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护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与示范

2017-02-28杨丽金小千周艳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特色高职

杨丽 金小千 周艳芳

我院护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与示范

杨丽 金小千 周艳芳

2012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被批准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护理特色专业(社区护理方向)”建设项目,经过三年建设现已顺利验收,从院校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建设成果。本文就我院护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示范进行论述,进一步促进高职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护理特色专业;教学改革;示范

有学者认为[1],特色专业建设就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所提供的专业目录进行特色专业开设与调整的过程。特色专业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2],特色专业定义很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大都把特色归结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3]。笔者认同,高校特色专业通常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所形成的有具有自身特色或优势的专业[4]。我院护理专业2008年确定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2012年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社区护理方向)”重点建设项目,现将护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情况介绍如下。

1 工作机制与举措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确定了医药卫生、制造两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护理、药学、临床医学等八个重点建设专业。成立“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校院合作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特邀省、市级临床护理专家、社区护理专家,全程参与专业建设,调整“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负责项目建设方案的制定和任务实施,以及全程管理与评价。

2 建设内容与成效

2.1 创新了校院(医院)合作机制

我院护理专业与省内外65家二甲以上医院签订了长期办学协议;挂牌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人才定点培养基地;常德市和生源养老公寓挂牌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14年与大阪国际教育学院日本医疗财团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赴往日本社区、老人院就业;2015年与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签订“中德老年护理校企合作班”联合培养学生赴德国工作;还有韩国启明大学领导来院访问双方就护理专业合作培养人才、师资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交流。

2.2 完善了校院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建成了以政府、行业、学校“三方联动”的“校院共育、做学结合、多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及“1.7+1+0.3”分段教学模式;为帮助高职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考取或相关岗位培训,一些校方还借助于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5]。王标等认为[3],特色专业包含的要素虽然多,但抓住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抓住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我院97%学生获得毕业证同时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部分学生获中级育婴师、营养师证书。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特色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6],是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定位一致,可操作性强;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学实施,以临床案例为主导,设计相应的临床情境,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演绎临床护士护理该患者的工作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护理工作任务训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训练积极性,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应用到对模拟的护理过程中[7];注重实践性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提高了实践教学比重。帮助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操作能力[8];学院、系部、专业负责人共同负责专业教学质量监控。

2.3 建成了有国际视野的教学团队

(1)双师结构合理:护理专业教学团队是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型教师达9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达50%。(2)带头人出类拔萃: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3人(其中一名临床专家)、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国内和省内访问学者3人。(3)骨干团队优良:建设了7个骨干教师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均能主讲2门以上核心课程。(4)师资培养效果好:选派课程骨干教师到德国勃兰登堡州教师培训学校、巴符州佛洛依登施塔特市哈尔博格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地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14人次;到国内优秀高职院校学习年均100人次以上,专业教师每年临床实践1~3个月,培训面100%。(5)实行导师带教制:青年教师与兼职教师实行以“老带新”、一对一师徒结对的形式进行教学指导制度。

2.4 院校共建了实践教学基地

(1)数量足够:校内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先后投入1 000多万元,建成仿真的专业实训室50间,开设模拟病床120张,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100%,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满足1 500名学生临床实习和所有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市区共建7所实践教学基地,2所附属医院。(2)特色鲜明:所有实训室完全模拟医院建设,具有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适合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学院附属二医院设置“中医特色”“康复病房”和“临终关怀中心”等科室。

2.5 构建了以护生综合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重构了5个模块、4个阶段,3个平台的课程体系即5个模块课程、分4个阶段学习见图1、在3个平台完成,遵从工作过程逻辑,兼顾护生素质,表现课程特色的设计思路,见图2。课程体系主要分五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模块、专业核心课程“社区”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2.6 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评价系统

(1)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成立了专业教学督导小组,明确系主任为组长,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全程参与日常教学管理。(2)建立专业教师库,启用“护理系Office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对在职、兼职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科研、培训、临床实践等内容实施信息化管理。(3)建立科学规范的4 321(社会、同行、专业、学校各占分值比)综合评价体系。(4)全面实施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责任到人,院校齐抓共管,通过广泛调查,多渠道了解毕业生信息。

3 示范与辐射作用

(1)办学水平较高:护理专业多次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技能竞赛和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中均能获得优异的成绩。(2)专业实力较强:护理专业是常德市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基地;是湖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湖南省高职院校精品专业、特色专业,湖南省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理论培训基地,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理事单位。(3)社会认可度高:护理专业60多年来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约2万多名优秀护理专业人才,常德市各医疗卫生单位70%的护理人员是我院的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业内护理骨干和护理专家,多次获得院、市、省级奖励,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护理专业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应用技术服务,大大促进了常德市社会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为常德市及湘西北地区人民健康、实现教育服务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与本校医药卫生大类其他专业资源共享,与国际国内、省内其他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的功能,起到示范、带动与辐射作用。

图1 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四阶段培养模式

图2 护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4 讨论与思考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虽已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与经验,但也还存在不足。闫俊周提出从三个方面理解其内涵,包括特色专业本身具有独特性、特色专业具有不可复制性、特色专业往往具有品牌特色[4]。周玉雷等提出特色专业应该是而在专业建设的理念上,其应该具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手段要新颖,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要有科学性,产学研结合构筑上有独创性[9]。马凯歌在她的硕士论文中提到了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差异化与相对稳定性原则、创新性原则[10]。我们将努力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建设上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开展社区护理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常德市及湘西北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社区护理人才。

[1]贾荔.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6.

[2]王杰. 护理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4):72-73.

[3]王标,张玉成. 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核心任务—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 (7):85-88.

[4]闫俊周.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1):118-120.

[5]卜建荣,骆文炎. 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9(14):61.

[6]刘萍,陈再蓉.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78-280.

[7]王丽华,胡野,金庆跃,等. 24 h时值班制护理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5):10-13.

[8]罗仕蓉,杨天琼,王锐霞.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 重庆医学,2011,40(24):2473-2474.

[9]周玉雷,陈平,石秀兰,等. 地方高等院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3):110-111.

[10]马凯歌. 高等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4-15.

Practical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on Nurs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the College

YANG Li JIN Xiaoqian ZHOU Yanfa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Chang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de Hu’nan 415000, China

The major of nursing in Changde vocational college was approved as a provincial key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 After three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t was passed the acceptance. This project have acquired abundant achievement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 the deep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conditions, the guarantee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rvic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e and demonstration of nurs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llage to further promot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demonstration

G642

A

1674-9308(2017)02-0059-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2.031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湖南 常德 415000

金小千,E-mail:549044143@qq.com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特色高职
特色种植促增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