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02-28武胜涛李富慧张保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额叶血管性多发性

武胜涛 张 羽 李富慧 张保朝

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 473000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分析

武胜涛 张 羽 李富慧 张保朝

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2013-06—2016-02我接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123例非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照组。CT扫描检查2组脑白质疏松情况、梗死病灶特征及位置等基本信息。比较2组基本资料、血管性疾病情况、生活习惯、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发病部位。结果 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及吸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丘脑、枕叶、顶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化程度、年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基底节、颞叶及额叶脑梗死均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了解患者是否具备以上指征,从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

血管性痴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医学[1]认为,血管性痴呆是因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障碍疾病,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部分学者[2]发现其发生及进展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血管性痴呆主要危险因素为生物性因素,包括基因因素和血管因素两种类型,其次为社会心理因素,同时也有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为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对我院接收的245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临床诊断标准[3];经MRI或CT等相关影像学手段进行确诊;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合并震颤麻痹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者。

1.2 一般资料 抽取2013-06—2016-02我院接收的符合上述选取标准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123例非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照组。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3 方法 2组脑白质疏松情况、梗死灶特征及位置等基本信息采用CT扫描检查。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2)比较2组血管性疾病情况和生活习惯,包括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及吸烟等;(3)比较2组脑卒中发生情况,包括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4)比较2组脑梗死发病部位,包括丘脑、基底节、枕叶、顶叶、颞叶及额叶。

1.5 评定标准 (1)对血压水平进行测量,测量3次取平均值,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者即可确诊为高血压;(2)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或经糖耐量试验2 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任一时间段血糖水平≥11.1 mmol/L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3)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64 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0.91 mmol/L、血清三酰甘油水平≥1.70 mmol/L、血清总胆固醇≥5.72 mmol/L者即可确诊为高脂血症;(4)饮酒:连续饮酒时间≥5 a,且饮酒50.0 mL/d;吸烟:连续吸烟时间≥5 a,且10支/d[4]。

2 结果

2.1 2组基本资料比较 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文化程度、年龄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2组血管性疾病情况和生活习惯比较 研究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及吸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脑梗死发病部位比较 2组丘脑、枕叶、顶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2组血管性疾病情况和生活习惯比较 [n(%)]

表3 2组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 [n(%)]

表4 2组脑梗死发病部位比较 (n)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的脑血管疾病,随着我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加剧,该病发病率在近些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均造成了极大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李鸿梅研究[5]指出,血管性痴呆是缺血性脑卒中多发并发症类型,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断增多,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随之持续增长,其发病率在老年痴呆总发病率中居于第2位。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血流量显著降低,进而导致大脑神经元细胞坏死,神经细胞功能退化,最终引发脑卒中及血管性痴呆[6]。早期实施积极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因此,明确诱发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成为临床研究一项重要课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年龄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随个体年龄增加,机体各重要脏器功能发生减退,且脑神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也出现退化,极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多并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均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存在一定联系。此外,研究组中学及以下学历水平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主要是因文化水平低的患者,认知功能衰退较快,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者认知功能衰退较为缓慢。同时,吸烟也是引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烟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成分,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产生损伤作用,并增加凝血因子活化程度,致使胆固醇水平异常增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7]。

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是诱发血管性痴呆的一项高危因素。长期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脑部微血管动脉极易出现障碍,血管壁厚度显著增加,管腔较为狭窄,严重者可发生堵塞,继而导致血管阻力增大,使脑细胞能量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并进一步形成认知功能障碍。此外,高血压可严重影响脑血流动力学水平,脑细胞发生缺氧缺血症状后,脑白质深部的穿通动脉灌注量减少,导致脑白质损伤,继而引发认知障碍。研究[8]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生率约为无糖尿病患者的3倍。可能是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对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功能造成损伤,促进红细胞血小板大量集聚,加速无氧糖酵解,增加体内酸性产物生成。同时,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脑细胞功能代谢混乱,加剧脑内大小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增高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脱髓鞘发生率,减少脑组织血液灌注量,最终引发血管性痴呆。

高脂血症及冠心病也是引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可导致机体血液黏稠度异常增加,致脂质成分在血管壁大量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血管壁厚度,最终导致血管腔狭窄,引发认知功能障碍[9]。多发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也存在一定联系,主要是因多发性皮层下方的梗死灶可破坏各皮层间的连接,还会对纹状体纹路及皮层造成损伤,导致脑前部皮质出现分离,防御环路、基底节边缘环路等中断,皮层与基底节间的纤维联系被破坏,最终引发记忆功能障碍。相关研究[10]证实,丘脑、颞叶及额叶等部位遭到损害时,可对脑深部特殊联络产生损伤,导致丘脑皮层间出现分离,继而发生血管性痴呆。额叶部位分布大量纤维,当额叶受损时,纤维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干扰额叶代谢功能,加速血管性痴呆发生。同时,当丘脑、额叶皮层及丘脑上皮层之间的纤维被阻断后,可导致脑循环障碍,对扣带回皮层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诱发血管性痴呆。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年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基底节、颞叶及额叶脑梗死均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了解患者是否具备以上指征,为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1] 梁雪梅,韩倩,张志清.血清 Hp-IgG 及 Hcy 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9(7):1 143-1 145.

[2] 杨桦,罗永丽.安脑片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132-133.

[3] 吴松伟.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3):86-87.

[4] 刘敬霞,李建生,牛阳.回族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839-841.

[5] 李鸿梅.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48-51;70.

[6] 饶德利,朱燕莉,邱晓明.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 MRI 特征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54-56.

[7] 彭琼,李竞艳,游咏,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评价脑血流动力学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 720-5 722.

[8] 郝豫萍.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154-155.

[9] 刘利宁,赵志敏,李毓新,等.脉血康胶囊对脑卒中后伴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2015,10(1):85-89.

[10] 闫艳,付聪,吕辉.血管性痴呆的预防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8(5):79-80.

(收稿2016-08-11)

R743.33

A

1673-5110(2017)04-0057-03

猜你喜欢

额叶血管性多发性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
大脑的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