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中危险因素调查与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2017-02-27倪露漫
倪露漫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2)
母婴同室主要是指将产妇和新生儿安置在同一病房中进行看护护理工作,近些年作为一种比较流行的产科护理理念。有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母婴分离的护理模式,母婴同室更有利于改善母婴的关系、促进泌乳以及提高产妇照顾护理新生儿的能力等,因而受到广大产妇的青睐。然而,母婴同室还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带来一些问题,提高了母婴同室的危险性[1]。我院对母婴同室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改善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12月进行母婴同室的58例母婴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进行母婴同室护理的80例母婴为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8.7±3.8)岁,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16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8.4±4.2)岁,自然分娩49例,剖宫产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危险因素调查
我院于2015年年末开展对母婴同室危险因素的调查工作,主要方法如下。
(1)柏拉图分析:对母婴护理过程的记录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主要对期间发生的不良状况进行梳理和核对,包括新生儿发生感染、皮肤损伤等疾病,护理记录内容遗漏等。
(2)现场调查分析:研究人员对产妇及家属、责任护士等人员进行访谈,主要询问期间产妇存在的睡眠、情绪等问题,病房周围环境、噪音、人员流动等问题。同时,对相关责任护士进行有关护理质量、护理压力等方面的询问,母婴同室对于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要求更高,护士常感到压力较大,一旦发生问题,极易引发护患矛盾。
1.3 护理改进措施
1.3.1 对母婴同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对护理岗位对应的护理人员能力进行规范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母婴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等,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风险干预、母婴护理操作等技能进行培训。
1.3.2 对健康教育进行重视。护理人员在母婴同室护理中对尿潴留和阴道出血等并发症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理,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并及早筛查是否有先天性缺陷疾病存在。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梳理,对探视人员的数量进行控制,避免有噪音发出,并且要将个人卫生搞好。
1.3.3 针对性改进:①防止感染:对病房的环境和产妇与新生的卫生进行科学管理,对一些处置问题要及早发现,比如注意手卫生,指导产妇在洗手之后再接触婴儿,保证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和家属要避免频繁进出,防止交叉感染发生。②针对喂养:对产妇的喂养方法进行指导,使喂养质量得到保证,如果新生儿为早产儿,可以采取口腔按摩等措施来恢复新生儿的吸允能力。③针对产妇不良情绪:从护理细节着手,做好和产妇的沟通,比如新生儿出生之后有时会抱离产妇,所以会导致产妇有不好的联想产生,造成产妇情绪异常,所以要和产妇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产妇的理解与支持。④针对睡眠:采取鸟巢式护理可以减少婴儿啼哭,指导产妇进行间歇性睡眠,保证产妇的休息质量。⑤针对护士心理压力:对护士给予心理支持,注重护士的心理健康。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结果显示,在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后,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的疾病发生率指标均显著低于改进前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总体来说,母婴同室可以为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一般情况下,由于许多产妇并没有照料新生儿的经验,过早的抢到母婴早接触往往会导致照顾不周或手足无措的情况发生,反而增加了护理的风险[3]。因此,母婴同室的安全运行需要依附于高水平的管理基础。从本次研究来看,通过柏拉图分析,确定了影响母婴同室病房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婴疾病等;通过现场询问的方式,调查发现了产妇及婴儿存在的睡眠质量不佳、责任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也是母婴同室病房产生危险的潜在危险因素[4]。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做好其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后,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得到显著降低(7.5%),且并未发现护理差错或护理纠纷的情况,可见改进效果十分显著。
[1] 高云燕.优质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1):2585-2587.
[2] 闫晓艳.妇产科病房噪声调查及控制措施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22):55-56.
[3] 安桂玲,徐 艳,任 波,等.母婴同室产妇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939-942.
[4] 周 敏,陈 柳,徐 洁.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s2):3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