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内镜手术在高血压性鼻腔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7-02-27索翠红胡莹莹夏月芬何晨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2期
关键词:内窥镜鼻腔出院

索翠红,胡莹莹,夏月芬,何晨贞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北京 102206)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使高血压性鼻腔出血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2]。我院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112例高血压性鼻腔出血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综合护理配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鼻腔出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52例,平均年龄(48.3±3.4)岁;平均病程(15.7±7.2)年;临床分型分期:Ⅰ型50例,Ⅱ型42例,Ⅲ型20例;患者均伴有流脓涕、鼻塞症,部分伴有头痛、嗅觉功能减退等,行鼻冠状位、轴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确诊,且经药物保守治疗欠佳。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卧好,施术者以鼻内镜作为引导,用吸引器将患者鼻内的血凝块予以吸除,同时对出血部位作出初步判断。应用含呋麻滴鼻剂+1%地卡因的湿棉片湿润患者鼻黏膜使其收缩,接着采用鼻腔镜依次对患者鼻腔各部位进行检查,检查同时以吸引器吸引试探,以准确判断出血点位置,然后以双极电疑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操作。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手术前,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患者瞳孔、脉搏、心率、呼吸、血氧、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严密监测。严格遵医嘱予以患者迅速输液与止血药物,以避免出现失血性休克。配合医生良好完成各项鼻腔出血的急救护理,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以防出现高血压危象。术前药物静滴时,动态监测静滴速度,避免滴注过快引起晕厥、心慌等不良反应,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合理给予患者降低药物。

1.3.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全程协助手术医生做好手术的配合护理工作,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递接手术用具,确保手术室温湿度适宜,提供给患者良好手术环境。同时需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以免患者因恐惧、紧张等原因而影响手术的顺利性。术中高度警惕观察鼻腔再发生出血,配合医生快速找到出血点行电凝止血治疗。

1.3.3 术后护理

术后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血压等指标,使患者血压保持在稳定范围内。主动观察、询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鼻痛、头痛、鼻腔渗血等不良反应,若疼痛严重,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对渗血、出血等情况也要进行恰当的护理处理。术后帮助患者维持口腔的清洁,叮嘱患者多饮水,饮食上以清淡、流质、易消化食物为主,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感染。

1.3.4 出院指导

出院当日,按照常规流程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包括药物、饮食、血压监测、日常生活、心理干预、复查等方面的护理指导。要求患者出院后每日监测血压,按医生要求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饮食方面则遵循低脂、低盐、少辛辣、少胆固醇的原则,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以手指抠鼻腔,以免造成出血,也避免大力擤鼻涕,减少对鼻腔的伤害,同时注意口腔的清洁;叮嘱患者在日常要注意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避免精神紧张,以防血压急剧升高造成鼻腔出血;术后2周叮嘱患者来院复查。

1.4 疗效评价

显效:出血、鼻塞、头疼、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鼻内窥镜下显示鼻腔无粘连、无出血,窦口开放良好;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显著改善,鼻内窥镜下检查可见鼻腔恢复良好,但仍有少量出血或粘连,眶周淤血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鼻内窥镜下检查见鼻腔内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配合手术效果

本组痊愈66例,好转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5.7%(96/112)。且Ⅲ型总有效率显著低于Ⅰ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4,P<0.01)。见表1。

表1 112例鼻内镜手术疗效(n,%)

2.2 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变化

护理后IL-5、IL-4、IFN-r指标较护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IL-2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内因子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内因子分析(±s)

组别 IL-2 IL-5 IL-4 IFN-r护理后 15.0±2.0 35.1±4.5 34.9±3.6 9.7±0.8护理前 15.1±1.9 41.9±4.8 44.8±4.9 18.5±3.0 t 0.10 5.97 9.44 16.13 P P>0.05 P<0.05 P<0.05 P<0.05

2.3 术后并发症

出现眶周淤血2例,鼻腔粘连2例,鼻腔少量出血2例,总发生率5.40%,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无其他神经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由高血压导致的鼻腔大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与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有很大的关系,情绪激动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导致血流流通性增强,血液爆发,最终引起鼻腔出血。目前,临床主要手术电凝止血的方式治疗高血压性鼻腔出血,在手术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度,促进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性鼻腔出血患者,均实施鼻内窥镜电凝止血手术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高血压护理与手术护理,为促进手术的安全与疗效创造了有利条件。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给予积极、热情的接待,并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充分的安慰,以避免其情绪过度激动而引起再次出血。同时,协助医生有条不紊地完成患者的体格、血压等指标检查,并快速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止血。术中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手术护理,以加快手术进度,保证手术完成的安全性与顺利性。术后做好患者的伤口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并发症预防护理等,以促进鼻腔恢复。待患者出院时还应该加强患者的出院指导,以避免患者在出院后因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再次引发出血。所纳入11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5.7%,且临床分型越小者,总有效率越高,表明早期治疗护理对有效控制出血的重要性。而患者经护理后生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也证明了良好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经鼻内镜手术联合围手术期护理用于高血压性鼻腔出血患者的治护中,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也能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 周燕飞,赖翠瑛.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高血压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38-29.

[2] 袁洁莹.鼻内窥镜电凝治疗50例高血压鼻腔出血护理体会[J].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2):71-72.

[3] 胡仕勇,慎明哲.鼻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鼻腔出血70例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8):2896-2896.

猜你喜欢

内窥镜鼻腔出院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鼻腔需要冲洗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