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观察

2017-02-27刘志远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

刘志远

【摘要】 目的: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开展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已确诊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54例,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7例。其中对研究组展开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治疗;同时,对对照组展开环磷酰胺+激素联合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并在两组内比对有效率、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及尿素氮水平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缓解率为70.37%,肌酐水平为(88.92±9.69)μmol/L,24 h尿蛋白量为(3.64±0.85)g,尿素氮水平为(7.68±0.71)mmol/L;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92.59%,肌酐水平为(79.97±9.65)μmol/L,24 h尿蛋白量为(2.03±0.61)g,尿素氮水平为(5.20±0.7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具有可行性,除了可提升患者疗效外,还能改善其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以及尿素氮水平等指标,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环磷酰胺; 低分子肝素;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 预后水平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38-02

当前,临床上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预后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治疗多以激素为主,部分患者会加用环磷酰胺,但其治疗的疗效欠佳,因此更多医师开始尝试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治疗方案,且已取得显著成效。鉴于此,为了提升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本次研究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已确诊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54例,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7例。分别施行不同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疗效,重点评定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已确诊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54例,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20~70.5岁,平均(41.1±8.31)岁;病程0.5~6.1年,平均(4.0±2.52)年。对照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21.1~71岁,平均(42.2±7.65)岁;病程0.6~6.0年,平均(3.9±2.72)年。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RNS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无合并严重肝功能异常者,无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优质蛋白饮食,降脂、利尿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环磷酰胺+激素(泼尼松)联合治疗,其中,环磷酰胺用药量为:0.5~1.0 g/m2 BSA,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滴维持在1.5 h以上,24 h内充分水化,要求患者定时排尿。每月1次,6个月后改为3月

1次,总剂量维持在6~8 g。泼尼松用药量为:1 mg/(kg·d),用药

8~12周后或完全缓解2周后,每2周减10%剂量,15 mg/d时维持2个月,再缓慢减量,总疗程持续1年。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入选对象加用低分子肝素,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给药量为5000 IU,每天2次,4周后改为每天1次,血浆白蛋白>30 g/L时停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及尿素氮水平等。同时,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治疗后患者临床指征全部消失,且24 h尿蛋白量小于0.3 g,同时肾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为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临床指征基本消失,且24 h尿蛋白量降低幅度不足50%,同时肾功能好转或未发生变化,为相对缓解;治疗后,临床指征无变化,肾功能出现恶化,为无效。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征比较

治疗前,两组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及尿素氮水平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缓解率为92.59%;对照组为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副作用比较

研究组在应用低分子肝素过程中,3例注射部位附近皮肤出现瘀点,更换注射部位后逐渐好转。研究组在使用环磷酰胺过程中,2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予以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轻度脱发;对照组在使用环磷酰胺过程中1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予以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例轻度脱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徐伟明等[3]经调查研究后发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极易发生血栓症状,且长时间保持高凝状态,不仅加大患者治疗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其预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累及肾小管、肾间质,进而引发肾衰竭,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案。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以激素方案为主,甲泼尼龙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激素,其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抗免疫、抗炎、利尿及抑制醛固酮等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从而有效消除患者体内的大量尿蛋白,达到治疗目标[4]。但有研究认为,部分患者对甲泼尼龙的敏感度较低,即使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仍会出现尿蛋白控制较差、肾功能持续损害等现象[5]。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该药能够有效干扰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进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6]。除此以外,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发挥其化学解聚功能,可有效解聚肝素片段,对抗凝血酶-Ⅲ起到催化作用,从而有效消灭活性X 因子,达到抗栓、抗凝等功效[7]。因此,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发挥三种药品的协同作用,进而起到降低尿蛋白含量、稳定肾功能等功效。本次研究中,联合治疗的研究组,其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及尿素氮水平的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缓解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表明两组疗效及预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小燕等[8]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将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具有可行性,除了可提升患者疗效外,还能改善其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及尿素氮水平等指标,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炜,唐榕蔚,廖蕴华.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对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J].天津医药,2015,43(5):559-565.

[2]赵学兰,李香玲,郭民,等.益气活血补肾方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成药,2013,35(8):1637-1640.

[3]徐伟明,曹春宇.黄葵联合丹参川芎嗪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 11-DH-TXB2 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8):724-725.

[4]陈晖,曹昉,李雄,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5,14(4):363-365.

[5]邹川,刘旭生,卢富华,等.黄春林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的中医用药经验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5):952-957.

[6]陈艳霞,冯益宇,房向东,等.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2008-2010.

[7]葉琨,王浩宇,徐珏,等.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评估[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9):1500-1502.

[8]周小燕,罗秋梅,王梅珍,等.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3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2106-2107.

(收稿日期:2016-07-30)

猜你喜欢

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激素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激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环磷酰胺冲击结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激素怎么用才安全
激素草莓能吃吗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