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的创新

2017-02-27陈亚峰

科教导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新

陈亚峰

摘 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仅仅做好政治思想辅导和常规管理工作,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需要创新管理育人的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寻求新的管理育人模式,以此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管理育人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05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universities, i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if we just do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routine management work. Therefore, college counselors need innovative management education philosophy, innovative methods of work, to seek new management education model,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management education; innovation

大学生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管理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开拓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是新形势下辅导员面临的迫切问题。

1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的理念创新

1.1 新时期树立和谐育人的理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着力实现和谐育人。以人为本,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教育,摒弃传统“物—人—物”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建立起一种新的理念即“人—人—人”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自由、自主的发展。

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育人观,这是实现和谐育人的内在要求;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管理育人观,这是实现和谐育人的本质要求;三是坚持公平、平等的管理育人观,强调辅导员必须以平等的目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四是坚持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育人观,即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五是坚持全方位、全方面的管理育人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学校需要和家庭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将和谐育人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

1.2 新时期树立国际化的育人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必须尽快改革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我们要培养一批在国际科学教育舞台上的教育家、教授、企业家、科学家等,我们必须使我们的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必须使高等学校有国际意识,使我们的大学生有出国留学和出国交流的机会,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的高校辅导员要摈弃目光短浅、思想狭隘的观念,强化国际意识,引导我们的学生树立强化国际意识,引领我们的大学生不局限在校园,走出社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多一些出国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去感受和学习国外的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学习外国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扩大眼界和视野,使他们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考虑,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更具有国际视野,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2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的方法创新

2.1 探索社区管理法,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①笔者提出的社区管理法,即是源于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在共享的空间里,大家参与其中并由此保持其内在的社区身份。社区管理法就是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生活社区、宿舍、网络虚拟群体等这些大学生组织,以分享的方式开展活动,每个社区的成员都可以共享利益,以此强化社会内部人与人的交往、联络,充分调动社会内部成員的积极性,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比如,以学生宿舍为例,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融合他们兴趣、爱好重要的地理空间,那么,以学生宿舍为社区单位,一个单元楼、甚至一个生活区的学生都可成为社区成员,可在社区内成立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宿舍活动,从而打破不同院系、专业、年级的制约,增加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构建和谐宿舍文化氛围。

2.2 利用新媒体,贴近学生,了解学生

平等的网络交往环境,能促进师生的平等沟通与交流,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问题或者事件的看法,说出平时想说不敢说的话,这时候辅导员可以和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亲切的沟通和交流。其二,辅导员也应充分网络便捷性的特质,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学校网站、学院网站、年级qq群、微博、微信等开辟信息专栏,针对学生需要,及时发布各种信息,比如本学期的课程设置、课外讲座、考试时间、考核要求等,并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其三,建立一支有素质的网络监督队伍,密切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解疑答惑,引导他们理智地解读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最后,依托网络建立起的交流平台,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呵护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的模式创新

3.1 学生队伍档案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一直是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宗旨。辅导员队伍严重缺编和队伍本身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着“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这一宗旨的实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不能有丝毫的粗心和懈怠。1:200的比例,是教育部的规定,一名辅导员面对的是200名大学生,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就要求辅导员切实做到持续了解每一名学生,持续关注每一名学生思想动态,帮助每一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助力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档案化管理就能帮助辅导员实现这一目标。从学生入学之日起至毕业离校之日止,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跟踪式档案化管理。档案可以按照时间对学生进行纵向追踪记录,也可按照模块对学生进行横向追踪记录;内容可以设置个人家庭情况记录追踪、成绩记录追踪、谈话记录追踪、奖、惩记录追踪等等,这样通过大学四年的追踪记录,就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到每一名学生,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2 辅导员队伍模块化管理

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管理育人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24号令已经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给予明确的界定,但是,现实中,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仍然是不明晰。如何将辅导员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切实做到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的服务,创新我们的管理育人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探索。

学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管理、党团工作、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琐碎至极,辅导员队伍模块化管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思路。对辅导员进行合理分工,明晰职责,实行模块化的管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助于实现辅导员的三化建设。比如,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可以专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自身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朝着专家化的目标努力。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成立“心灵作坊”,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培养良好品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新时期辅导员创新管理育人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既是歷史召唤和时代的使命,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的迫切需要。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参考文献

[1] 罗高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2] 于光.高校和谐育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0.

[5] 刘玉红,陈志伟.大学生全面发展规划教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6] 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王小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罗家英.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创新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