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2017-02-28,,
,,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杨晓婷,马小琴,任娄涯
从居家养老服务的产生背景、概念、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居家养老;城市;农村;发展;现状;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自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加,到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22亿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4亿人[1]。与此同时,由于1982年—2015年长达33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出现了高龄化、小型化以及人口流动化的趋势,造成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4∶2∶1家庭普遍存在,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其生理和精神需求;而机构养老因背离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缺乏亲情和关爱以及其高成本、高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不被广泛接受[3-4]。在此背景下居家养老应运而生。
1 居家养老的概念
关于居家养老的概念,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5-7],笔者认为居家养老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社区协助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支持、精神慰藉等服务。
2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1年5月,民政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首次在官方文件中使用“居家养老”的表述,随后有关居家养老的文件相继推出。2008年,全国老龄办联合10部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国各地广泛推行。
2.1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市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消费观念较农村前卫,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许多地方相继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建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8-9]。上海市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城市,早在2000年,上海市就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对特困、特殊老年人群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并从2007年起逐步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宝鸡市通过购买方式招募并培训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实行培训—考试—上岗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宁波市海曙区提出“义工银行”,鼓励市民以自己今天的服务换取日后他人的服务;宁波、大连、杭州、天津等城市的家养老服务都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虽然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10-11],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单一、缺乏自主性:目前资金主要来源于老年人自助缴费以及社区筹资,而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社会的参与明显不足,导致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维护不到位,服务项目及内容也有限,大多数以政府文件为准,社区缺乏自身探索,灵活性不强。②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水平较低:目前服务人员大多数是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其学历层次较低,未经专业化的培训,能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③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一线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形势较好;一些欠发达的城市地区,居家养老服务只在极少数社区开展,有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文件阶段,并未实际实施。
2.2 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农村的发展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求学、务工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口比例日益增加,空巢、独居老人数量也相对较多,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为15.40%,明显高于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但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却远不及城市[12]。在政府相继出台推动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以及城市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背景下,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从2007年起,杭州、宁波、嘉兴、金华、台州、舟山等的农村地区逐渐开始并发展居家养老服务[13]。但是目前仍然只有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零星试点,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没有实施居家养老服务[14]。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落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①受文化水平和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加上宣传不到位,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不足,甚至还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②在小农经济的大环境下,农村老年人大多缺乏养老储蓄和付费养老的意识[15],加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收入微薄,对于养老服务的消费能力也较低。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未能根除,政府对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也十分有限,导致养老服务开展缺乏资金。③农村人口居住较分散,养老设施覆盖难度大,建设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16]。这些都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的推广。目前,虽然有一些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但是并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点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运行机制,基本处于“哪里有条件就在哪里建一个”的状态[17]。我国农村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点大多是由“星光老年之家”改造发展而来,因而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生活照料上,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因高龄、失能或半失能等带来的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迫切需求。而且服务对象大多局限于“三无”“五保”等特殊老年人群,并未形成普惠式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提供服务的大多数是当地村民或者志愿者,缺乏专业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使得服务效果欠佳[18]。
3 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情况
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1983年芬兰学者Gronoos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帕拉索曼(Parasuraman)、贝里(Berry)、扎希尔(Zeithaml)(简称PBZ)构建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后期的服务质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9-20]。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因此,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反映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改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公共服务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学者大多数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展开研究[20-22],而较少有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探索。章晓懿等[23]在PBZ服务质量模型和理论基础上,对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尝试,提出了包括可靠性、响应性、可感知性、移情性和保证性5个维度以及助洁、助餐、助医和康乐服务4个子维度在内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罗艳等[24]从老年人感知服务质量角度出发,对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适用性修改,构建了包含有形性、可靠性、移情性、实效性和监督性5个评价维度在内的虚拟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这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服务质量是一种顾客感知质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定量的度量,而且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地区差异显著,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只是对有限的地区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得出的,因此其评价指标不存在普遍适用性,再加上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本身还处于初始阶段,仍在不断地探索发展中,相应的质量评价指标也还会随之演变和发展。
4 小结
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自开展以来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一些发达城市、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部分一线城市也已探索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体系,但是就总体发展来看仍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资金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服务项目单一、专业服务人员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今提倡“全民健康”的大环境下,老年人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何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健康的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健康管理视域下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使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和评估,更好地为之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1] 曹力,马丽丽,汤少梁,等.“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6):861-863.
[2] 张贝倍,邹振华,李金玲,等.“互联网+”时代下社区居家养老创新研究——以蚌埠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1):114-116.
[3] 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31-38.
[4] 王瑞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的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68-73.
[5] 邓大松,王凯.国外居家养老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2):134-139.
[6] 郑锋,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模型——基于结构方程中高阶因子的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80-85.
[7] 祁峰.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角色、优势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75-78.
[8] 员纪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教导刊,2011(29):181-182.
[9] 王媛媛.论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2(9):180-181.
[10] 袁永华.浅谈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J].商,2016(9):57.
[11] 杨永,杨连招,胡艳宁,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4B):1284-1288.
[12] 赵一静,张茜.秦皇岛市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6(4):181-182.
[13] 郅玉玲.“居家养老”的浙江实践[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26(2):106-111.
[14] 杨文健,宣艳.农村居家养老困境及实现路径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5(5):134-138.
[15] 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理性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139-143.
[16] 林淑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2014(3):41-45.
[17] 虞爱娜.浅谈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及其标准化建设[J].中国标准导报,2015(3):41-43,50.
[18] 杨成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和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5(11):88-90.
[19] Qarasuraman A,Zeithamal VA,Berry LL.SERVQUAL:a multiple - item scale for measurs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1):12-40.
[20] 蒋纹.浙江省城市老年居家养老需求调查与研究[J].浙江建筑,2014,31(3):1-5;13.
[21] 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31-37.
[22] 王依平.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杭州城市社区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106-107.
[23] 章晓懿,刘帮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3):83-92.
[24] 罗艳,石人炳.虚拟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123-129.
(本文编辑张建华)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home-based care services in China
YangXiaoting,MaXiaoqin,RenLouya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Zhejiang 310053 China)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16C35G2120294。
杨晓婷,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小琴(通讯作者)、任娄涯单位: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
信息 杨晓婷,马小琴,任娄涯.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24):2974-2976.
R473.59
: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24.008
:1009-6493(2017)24-2974-03
2016-12-10;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