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17-02-28赵正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治疗效果

赵正军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高渗氯化钠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压、脉搏、尿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右旋糖酐; 失血性休克;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2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combined with Dextra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Method:60 cases of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for resuscit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combined with Dextran for treatment.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centration of hemoglobin i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the transfusion volu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pulse,urine levels i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combined with Dextra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has good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Dextran; Hemorrhagic shock; Treatment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Emergency Rescue Center of Suining,Suining 629000,China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機体大量出血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及其他等[1]。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皮肤苍白、冰凉、心动过速等为主,严重者甚至伴有血压下降等,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失血性休克主要采用浓度为7.5%氯化钠溶液复苏治疗为主,该方法能维持机体循环稳定,促进器官更好的恢复[2]。但是,该方法治疗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且维持时间相对较短。近年来,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3]。为了探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9岁,平均(42.33±4.02)岁。患者中,12例复合型损伤,11例体内多处骨折,7例主要脏器破裂。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0岁,平均(42.00±4.01)岁。患者中,10例复合型损伤,12例体内多处骨折,8例主要脏器破裂。本试验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且试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高渗氯化钠复苏治疗方法:患者静脉滴注4 ml/kg浓度为7.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滴速控制在15 ml/min,1次/d,连续滴注2 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的调整滴速[4]。

观察组采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方法:患者静脉滴注4 ml/kg浓度为7.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混合4 ml/kg浓度为6%的右旋糖酐(辽源市泓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273),滴速控制在15 ml/min,1次/d,连续滴注2 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的调整滴速[5]。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输血量、复苏时间及平均动脉压水平;(2)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脉搏以及尿量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输血量、复苏时间及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脉搏及尿量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压、脉搏、尿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血液大量丧失,引起的循环血量急剧降低,从而造成身体器官供血不足引起,导致人体微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6]。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威胁患者生命,且患者发病后能否在45 min内得到科学的救治关系到患者治疗预后[7]。常规体液复苏方法主要以浓度为7.5%氯化钠溶液为主,该体液能尽快恢复体内血量。但是,该方法治疗时维持体内环境时间相对较短,仅能作为应激措施[8]。

近年来,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和高渗氯化钠相比优势较多,它能迅速扩充血浆容量,对休克具有良好的复苏作用。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溶液时能在高渗状态下,更加有利于细胞内水分的吸收,引起血液的进一步提高、血液黏滞度的下降。同时,高渗氯化钠的使用能使得机体内Na+浓度的进一步提高造成渗透压梯度下降,引起水分的进一步移出[9]。此外,高渗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右旋糖酐效果理想,能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使得心脏功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能扩张机体毛细血管。临床上,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效果理想能发挥不同治疗方案优势,能实现晶体与胶体的合理配比,更加有利于提高抗休克的治疗效果,能减少二者的使用量,降低并發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机体早期恢复。同时,氯化钠与右旋糖酐的使用其药代动力学并不会受到影响。静脉滴注后药物起效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 min,血浆钠能迅速上升为9~12 mmol,并且能在4 h恢复正常。右旋糖酐在人体血浆中半衰期为6~8 h。分子量低于肾小球滤过阈的右旋糖酐分子会随着尿液排出。而对于大分子则会被网状内皮系统吸收,并且能在葡萄糖酶的条件下降解为葡萄糖[10]。

综上所述,与高渗氯化钠相比,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昆,郡丽华,梁丽艳.参附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748-749.

[2]叶家茂.允许性低血压复苏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53-154.

[3]刘磊,宁波,张晖.7.5%高渗氯化钠溶液在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2):131.

[4]楼永锋,孙坚钧,张锦贤,等.髙渗盐复合液用于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1):5.

[5]边慧敏,王虹虹,曾红,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刊,2013,48(1):36-39.

[6]吕彬林.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6):1022-1023.

[7]刘效龙.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1):41-42.

[8]杨鹤鸣,崔彦,李成林,等.控制性与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26-30.

[9]江城,赵剡,江山,等.早期微量泵控制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对失血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功能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15,36(2):209-215.

[10]房漫军,王林,李磊,等.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活动性出血休克大鼠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4,19(3):241-244.

猜你喜欢

失血性休克治疗效果
甘草人参白芨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失血性休克临床观察
孕产妇生产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观察
输卵管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