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赫尔尼亚的认症及治疗
2017-02-28
(尉氏县畜牧局,河南 尉氏 475500)
猪赫尔尼亚的认症及治疗
王玲
(尉氏县畜牧局,河南 尉氏 475500)
赫尔尼亚又称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肠管等从自然孔或损伤裂孔脱出到皮下或胸腔的疾病。先天性疝多发于幼猪,常见的有脐疝、公猪阴囊疝和母猪腹股沟疝。后天性疝多因外伤损伤腹壁引起,如腹壁疝、膈疝。先天性疝有遗传性,发生较多的猪场,占总仔猪数的3%~5%。
疝可分为嵌闭疝和非嵌闭疝。非嵌闭疝可治可不治,如疝轮较大,疝轮周围肌组织较少时,因复发概率较大,最好是不作手术治疗。而嵌闭疝和疝内容物粘连的一定要及时手术治疗。
1 腹壁疝
1.1 治疗要点
多见于仔猪被母猪踩踏腹部或大猪间相互打斗而引起的腹壁损伤。初期局部炎症、水肿、出血明显,不易发现,随着炎症的消散,疝的症状较为明显,可见到大小不等的扁圆形或半圆球形疝囊,如不及时手术,很可能危及生命。如疝内容物没有粘连,疝内容物较软,常可摸到疝轮,内容物可被还纳进入腹腔。多数情况由于创口出血等原因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疝内容物较硬,疝轮不明显,疝内容物不易还纳。
1.2 手术方法
根据疝的具体位置合理可靠地保定、剪毛、消毒、麻醉。
切开疝囊:小心切开疝囊,先切一小口,探摸疝轮位置后,再根据需要合理确定切口长度和位置,切口顺疝轮纵轴切开,小心分离疝内容物,充分止血。
还纳疝内容物:经分离后的疝内容物依次有序地还纳,不可胡乱塞入腹腔,如还纳困难,可扩创后再行还纳。如遇肠管内有大量气体或粪水,腹壁收缩,腹腔变小时,可先行放气或排水后,缝合肠管创口,再行还纳。
缝合疝轮:用肠线或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及腹横肌。分层连续或结节缝合肌肉组织,结节缝合皮肤创口,涂碘伏消毒,肌注精破抗,手术结束。
2 脐疝
2.1 治疗要点
多发生于仔猪,主要由遗传、挤压、缺奶、鸣叫、相互吸吮脐带或脐带感染引起。脐部出现手指头大至鸡蛋大甚至排球大的半球形疝囊,如疝囊较大,疝轮周围缺乏肌肉组织,因较易复发,不宜手术。如有嵌闭,粘连,病猪发生呕吐,疝囊增温疼痛或疝内容物已坏死,疝囊变凉、发绀,应立即手术,以挽救猪的生命。
2.2 手术方法
仰卧保定、剪毛、消毒、麻醉
切开疝囊:疝囊皮肤切开可切成一椭圆形切口,将皮及肌肉与疝囊的腹膜层分离直至疝轮,选较软的部位用止血钳小心将疝,囊刺破,分离疝囊与疝内容物,将疝囊从疝轮处剪掉。
依次将疝内容物还纳,如还纳困难,可先扩创后再还纳。如肠管已坏死,需先行肠管切除术再还纳。肠管吻合先行连续锁边缝合半周转面后再连续锁边缝合另半周,最后连续内翻缝合一周。
闭合疝轮:用钮孔缝合尽量多地缝合疝轮周围的肌肉组织,再连续缝合疝轮,使其密闭。最后结节缝合皮肤,涂碘伏消毒,肌注精破抗,手术结束。
3 公猪阴囊疝及母猪腹股沟疝
3.1 治疗要点
公猪阴囊疝及母猪腹股沟疝统称腹股沟阴囊疝,均由腹股沟轮增大引起,多是先天性由遗传引起,也可因仔猪鸣叫、咳嗽、腹压增高引起。一般柔软、有弹性,提高后肢内容物较易还纳,触诊腹股沟轮明显。如发生嵌闭,局部有疼痛、水肿现象,局部温度先高后低,腹疼,呕吐,不吃。
3.2 手术方法
仰卧并倒立保定、剪毛、消毒、麻醉。
切开疝囊:在疝轮处纵向切开疝囊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疝囊腹膜层后,用镊子夹住提起腹膜,用剪子小心剪开,依次还纳内容物,暴露疝轮,不易还纳的可扩创后还纳,以连续缝合或钮孔缝合闭合疝轮。如是公猪去势睾丸,在同一切口或另一侧阴囊切口去势另一侧睾丸,充分止血后,结节缝合皮肤,涂碘伏消毒,肌注精破抗,手术结束。如是双侧疝的按同法处理。
手术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几点:早发现,早手术,不适应的不手术;术前12 h禁食;术部剪毛、洗净、彻底消毒;手术时不可伤及阴痉、肠管等邻近器官;疝轮缝合要确实;对有感染可能的创口可涂2.5%恩诺沙星水溶液,以防感染;术后要严格消毒;注意手术猪舍的卫生与消毒。
S858.28
B
1004-5090(2017)02-0024-01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