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手段促经典阅读,打好学生精神底子
2017-02-28陈月
陈月
阅读兴趣是指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内容、形式等心理倾向进行研究,主要表现为对文本信息的关注度和阅读态度。在阅读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的调动首先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但是在高考背景下,对于高中生而言,作业量偏多,挤占了阅读的时间,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外在的要求和手段让学生对阅读重视起来,而不是将其看做可有可无的配角。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外在激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打好底子:
一、阅读计划和书目的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吸收知识的较强的能力,这是人生中可塑性很强的一个时期,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他们的阅读也最易陷于无序、无知的泥沼。因此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尤为重要。要想经典阅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并进行有效督促。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推荐。同时建立班级图书馆,设置“读书角”,为学生购置经典作品,让学生的阅读不仅有文学的经典名著,还应包含哲学、史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的经典,丰富学生的视野。
二、课内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经典阅读的推广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日常语文教学与经典阅读的有机结合。学生总是把课堂学习作为“主业”,教学中也总是在强调课堂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程资源、立足课堂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高中生正处在求知欲极强的年龄段,喜欢探究问题。中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经典名著的部分。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给课堂一点“留白”之美,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将教学内容与相关名著相结合,但并不将其透彻讲解,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悬念,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下课之后,将会更多的进行阅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与经典名著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水平不断提升。如在必修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笔者设定了几个主要问题,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是什么?贾宝玉和林黛玉前世还有纠葛吗?文中设定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是什么?她和刘姥姥进贾府有什么不同之处?将《红楼梦》人员关系图表述出来。通过问题的设定,学生积极查阅资料,细究原著,各抒己见,学生就能将课内所学和原著联系起来,笔者还趁势推荐了《蒋勋说红楼》,让学生课后阅读大观园青春王国中的故事,将经典阅读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三、影视资源及经典原作的结合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开发语文课程的文化资源,可以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设更加有效的途径。现在的大学生对书籍的关注远低于影视作品。相比于原著来说,影视著作的观赏性和立体感更强,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名著有所了解,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再进行深入和多维的解读。“影视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思想意识和视觉行为都得到了提升,阅读兴趣更加浓厚,通过影视作品中情节的转变,人物命运的发展,为后期纸质阅读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国演义》《红楼梦》《边城》《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被拍成影视作品进入人们视野范围内,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媒体,将原著阅读与影视作品结合起来,对原著和影视作品进行比较。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写出影评进行评比。多种方式的推广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认知广度,得到深层次的启发。如教學《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恰是执导的新版《红楼梦》热映之日,笔者将旧版和新版《红楼梦》的影视选段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照文本,评价表演对文字表现力的高下优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拓展视野,深入理解文本。视觉与文字的碰撞,使学生喜欢上这本经典。
四、注重自身阅读,加强师生对话
在阅读经典的引导中,教师作为阅读的第三方面的主体,也参与着学生与文学作品的“对话”,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所以只有老师先从自身做起,真正地把经典读透了,学生的阅读渴望才能得以激发,师生也才能交流讨论。教师自身的文学积淀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基础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将所有学生带进书籍的世界中,培养他们对书的热爱,通过阅读获取智力。这些均有赖教师,要求书籍在教师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当学生感受到教师思想的日益丰富,不断有着新知识和新观念,代表着教师的阅读转变成了学生精神食粮,这是极为重要的。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拥有学习的心态,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处在开放、变化的状态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丰富教学资源读书,为开阔教学思路读书,为扩大教学视野读书,为理清教学背景读书,如此才能适应现行的教学改革。
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推荐的经典前,总是先在自己原来阅读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思考,并尽可能的把相关的研究类书籍也一并阅读了,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问一些有关经典的问题时,总能信手拈来,不仅能够欣赏学生的阅读体验,更能适时地给以评价与点拨。
笔者每每在课外阅读到精彩的作品,也会给学生推荐。如不久前阅读的《故国人民有所思》《从文自传》《蒋勋说红楼》等作品,课堂上也会适时地推荐给学生,他们的读书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后都开心地去阅读,试图找到师生阅读的共鸣。
经典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提升学生的认知、欣赏、评价和感受能力。阅读量的增加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础,能力提升是长期过程,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认知水平和视野范围不断扩大,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多种手段的外在激活让高中生爱上经典阅读,并使之成为他们读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他们的知识积累、智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