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对计划性剖宫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7-02-27秦书菊王元元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2期
关键词:计划性品管圈母乳喂养

秦书菊,刘 莉,王元元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99)

品管圈由具有相似工作的一群人组成,选择一个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全体成员运用PDCA循环,采取头脑风暴分析所选问题存在的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制定并实施计划[1]。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往往因产前的焦虑,对手术的恐惧及手术后切口的疼痛,行动的不便对产妇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影响母乳分泌及母乳喂养,为此我院2016年1~12月将品管圈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计划性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除外有肾、肝、肺、心等严重疾病并能积极配合资料采集及护理的足月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8±2.3)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16±1.68)周,再次剖宫产8例,余为第一次剖宫产;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1±3.5)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89±1.63)周,再次剖宫产9例,余为第一次剖宫产。两组产妇年龄、孕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首先进行入院护理评估,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讲解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教育,告诉孕妇及家属手术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手术的相关知识,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产褥期相关知识及注意要点,指导饮食,予孕妇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术后护理:相关指标检测,新生儿护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首先成立计划性剖宫产护理品管圈,运用PDCA采用头脑风暴方法提出问题,针对每一问题讨论解决方法,结合我院情况制定相应护理路径,具体实施方法为:①入院当天介绍住院环境,床位医生,责任护士,发放路径单并详细解释,宣教剖宫产相关知识,教会计数胎动,讲解母乳喂养知识及安全注意事项。②手术当天教会新生儿穿衣,正确使用尿不湿,母乳喂养要按需而定,母婴同室相处,饮食要点,教会观察产后出血,预防产褥期感染,进行疫苗接种,教会母乳喂养方法。③术后1天,指导挤奶,教会抚触新生儿,讲解黄疸及治疗相关知识。④术后2天,宣教新生儿听力筛查及相关疾病知识。⑤出院前告知出院流程,宣教避孕重要性及康复知识,对异常新生儿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以上在执行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做好交接及记录工作,圈长对照路径进行查房检查工作情况,每周组织一次全体成员对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1.3.1 采用焦虑的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产妇入院当天与出院当天焦虑抑郁评分情况[2]。

1.3.2 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总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率+部分母乳喂养率。

1.3.3 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技能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总掌握率=掌握率+基本掌握率。

1.3.4 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总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2 结 果

2.1 焦虑、抑郁自评分

两组产妇入院当天焦虑、抑郁自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出院当天焦虑、抑郁自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入、出院当天SAS、SDA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产妇入、出院当天SAS、SDA评分比较(±s, 分)

注:*P<0.05

时间 n SAS评分 SDA评分入院当天 出院当天 入院当天 出院当天组别对照组 60 54.8±11.2 39.8±7.2 61.8±10.2 41.9±5.8观察组 60 55.2±10.6 30.3±7.5 62.3±9.6 33.5±6.1*

2.2 母乳喂养情况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相比,观察组总母乳喂养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偿付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2.3 基本技能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两组产妇基本技能及健康知识掌握相比,观察组总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基本技能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2.4 满意度情况

两组产妇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剖宫产虽然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但是往往因为产前的焦虑抑郁,对于手术的恐惧,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给产妇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因此,提高计划性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质量十分重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3]。

我院妇产科利用品管圈这一工具有效的改进了护理质量,我们在工作中针对计划性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持续改进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4],从表1可看出,通过运用品管圈,有效的改善了产妇抑郁与焦虑状态。从表2可看出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3中可看出品管圈在工作中运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熟练程度远好于对照组。从表4中可看出通过品管圈运用,规范了护理行为,改善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

通过品管圈的实施,有利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5],通过头脑风暴集体讨论,促进大家知识水平的提高,调动了大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制定计划使大家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有了针对性[6],目标明确了,针对性改进计划制定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规范性。有利于提高护理模式[7],应用到剖宫产护理中,可以避免护理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级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工作效率[8]。通过圈的每日护理查房检查工作实施情况及每周一次的分析是护理工作人员有力很大约束性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通过品管圈的不断循环使护理质量的不断完善提高有了重要保证[9]。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是目前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持续改进的方法可使护理质量改进得到有效保障,使护理管理及护理业务不断提高,总之品管圈对提高护理工作有十分重要作用。

[1] 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活动综述[J].中国医院,2015,19(7):1-3.

[2] 闫丽娟,康凤英,杨 洋.中文版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12-1115.

[3] 单春剑,李培培,夏爱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健康教育文件标准化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47.

[4] 延春红.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26):5951.

[5] 林郁清,史定妹.品管圈计划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2016,20(6):40-41.

[6] 高俊扬,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真因验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医院,2015,19(7):7-9.

[7] 高加蓉,陈 锦,柏 杨,等.品管圈在提升研究型医院品质中的运用与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2):90-91.

[8] 张锦霞,刘丽芳.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5):83-85.

[9] 迟俊涛.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745-747.

猜你喜欢

计划性品管圈母乳喂养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的魅力
品管圈“转”起来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