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胛提肌损伤的中医治疗进展

2017-02-28李丰李海齐兆双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综述

李丰++++++李海++++++齐兆双++++++齐伟

[摘要] 肩胛提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小针刀、推拿、针灸、拔罐、刮痧、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刃针等方法。其中刃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新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等优点。通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文献加以回顾性综述,旨在总结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概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同时也为今后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 肩胛提肌损伤;临床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 R6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b)-0041-04

[Abstract] Levator scapulae injury is a clinically common disease which could be treated with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small needle-knife, massage, acupuncture, cupping, GuaSha, TCMs, physiotherapy and knife needle, among which the safe, effective and side effect-free knife-needle therapy is a characteristic and new one that integrates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ologies. Through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documents associated with TCM treatments for levator scapulae injury in recent 10 years, the paper is aimed at summarizing the clinical TCM treatments for the disease and thus providing clinical guidance and directing future clinical studies on TCM treatments for levator scapulae injury.

[Key words] Levator scapulae injury; Clinical treatment; Review

肩胛提肌損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为伏案工作或长期单一姿势或受寒等,使肩胛提肌受到牵拉,甚至痉挛、水肿、粘连,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导致血供障碍而引起颈肩背部疼痛、患侧上肢后伸受限等,其临床表现与颈椎病、肩周炎相似,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肩周炎。肩胛提肌起于颈椎(C1~C4)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侧角上部,支配神经为肩胛背神经(C3~5节段)[1],其主要功能为上提肩胛并使肩胛骨转向同侧,如止点固定,单侧肌肉收缩,可使颈屈向同侧,头亦转向同侧。可见,肩胛提肌对颈肩部的正常功能活动至关重要,肩胛提肌损伤的治疗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医药治疗肩胛提肌损伤针对病灶、有的放矢,发挥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逐渐为世人所重视。该疗法介于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是在切开性手术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而形成的闭合性松解术。因其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故深受患者亲睐。陈红等[2]利用针刀松解配合术后阻抗耸肩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总有效率为96.7%。利用针刀先以针刺方式深入病变部位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再以手术刀方式剥离松解挛缩、粘连的病变组织;最后辅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推拿手法以进一步松解粘连,从而达到缓解局部神经的卡压和牵张,进而消除局部症状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李宏伟等[3]用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78例,(即效:疼痛即刻完全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即显率为76.92%,从而认为即时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针刺组。雷福侠[4]用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一次治愈率达68.3%,取得满意疗效。李登科等[5]采用杨氏3A+“项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具有“针刀、埋线、注射”三大功能,其操作定点既达到了温阳散寒、除湿通络、扶正祛邪、松解粘连的目的,又起到了长效温和刺激的作用。研究显示,“项五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孟羽[6]观察针刀等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注射疗法配合神灯、针刺疗法配合神灯,结果发现针刀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综上可见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疗效显著,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是在非直视下进行的闭合性操作,故要求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施术部位深层解剖,同时注意无菌操作,尤其深部治疗。其短期效果明显,但1~2个月或更长时间后易再次出现疼痛及活动受限,故治疗结束后需要嘱咐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姿势,适当进行术后创面局部运动,避免感受风、寒、湿邪的侵袭等。

2 推拿疗法

中医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腧穴及特定部位,利用神经、体液等系统,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免疫、内分泌、运动等系统及镇痛机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陆华宇等[7]的研究发现,不仅传统推拿手法可治疗肩胛提肌损伤,而且调气理筋推拿结合现代解剖治疗肩胛提肌损伤效果也十分明显;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推拿与其他疗法(如拔罐、针刺、小针刀等)相结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效果颇佳。陈鸣[8]采用“以痛为腧”的原则,在肩胛提肌起止点压痛处用投火法拔吸火罐和颈肩部手法相结合治疗95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治愈60例。得出结论拔罐加手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王磊[9]对肩胛提肌劳损患者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起止点针刺为治疗手段,认为针推并用,即能行气活血,疏通经脉,又能舒筋活络,剥离粘连,故疗效显著。朱俊[10]的研究也证实推拿手法配合小针刀可明显改善肩胛提肌损伤患者的肌肉痉挛、恢复其功能。作为中医外治法的推拿按摩应用于治疗肌肉劳损历史悠久,其疗效确切,但应注意手法操作的规范化,操作时间的限制,避免造成皮肤破损,严格排除推拿禁忌证,嘱患者积极主动锻炼以配合治疗,以防止病情反复及产生推拿依赖。

3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因其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其所用的工具种类很多,《灵枢·九针十二原》及《九针论》所载的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根据针刺部位的深浅及病情需要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尤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应用甚广。史海峰[11]将60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圆利针聚刺手法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对照组采用毫针直刺留针法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评价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个月、疗程结束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在治疗后、治后1个月、治后6个月,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提示,圆利针聚刺法治疗肩胛提肌劳伤后筋结形成,痊愈率高,远期疗效佳。梁晓东等[12]以毫针针刺为治疗手段,分急性期和损伤后期选择相应腧穴及肌肉起止点,治疗肩胛提肌损伤,认为应严格分期分型,施以不同针法,以取得最佳的疗效。管宏钟等[13]采用长圆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103例,认为肌肉起止点在反复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出现卡压经脉的“横络”,解除“横络”的卡压是解决大经不通的关键。在治疗肩胛提肌劳损时,选用长圆针行“关刺”“恢刺”“解结”针法刺激筋结点:天髎次、风池次、天柱次、天宗次、颈椎1~4横突,解除卡压,改善循环,减轻痉挛,缓解疼痛,恢复颈部正常活动。针刺疗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效果明显,其重点在于刺激肌肉起止点:针刺颈椎横突后结节时,刺入皮肤后宜分层进针,直达骨面,避免损失血管、神经;针刺肩胛骨内上角時,针尖须沿骨面刺入,当有落空感时立即将针稍提起,严禁深刺,以防发生气胸。

4 艾灸疗法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舒经通络、行气活血、消炎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适应于机体治疗的近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并被机体吸收。艾灸穴位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根据艾灸的治疗机制,有学者选择艾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其疗效也得到肯定。张云涛等[14]采用艾灸配合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针刀操作24 h后开始用艾灸盒施灸,选患侧穴位:颈夹脊(C1~C4)、肩井、天宗、曲垣、肩中俞,一次20~25 min,直至所灸皮肤红润为度。7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与对照组(阻滞疗法)比较,总有效率达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论,艾灸配合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郭崇秋[15]用化脓灸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取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压痛点皮丘麻醉后置中等大小半截枣核状艾柱1壮,点燃施灸,连续3~5壮,皮肤焦黑后贴上灸疮膏,以后每天自行更换膏药。因化脓灸对异常性质血液流变学具有良性调节作用,故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效果,从而认为化脓灸特别适宜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如肩胛提肌慢性损伤。除了经期、妊娠期妇女,大血管、心脏处,极度疲劳及某些传染病等艾灸禁忌外,还应注意部分患者艾灸后会出现发热、失眠、口干舌燥、皮肤红疹等现象,应事先做好医患沟通。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操作时不慎可烫伤皮肤,导致患者心理恐惧,加上部分患者尤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烟尘不适,以及实际操作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对艾灸的接受度。虚寒体质患者于夏季接受艾灸治疗,效果往往较为理想,这也体现了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

5 拔罐刮痧疗法

拔罐疗法历史悠久,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其以罐为具,利用负压,吸附体表,造成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任媛媛等[16]采用刮痧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三者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刘志丹等[17]用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共完成病例120例。结论提示,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较普通穴位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单纯走罐治疗能更有效缓解肩胛提肌劳损患者疼痛,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结筋点短刺疗效优于普通穴位针刺。裘亚龙[18]用齐刺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肩胛提肌损伤,总有效率为97.1%。齐刺法适用于寒邪侵袭、部位较深的痹证,同时该病痛有定处,内有瘀血,合用刺血拔罐,既可祛除寒湿,又可排出瘀血,故认为两法合用疗效较佳。临床上拔罐刮痧疗法多是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极少单独使用来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因其祛风散寒除湿的特点,故对该病感受风寒湿邪而诱发者疗效较好。需要注意的是若使用火罐应避免灼伤或烫伤皮肤,须严格控制留罐时间,防止出现水泡进而感染。

6 中药疗法

肩胛提肌损伤选用中药内服或中药外敷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亦可达到治疗目的。高军权等[19]用中药热敷配合针刺治疗肩胛提肌综合征108例,针刺治疗取穴:条口、承山。中药湿热敷处方:桂枝20 g,生川乌、当归、川芎、生草乌、透骨草各30 g,红花10 g,冰片3 g。经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研究显示,两者结合既可发挥中药热敷的作用,又可发挥针刺的快速止痛功效,相互促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孙正水[20]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肩胛提肌劳损,临床报道中显示可明显改善肩胛提肌劳损患者的症状及功能。中药内服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治其本;局部封闭长效止痛、高度抗炎,治其标,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具有良好效果。单独采用中药疗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相关报道较为少见,在临床上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实践验证。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