑块形态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斑块脂质含量进行检测,取患者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离分叉处1 cm的位置,对血管内径进行测量。如果内膜中层厚度超过了1 mm,则属于内膜增厚[1]。如果超过了1.2 mm或是和相邻位置相比增厚超过0.5 mm,或达到相邻位置厚度的1.5倍则属于产生斑块。按照超声影像结果,将斑块划分为软斑、硬斑、溃疡斑、扁平斑等类型。进一步判定内出血、斑块破裂等,将两侧颈动脉颅外段同类型斑块数目之和作为各种类型的斑块数量。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判断血流束方向、血管狭窄程度等信息[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三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异常发生率,另外对比三组患者出现各类斑块的概率。按照斑块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对斑块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为:软斑,表面有光滑纤维、连续回升轮廓,局部存在混合性回聲、均匀弱回声;硬斑,具有较强的局部回声,后方声衰减显著,斑块内钙化、纤维化;溃疡斑,斑块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部分壁龛表面、边缘具有低回声;扁平斑,动脉管内膜存在少量类脂质积聚,不具有光滑表面,存在均匀的低回声,动脉管壁发生偏心性增厚[3]。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B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高于C组患者,血管异常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B组患者出现各类斑块的概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叫做脑缺血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近年来正不断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在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边缘区/分水岭区梗死、腔隙梗死等类型。此类疾病主要会对患者的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颅内颈内动脉系统,以及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造成影响。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及诊断中,需了解患者起病形式、既往病史、伴随症状及诱因、症状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等,同时进行眼底检查、生命体征检查、神经系统检查[4]。
在此基础上,采用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化剪影血管造影等方法对脑缺血的原因进行判定,采用经颅多普勒、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现象、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方法对脑缺血性损害进行判定。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内科治疗当中,通常采用口服华法林配合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血液异常情况进行控制。而在外科治疗当中,针对境外动脉狭窄的情况,可采用Fogarty导管法、颈部动脉旁路术、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血管成形术、颈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等方法进行治疗[5]。而对于颅内动脉栓塞狭窄闭塞,可采用颅内动脉血栓摘除术、颞肌贴附术、带蒂/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术、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说,颈动脉颅外段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极高,在早期临床表现上,体现为颈动脉超声检测中层内膜厚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动脉、大动脉的内膜逐渐粗糙,同时厚度不断增加,进而形成不同形态的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后,血流会对动脉壁产生更大的作用力,同时血流速度会显著提升,造成斑块逐渐破裂,其中的脂质、胶原等就会暴露出来[6]。胶原会对血小板进行激活,使机体凝血反应启动,因而在动脉内部发生溃疡、出血、斑块脱落、血栓等情况,最终逐渐发展造成局部血管闭塞、狭窄,或脑梗死等严重后果。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脂质含量较高,斑块的出血、破裂概率就较大,更容易形成血栓。其中,硬斑由于钙化作用,相对稳定,不容易破裂或脱落,扁平斑具有纤维化表层,脂质隐藏于深层,因而也比较稳定,不容易引发脑梗死等症状[7]。相比之下,软斑的脂质含量较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冲击作用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破裂或出血,进而形成血栓。溃疡斑由于斑块内出血,会加剧钙化,使得表面组织容易崩裂,会对远端血管造成堵塞,同时,溃疡斑块短期会增大并突出动脉内膜,造成内膜损伤、动脉管狭窄等情况,从而容易引发脑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经本文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较高,发生血管异常率也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各类斑块的概率也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在斑块的形成与经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发生脑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脱落、破裂等情况,造成血管的堵塞或损伤,进而引发疾病。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分析掌握其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从而为脑卒中、脑梗死等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研究和明确,对于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书来,董瑞国.颈动脉系统粥样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157-159.
[2]尹蔚群,周特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69-70.
[3]王立志,陈富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109-111.
[4]康立华,刘亚平.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9-20.
[5]郭艳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9-90.
[6]郭学荣,岳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43-45.
[7]李利军,赵嫦姣.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6-8.
(收稿日期: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