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对策和效果探析
2017-02-27周玲
周 玲
(泰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泰兴 225400)
腹腔镜下予以胆囊切除手术属于一种成熟、安全性较高的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该方式具有并发症较少、创伤性小等优势[1-2]。该手术方式大多在全麻状况下实施,但全麻恢复后,患者伤口引起的疼痛可增加其痛苦及易出现跌倒的事件。为明确护理干预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麻醉恢复的护理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现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3~79岁,平均(51.00±2.50)岁,病程1~3y,平均(2.00±1.22)y;实验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4~80岁,平均(52.00±2.69)岁,病程1~4y,平均(2.50±1.25)y;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指导、麻醉监测等;实验组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循环与呼吸监测:一是,患者术后护理人员需24 h连续性对患者予以心电监护及测量血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心理护理:对于麻醉清醒后患者,引起患者常见痛苦症状为:腹部疼痛,从而使患者易引起不良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予以沟通时,需面带微笑,语气柔和;对于疼痛耐受性较差患者,因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及时告诉医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进行评分,SDS的分界值为≥53分,SAS分界值为≥50分,分值愈高,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愈重[3]。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循环、呼吸等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心理状况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SDS SAS对照组 35 45.30±1.01 42.01±1.20实验组 45 20.30±0.32a 18.25±1.29a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恶心呕吐7(20.00%)例、循环异常3(8.60%)例、呼吸异常3(8.60%)例,实验组分别为2(4.44%)例、1(2.22%)例、1(2.22%)例,对照组总不良反应37.14%显著高于实验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恢复较快、创伤性较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小等优势,但因患病时,患者体质较弱、耐受力较差,对于部分患者在既往病史(高血压、心肺病)的状况下,实行麻醉易引发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从而致使心肌耗氧体征加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4.5]。为明确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麻醉恢复的护理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20.30±0.32)分、SAS(18.25±1.29)分显著更低,表明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一是,护理人员于患者手术前,耐心讲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基础护理与治疗、手术前的饮食指导及注意事项,并在沟通时,护理人员语气柔和、面带微笑,从而增加患者的信任,进而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二是,护理人员于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后,患者因伤口疼痛而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听患者主诉,对于疼痛耐受性较差患者,应立即报告医生,予以镇痛措施;同时,应安慰患者,从而使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显著改善。
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相比,实验组8.90%显著更低,表明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于全麻苏醒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电指标,若患者血氧饱和度有下降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此外,需加强维持呼吸道的流畅、面罩给氧、双手托颌等护理措施,从而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6]。受时间例数与外部环境等限制,关于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中的护理满意度未予以分析,待临床进一步分析并充分补充。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中,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全麻恢复后的不良反应率,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康复。
[1] 张 影,朱 林,楼静毅.针刺复合全麻在肥胖患者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079-1081.
[2] 陈晓燕.电针复合药物全麻在老年患者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266-2268.
[3] 薛官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5,11(10):117-119.
[4] 许开波.硬膜外联合浅全麻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5):23-24.
[7] 陈 辉,王英哲,赵晓东.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哈尔滨医药,2017,37(2):147-148.
[6] 成 毅,刘晶宇,杨龙俊.顺式阿曲库铵和阿曲库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