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2017-02-27卢文忠
【摘 要】本文基于俞文钊关于工作满意度的七维度理论,开展初步访谈和研究,着重从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工作特性、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个人因素和同事关系七个维度研究辅导员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辅导员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0-03
俞文钊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主要与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工作特性、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个人因素和同事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共访谈了各类高校辅导员100名,结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
一、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一)工作报酬
通过访谈显示,在这七个主要维度中,工作报酬是影响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占访谈人数的78%。绝大部分高校将辅导员收入参照行政人员执行。辅导员普遍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较低。工资年收入3万元以下占13%,3万元-4万元的占25%,4万元-5万元占43%,5万元以上占19%。目前,辅导员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处于职业的起步阶段,职称低、积蓄少,又面临着结婚、买车、买房的压力,部分辅导员还需要偿还助学贷款。因此,工作报酬自然成为了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首因。
(二)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成为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工作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地点、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现在,高校逐漸建设更多新校区,在多个校区间奔波成为了众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常态。往返的折腾、低配的办公设备、拥挤嘈杂的办公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造成辅导员的身心极大疲惫和心理较大落差。
(三)领导水平
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一线,管理学生数量多,事务繁杂,其能否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把握轻重缓急,统筹好自身各项工作,使工作有序开展,这与他们的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领导是全局的驾驭者,是辅导员团队的核心,其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工作效果,进而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四)工作特性
工作特征是指工作本身具有的价值。主要包括工作的趣味性、挑战性、可学习性、自主性、成就感、褒奖机会、才能发挥、晋升机会、技能多样性等。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学生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其工作的重复性和繁杂性降低了辅导员工作本身的趣味性和成就感。另外,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工作任务主要由学工处、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上级部门布置,辅导员自主权不足,才能发挥空间狭窄。调查中辅导员反映:事情做好了,得到表扬的往往是上级职能部门;做不好,受到批评,需要担责的往往是一线的辅导员。这造成了辅导员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褒奖机会缺失,成就感荡然无存。访谈中结果显示:上岗前,辅导员对工作的满意度约为82%。一年后,满意度仅仅为30%。
(五)福利待遇
福利待遇是工资收入的重要辅助形式,关乎辅导员的切身利益。访谈中发现,在福利待遇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利益缺失。辅导员大多没有编制,有些福利没有机会享受,或者只能部分享受。最明显的是,有些学校没有给没有编制的辅导员购买住房公积金,节日慰问金只按在编职工的一半发放。二是住房缺失。辅导员大多是年轻老师,错过了单位分房的时机。现在他们大多是租房或者住集体宿舍。房租负担过重,集体宿舍影响成家立业。三是各项补贴落实不到位。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辅导员的话费、交通费、加班费等难以落实到位,无形中影响了福利的提高。
(六)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对工作满意度也存在影响。一是个人对辅导员工作是否感兴趣。兴趣影响着个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自身发展的动力。据访谈显示,辅导员真正对自身工作感兴趣,并将长期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的约占20%,其中58%的访谈对象将辅导员工作看成过渡的工作,另外22%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谈不上喜欢,但是也可以做。二是性格上是否适合做辅导员。辅导员工作是育人工作,但又重复繁杂,需要有激情、有耐心、有韧性、能坚持、能宽容、能奉献。如果脾气浮躁,缺乏爱心,缺乏耐性,则很难做好辅导员工作。三是是否掌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访谈结果显示,部分辅导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平时也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学习,造成知识缺乏,技能偏差,能力不足,导致工作上处于被动,缺乏前进的动力。
(七)同事关系
社会是一张关系网。信任、团结、和谐、支持性的同事关系对其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无形中会对工作增添正能量。但是,据调查,现实中辅导员间的同事关系“不融洽”达40%。主要原因是大家忙于工作,相互交流不足;工作任务分配不均,有的忙,有的闲,造成心理不平衡;荣誉的争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等。
二、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针对目前部分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情况,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其满意度,激发其正能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添砖加瓦。
(一)提高工资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资是辅导员的最主要经济收入,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辅导员的经济收入水平,与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息息相关。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让广大辅导员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辅导员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其次,完善薪酬体系。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压力大,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参照专任教师工资水平,真正发挥薪酬对辅导员的激励作用,让他们真正感到劳有所获,劳有所值,激发正能量,提升满意度。
(二)改善工作条件
工作总是在一定的条件环境下开展的。工作条件影响着辅导员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等,进而对工作满意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环境,成为提高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选择。首先,完善硬件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办公楼、合理安排校车等,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辅导员工作本身比较繁杂,他们的办公室应该设置在较为安静的地方。安静的环境让人心平气和,增强对工作的兴趣。再次,配齐办公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传真、网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最后,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应该实行弹性的工作时间,将刚性管理变为柔性管理,通过扩大“自主权”,实现“自我发展”。
(三)提升领导水平
领导是辅导员团队工作的统筹者,是辅导员队伍成长的领路人,处于辅导员队伍的核心地位。提升领导水平对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增强全局意识。领导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正确认识大局、把握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通过高瞻远瞩的工作安排和组织,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通过整体的发展,为辅导员个人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二是增强集体意识。领导带领的是一个团队,团队需要有集体的意识、精神、原则和责任。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辅导员们希望自己的领导有较强的集体主义意识,不搞小团伙。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容易被工作忽略。领导要在辅导员职业发展、工资待遇、成家立业、学术科研等方面做好服務和指导工作,以良好的服务凝心聚力,化解矛盾,打造有温度的集体。
(四)提升工作价值
针对辅导员因工作特征,导致兴趣渐渐减弱,满意度逐步降低的情况,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辅导员工作价值,彰显其含金量。首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应该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参与工会活动、学校大型活动和各种有关会议等,让辅导员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其次,丰富业余生活。通过开展心理拓展、师生联谊、学术交流等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提高其工作热情,激发其青春活力,营造轻松、活泼、和谐的集体。最后,搭建出彩平台。一方面,通过活动、比赛和晚会等,让更多的辅导员有平台展示他们的风采,满足他们对荣誉的追求和对掌声的渴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做得好的辅导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一定的奖励,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付出。
(五)增进福利待遇
福利待遇作为经济收入重要的辅助形式,关乎辅导员的切身利益,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在编制、住房、交通、话费、医疗、学习培训、学业提升、课题研究等方面应向辅导员适度倾斜,同时足额发放福利,让各种利好政策惠及一线辅导员。通过增进福利待遇,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其工作满意度。
(六)提高个人素质
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业绩的优劣。提高辅导员素质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必然选择。一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一方面,辅导员要对自己的选择高度负责,“做一行爱一行”,要坚信,用心了自然就会有收获。另一方面,要强化师德建设。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辅导员要自觉践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锤炼品格,仁心育人。教师是一个充满阳光,塑造学生灵魂的职业。辅导员要锤炼品格,有耐心、有恒心、不怕累、乐奉献,用仁爱之心造就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的成才,辅导员也会获得成就感。三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术业有专攻。业务能力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工作队伍的育人意识和管理能力,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总之,通过提升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通过自强,获得信心,赢得荣誉,获得进步,提升满意度。
(七)营造良好氛围
氛围是辅导员工作的处身环境,同事间的关系、学校对辅导员重视等,都将对辅导员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人文关怀。学校在思想、工作、生活上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彰显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充分调动广大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营造氛围。学校从制度上、管理上和宣传上,共同营造尊重辅导员工作的校园氛围,增强职业幸福感。再次,文化建设。建设民主团结、友好合作、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团队文化。鼓励辅导员们加强沟通,消除误解,团结协作,正确对待荣誉,共同进步。最后,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根据辅导员的心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辅导员的心理状态好了,事情想开了,矛盾少了,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第五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2]陈丹,何国举.工作满意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1)
[3]张雪,吕善辉.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发展需求动机现状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4]王丹,王群.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8)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3LSZ045)
【作者简介】卢文忠,广西桂平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