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旋”出来的精彩

2017-02-28许荣桂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周旋

许荣桂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有位教师在教“智斗逢蒙”一段(第五自然段)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嫦娥智斗逢蒙的过程?

生:周旋

师:“周旋”就是尽量拖延时间,和对方相持下去以等待有利时机。那,嫦娥为什么要与之“周旋”?

生1:嫦娥乃一介女流,手无缚鸡之力,怎能与手持刀刃、来势汹汹的逢蒙硬拼呢?

生2:所谓“好女不吃眼前亏”,不能正面抗争,就只能拖延时间等待后羿回来了,这正体现了嫦娥的聪明机智、临危不乱呀!

师:请大家展开想象,手无缚鸡之力的嫦娥是如何与逢蒙周旋的?

生:硬来不行,只能软施。嫦娥也许会佯装不知,陪着逢蒙喝茶、唠家常,目的就是拖延时间等待后羿回来。

师:此乃嫦娥的缓兵之计也。奸诈贪婪的逢蒙岂会看不穿?

生:逢蒙夺药心切,可不吃这一套!也许他会拔刀要挟嫦娥交出仙药呢!

师:刀剑无眼,嫦娥可危险了!难道就此妥协?

生:嫦娥岂能让这种人得逞!她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与之周旋的!

师:还有何计可施呢?(焦急地)

生1:美人计呀,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逢蒙这样的小人呢!

生2:嫦娥对后羿忠心不二,才不屑于跟这等小人施展美人计呢!苦肉计!一定是苦肉计!嫦娥装可怜,倒苦水,以博得逢蒙的同情,借以拖延时间。

师:(追问)请具体说说看。

生2:我来模仿一下嫦娥。(生作哭泣状)实不相瞒,逢蒙兄弟,你师父自从得了仙药,便生怕我偷取独自成仙,哪肯交于我保管!师娘我实在不知仙药藏于何处啊!(可怜状)

(掌声)

师:想象合理,入情入境。同学们能否像他一样,将你的想象具化成人物语言呢?

(生沉思)

师:(提示)狡猾的逢蒙哪里肯信,此刻的他已经失去了耐性。逢蒙恶狠狠地对嫦娥说——

生1:谁不知后羿与你夫妻情深?仙药藏于何处你岂能不知!我看你还是交出来吧!

生2:我说逢蒙兄弟,咱可是一家人。师娘我可从没亏待过你。这不,我还给你做了双鞋呢,呶,试试合不合脚。(取鞋)

生1:(恶狠狠)我说的可不是鞋,而是药,快快取来,否则别怪我动手!(作拔刀状)

生3:(镇定自若)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想你师父倾心传授你武艺,你若恩将仇报,岂不遭人唾骂?

……

师:(小结)同学们紧扣周旋一词,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极大地丰盈了周旋一词的内涵。现在,请两两合作,一个扮演嫦娥,一个扮演逢蒙,用你们实实在在的表演让周旋一词成为一段流动的视频吧!

(生即兴表演)

……

【评 析】

想象力是文本加工的主要因素,本案例中,教师紧扣“周旋”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具化语言,在体验中感悟角色,在表演中升华情感。赋予关键词以画面感,极大地丰盈了文本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文本空白,挖掘有度

本案例中“周旋”一词极具开发性:为什么要周旋?怎么周旋?学生联系上文知道此时后羿带众弟子出门去了,逢蒙假装生病只身留下,目的就是趁后羿不在便于放手一夺。手无缚鸡之力的嫦娥深知,面对手持宝剑、凶神恶煞般的逢蒙来硬的肯定行不通,唯有拖延时间等待后羿归来方为上策,于是才作出妥协与之周旋,这也正是女主人公的聪明周全之所在。至于怎么周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者大可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因为,孩子与生俱来的与坏人斗争的信念会催促他们想方设法地帮助嫦娥智斗逢蒙。教者以“周旋”一词牵引教学,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顺畅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如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文本特点问题,主人公机智善良的人物性格问题,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问题等。

2.有效追问,拾级而上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上述案例中的有效追问利于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深入和拓展。教师由“周旋”一词的词义入手,抓住“嫦娥如何与逢蒙周旋”引导学生想象。学生潜心会文,急嫦娥之所急,想人物之所想,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而教者,是一个倾听者,更是一个参与者,善于为学生的想象“把脉”,并适时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将问题引向深入。如学生回答缓兵之计时,教者没有急着肯定褒奖,而是质疑:“奸诈贪婪的逢蒙岂会看不穿?”又将话题抛给学生,“逼”着学生深入具体合理的想象,而非肤浅笼统抽象式地“敷衍回答”。这样的追问在本案例中比比皆是,如:“难道就此妥协?”“还有何计可施呢?”“请具体说说看。”等,既承接了学生的回答,又巧妙地将问题引向深入,甚至生成一个新话题,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体现了教者对文本的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机智。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追问下拾级而上,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步步深入人物内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皆得到了提升。

3.具化语言,尝试表演。

上述案例中,学生想象交流的过程实则是将文本的“省略语言”转换为“可闻语言”的过程。一番头脑风暴过后,“缓兵计、美人計、苦肉计”悉出,教者不仅要求学生大胆想象,还鼓励学生将想象内容具化、细化,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实现了由“说”到“演”的跨越——让学生表演,将想象形成一段段流动的“视频”,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表演的过程即是学生创造性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深入人物内心的过程。这样的即兴表演建立在先前的想象基础之上,基于整节课的感情基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学生为了演好角色,会反复阅读,批注重点,理解角色的处境,构思角色的人格、情感、内心冲突,推敲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于无形中实现了生本的有效对话,学生乐此不疲,我们教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周旋
和自己周旋
试恋正好:小职员反套路甜宠落难老板
与拦路“狼”周旋
眷养小月光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年末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