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经济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2017-02-28刘秦

商情 2016年50期
关键词:民族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全球化

刘秦

[摘要]: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资源不断整合,这一系列的现代化变革,如果民族国家处理不好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那么会为民族国家的利益带来影响。本人主要通过古今对比,分析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民族国家 市场经济 丝绸之路

经济全球化促使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不断扩大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与他国产品的对比弥补自己产品的不足与差距,从而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的影响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之。早在西汉、东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而且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丝绸之路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通往中亚、西亚,将东西方的文化、历史、经济、宗教等相互传播交流,开启中外交流的新纪元。海上丝绸之路是以南海为中心,分为东洋航线、南洋航线、西洋航线,贯通世界各条海上通道,形成于我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和外国文化、经济、科技等传播交流的重要商贸渠道,为人类文明历史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种重要的“友谊之路”为我国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市场经济空前繁荣。丝绸之路将我国丝绸、瓷器、银器等通过这条要道输送至欧亚各地,同时将欧亚各地的珍贵商品输送至我国,这种商品的交流带动经济的互通,使得欧亚大陆的市场经济得到空前繁荣。古代中国通过这条交通要塞将西方市场经济引入到中国的市场经济,使我国古代的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产品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同时将我国的市场经济产品向他国发展,达到商品交流互通有无,使得欧亚各国的贸易、金融、投资等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其次,文化传播技术的交流覆盖范围广,知识层面深。丝绸之路将古代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递至世界各国,为欧洲和中亚带来一场巨大的历史变革。各国利用丝绸之路这个强大的传播手段向我国古代宣扬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为科技知识的传播、文化技术的实践、宗教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丝绸之路带来的是民族国家的繁荣强盛。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在互送利益的同时也要互相受到牵制。各国的文化和生活传递至我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势必受到冲击,所以此时的民族主义应运而生,为维护民族国家不断进行斗争。使我民族国家的利益不被他国践踏,使我们的华夏文明不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和丝绸之路相似的还有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第三条是滇藏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通往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成千上万的马帮通过古道,经历艰难险阻,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商贸通道。促进茶叶、布匹、盐等商品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发展当地的市场经济,与此同时,途径地区的宗教、文化、艺术等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是我国古代重要交通要塞,而今天我们经济全球化除了这些重要的交通要塞承载各国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将全球市场经济、各民族国家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把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全球化,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全球化实现资源整合的全球化,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发展的不平等,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全球化通过各国经济的往来反映国与国之间经济的联盟、共同的市场甚至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使各国之间的信任不断加深。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经济的发展使得地区间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伴随着跨境民族问题。再者如果地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完全独立开放,那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危机也就相应而生。民族认同出现危机,直接影响民族国家的稳定发展。

基于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和民族国家带来的这种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制度创新是民族國家维护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出路。科斯证明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及经济表现是相关的,认为市场失败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意义的市场经济都不可能'”。制度创新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使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资源的浪费。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建设中。如何能够在经济全球化建设中把握我国的贸易、经济的区域网络,就需要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引进先进技术、确保战略资源的足够供应。同时,需要处理好内、外两个市场,不仅要积极加强我国东西南北的发展,而且要不断吸引周边地区投资,激发我国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间的频繁往来。

建立国家间信任体系。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利益的建立,而民族利益的产生则离不开市场经济的一些列活动。因此,民族国家的市场经济活动使通过双边作用作为基本保障,从而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流动。构建国家间的信任体系,是处理好国家品牌和国际间品牌的基础。既要引进国际的新兴产品同时防止过分依赖国际产品,以免给民族国家的市场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通过构建国家间的信息体系,扩大内需,开放更多的市场,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春学等.对自由市场的两种理解[M].社会科文献出版社,2013.

[3]马淮.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关系探析[M].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黄梅波.国别与地区经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安伟华.经济体制转型和国家经济安全相关性的思考[J].国际关系学报学院,2009(3).

[6]林敏娟.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国家与市场[J].行政论坛2005(05):79-81.

猜你喜欢

民族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19世纪俄罗斯边疆民族政策镜鉴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民族国家与自由民主话语具有普适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