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27陈渝
陈渝
【摘 要】本文分析现代学徒制及其基本模式,针对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从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实现校企共育、提高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94-02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也要求他们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在工作中敢于创新。这就给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应重视高素养、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尽管很多职业院校都在不断寻求与企业发展的机会,但由于学科型办学思想的根深蒂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学校与企业之间还不能做到完全互利共赢。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深化产教融合,实施现代学徒制,不断健全与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产教融合的有效实现方式,其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很多问题,为此,本文试分析现代学徒制及其基本模式,并针对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从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实现校企共育、提高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现代学徒制及其基本模式
所谓学徒制,主要指的是在做同一件工作中,师徒两人共同协作完成,徒弟在师傅的指引下对工作中所需的技能进行掌握,并能够熟练应用。早在18世纪开始,使用机械化生产以来,机器设备的便捷与高效性大大取代了纯粹的人力劳动,传统的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已很难满足机器化大生产的相关要求,转变传统观念也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学徒制最早是在13世纪出现的,主要采取的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模式,至今仍存在于各种手工艺中。随着社会发展浪潮地不断推进,传统的学徒制得到进一步改进,徒弟进入工厂后也变成工人,工厂会分配一个资质较老的员工带着边学习边工作。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学徒制,但只是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也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从古代的师傅带徒弟中衍生出来的。现代学徒制则是指以学徒的身份进入由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一种新型育人模式。
国外现代学徒制的起源较我国早,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应是最早的学徒制实施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发达国家也已逐步实施了现代学徒制模式,并在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学徒制存在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一)德国模式。德国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最早的国家,最早采取的是“双元制”模式,即学校与企业进行相互合作,学校给学徒的所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而企业则为学徒提供一定的实践场所,让他们能将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企业培训是主要实施模式,根据需求可采取单个企业或者多个企业联合培训的方式进行,一周在企业培训时间为四天,在学校培训三天,通过综合培训后,经过专业考核达标后,学徒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二)英国模式。英国学徒制主要由三个级别组成:一是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也就是中级学徒制;二是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也就是高级学徒制;三是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及以上,也就是高等学徒制。在英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徒的实际数量从国家获取到一定的资金资助,培训机构会根据培训计划有效组织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每周在培训机构理论培训一天,其余时间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学习,对表现优异的学员可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三)瑞士模式。瑞士模式则主要按照法律中关于职业培训的相关条例明确了现代学徒制的分工职责。学徒制的培训主要在三个场所进行完成,一是企业,企业为学徒提供一定的场所,让学徒在其中得到技能全面提升,学员七成以上的时间在企业中。二是职业院校。三是产业培训中心。
二、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从2014年以来,国家就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学徒制方面的相关管理政策,旨在推动现代学徒试点要求的文件,然而在实际实施中,虽然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制度体系较为完善,但地区政府部门却没有做好指引,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加以保障,使得不管是学校或者企业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联合培育过程中显得步履维艰,效果甚微。
(二)学校处境尴尬。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这点毋庸置疑。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启动下,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地讲解外,另一方面还应与企业建立长久地联系,为学生的实训以及未来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由于考虑到学生就业率问题,相比于企业来说会更加主动与积极。但在其他客观因素上学校则显得非常被动。比如在招生方面,高职院校主要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招生规章,按照学生的投报情况成绩排名靠前者优先录取,学校主要關注的是学生的深造情况,而企业在招工中则看重的是学生的技能是否满足所需,能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中,还没有实行与现代学徒制相对应的招生考试模式,因此所面对的一些难题也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企业认识不到位。纵观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其中仍存在这样一种共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很重视,但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却不足,有的企业甚至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企业大都是以经济求发展,它们并没有承担教育的职责,因此它们对校企合作模式也不加关注。对于企业来说,在人才的选择上较为严格,它们会根据岗位需求选择优秀的技能人才,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企业不仅在其中扮演着主角的位置,而且也承担着为学生创设实践场所,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担。从企业层面来看,也存在着很多担忧。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没有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得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关注度不高。再加之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样当学生在企业中实践时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现象企业也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
三、有效应对策略
(一)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具体如下:
1.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因此国家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体系,作为高校自身来说,也应强化教学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与之合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平台,在提升学生综合技能的基础上也能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招工难等问题。
2.在小范围内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考虑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现代学徒制的影响面还比较窄,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则一方面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地浪费,所以可采取在小范围内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小范围主要是指企业可根据需求与高校进行商讨,选择一些与本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试点,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企业应全程参与到试点招生工作中,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在工作中也才会更加用心。
(二)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共育。具体如下:
1.打造一批高素养的师资团队。高职院校要能使所培养出的学生真正为社会所用,建设一支高素养的师资团队则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各大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不难发现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教师专业能力不扎实、素养低下等问题仍有存在,很难满足现代学徒制的相关要求。因此应对原有的人事聘任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比如可招聘一些业界兼职教师,让其为学生进行授课,为学生的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此外学校导师也可与企业导师构建互聘共用机制,实现双向挂职,共同承担专业建设,为培养出优秀合格的毕业生而共同努力。
2.制订切实可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改进,走工学结合之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但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还应从以下几点加以重视:一是科学安排工和学的时长。高职院校在人才方案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工和学的时长,所占比例应超过50%,院校也可根据情况采取半工半读的顶岗实习模式。二是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企业和学校应按照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要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优化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征并结合企业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配置,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真正有所用,这样在步入社会后才能受到企业的重用。
(三)明确学生职业前景,提高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首先,强化对学生职业忠诚度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解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局面。在企业实习中应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生产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工作的责任意识也才会更加强烈。其次,要明确各方主体的职责,并签订相关合同,不管是学徒、企业或者学校来说都应该严格履行,对违反条约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最后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社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偏差,因此企业应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学徒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让他们在其中彰显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地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不断完善,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不强,企业的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国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上应不断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所培养出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所用,促进高职院校的持久、有序发展。
【參考文献】
[1]牟善平.试点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23)
[2]郑菲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
[3]王晓洋,朱松节.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8)
[4]段威,王利明,李真.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1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 渝(1981— ),女,重庆人,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及内部审计。
(责编 刘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