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分析
2017-02-27杨娟英
杨娟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新生儿娩出后常见的临床疾病包含呼吸衰竭,表现出的主要症状为肺泡萎缩、呼吸困难及缺氧等。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自主呼吸的患儿,能使气道扩张维持稳定,肺部顺应性会增加,对于气体交换比较方便[1];在治疗期间,患儿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程度表现不同,治疗效果容易受到影响[2]。所以有效的综合护理配合在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本研究运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有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并采用综合护理的形式,具体效果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8例,胎龄31~40周,平均胎龄(38.7±1.4)周,体质量1260~4670 g,平均体质量(2897.6±141.2)g;研究组男11例,女7例,胎龄32~41周,平均胎龄(38.2±1.3)周,体质量1210~4710 g,平均体质量(2981.4±149.8)g。两组患儿在体质量、胎龄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面罩吸氧治疗吸氧速率为5 L/min,在头罩吸氧12 h后如果患儿的病情仍然没有变化,则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
1.2.2 护理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的形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给予患儿安排的病房温湿度要一定并且舒适,若患儿没有恢复正常的体温,31℃~35℃范围内为可控制的温箱温度,55%~65%之间为控制的相对湿度,36℃~37℃之间是足月患儿需要保持的体温。②呼吸道护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需要及时清除,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定时进行吸痰护理依据患儿的需要,湿化气道,帮助患儿扣背与翻身需要定时,湿润患儿口腔黏膜需要使用35℃的生理盐水。③呼吸机护理:呼吸机清洗需要定期进行,使维持正常的机器功能。清洁需要定时进行、管道需要消毒,更换需要定时、湿化瓶与鼻塞需要消毒,湿化瓶内水量需要保持[3]。④心理护理:对患儿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安抚,避免患儿因苦恼造成闭塞松动;因患儿有严重的病情,患儿家属心理压力会比较大,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患儿家属。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H值、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氧分压)等指标变化,并比较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对比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2)
3 讨 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在临床疾病中比较常见,主要临床特征为低氧血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氧气供应量可增加,CLD发生率会减少,对于气体交换比较有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为患儿年龄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会让患儿产生不适,因此给予患儿需要及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患儿PH值、PaO2水平低于研究组,PaCO2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配合患儿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儿低氧血症可改善,肺部通气质量可改善,呼吸衰竭症状会缓解,肺部功能会得到保护,患儿的治疗效果会得到提高。同时,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4%)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呼吸衰竭患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加用综合护理,可在改善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4],值得临床推广。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1] 周晓光,肖 昕,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
[2] 杜翠林.5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的护理要点[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3):82-83.
[3] 戴雪丽.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护理[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5(1):94-95.
[4] 杨德荣,花象峰,赵咏梅.丙泊酚两种给药方法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呼吸抑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