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2-28王洁
王洁
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为(41.80±3.58)分,低于对照组的(48.20±5.96)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0.20±8.89)分,高于对照组的(64.50±6.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子宫切除术;心理护理干预;术后焦虑;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术作为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肿瘤,疗效确切。由于子宫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影响大,且面临切除子宫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术后容易产生焦虑,降低生活质量,急需给予相应的护理[1]。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是提高并巩固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96例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8例,年龄40~52岁、平均年龄(48.4±6.1)岁;类型:宫颈癌29例、子宫内膜癌14例、子宫肌瘤5例;观察组48例,年龄39~54岁、平均年龄(47.8±5.9)岁;类型:宫颈癌30例、子宫内膜癌13例、子宫肌瘤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临床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以一对一口授形式,讲解子宫肿瘤的危险因素、病因、症状、治疗措施和子宫切除术的重要性,发放关于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的宣传小册子,明确告知子宫切除后仅影响生育能力,但对性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寿命无影响,鼓励患者积极提出问题,并详细解答,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心理支持,加强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支持方案,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注重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以口头指导的形式,引导患者有规律地深呼吸及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流程:在安静的环境,保持舒适的体位,闭目养神,逐渐全身放松,用鼻呼吸,持续10 min,安静端坐;临床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临床随访,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评估潜在的不良心理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其中SAS评分≥45分说明存在焦虑,QLQ-C30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术后焦虑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为(41.8±3.58)分,低于对照组的(48.2±5.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0.2±8.89)分,高于对照组的(64.5±6.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术后焦虑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手术疗效起到负面影响,甚至不利于术后康复。由于子宫切除术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因生育能力受影响而增大心理负担,术后焦虑程度较大,生活质量随之降低;基于上述观点,需要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旨在降低术后焦虑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3]。另外,子宫切除术本身作为一种强烈的精神刺激,亦进一步提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支持、放松训练及临床随访,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子宫切除术的认知程度,纠正不良观点,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并持续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整体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4-5]。徐伊拉[6-7]等研究指出,心理护理干预与子宫切除术相辅相成,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术后焦虑,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有关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影响治疗及护理依从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极大影响生活质量,而及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上述问题[8]。由本研究表1、表2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1]赵雪,廖兵,高玉霞. 子宫全切及次全切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30-2932.
[2]冉秀云,黄樱慧. 基层医院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 安徽医学,2011,32(2):240-241.
[3]刚梅毅. 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78-2879.
[4]刘长峰,王玉琴. 综合干预应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 江苏医药,2012,38(22):2750-2751.
[5]李扬,刘贵鹏,俞丽娜. 腹腔镜下子宫体楔形切除术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4):368-371.
[6]徐伊拉,徐晓美,孙亦珍,等. 术前视频心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2270-2271.
[7]雷秀莲.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 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86-88.
[8]高志英. 护理干预对促进妇产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2):172-174.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Hysterectomy
WANG Ji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Xuzhou City,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96 cases of hysterectom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4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48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nursing, the anxie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80±3.58),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8.20±5.96).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70.20±8.89),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50±6.1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anxiety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hysterectomy;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xiety; quality of life
R473
A
1674-9308(2017)02-025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2.145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苏 徐州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