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急诊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2017-02-27吴晓莉姜丽娟杨小丽严海霞
吴晓莉,姜丽娟*,杨小丽,严海霞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通 226001)
临床实习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渡阶段[1],在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实习,达到最佳临床教学效果,是临床带教老师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课题。集束化管理策略是应用一组管理措施,其中每项措施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管理结局,通过多项措施共同实施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2-3],在国外的应用己渐趋普遍[4]。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是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多所本科、专科护理院校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我院自2016年以来,采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对急诊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进行管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护生4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生190人,专科生212人,实施集束化管理。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月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常规带教的临床护理实习生407人,其中本科生200人,专科生207人,分析两组实习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实习满意度。两组实习生在急诊科实习时间均为4周,临床教学内容相同,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成立实习生教学质量控制小组
实习生带教质量控制小组由急诊科总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护士长、实习生总带教及急诊各专科带教老师。
1.2.2 明确责任与职责
由急诊科总长负责实习生分组,各室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及大科计划制定科室实习生临床带教计划,包括教学目标、计划,安排专职带教老师。实习生总带教负责全科实习生的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满意度调查及双向测评等。各室专科带教老师按科室标准带教计划完成实习生临床带教,负责检查本科室实习生的理论、操作带教及技能考核,同时对实习生临床工作做好监控及护理缺陷上报等。
1.2.3 集束化管理措施
1.2.3.1 规范入科带教管理
①由总带教进行实习生入科带教:介绍急诊科环境、实习科室安排,理论、操作培训内容及时间,布置实习任务。②各室护士长完成入室带教:介绍科室概况、科室带教计划、实习要求、安排“一对一”带教老师。③科室带教老师了解实习情况,做好实习生评估,落实个性化带教。
1.2.3.2 过程带教管理
①跟人跟班带教结合:每位实习生实习期间(4周)均由专人全程负责,结合跟班带教落实带教计划。②即时与定期培训结合:每周一次参加急诊急救知识、各室专科知识培训外,强调各室带教过程中即时带教,把理论、技能带教计划贯穿到平时护理过程中。③日常督查与定期考核结合:各班带教老师严格“放手不放眼”,护士长、总带教负责督查,专职带教老师每周进行实习生规定操作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至少1次,出科前全面理论、技能考核。④实习评价:专科带教老师使用专用的质控单,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观察实习生工作情况,下班前对一日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结果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双签字。
1.2.3.3 结果管理及定期反馈
每2周各室总带教、每月大科总带教分别组织实习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实习生的学习进度及实习需求,并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和带教老师进行改进。每月各室护士长组织专科带教老师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召开实习生带教质量专题会议,结合座谈会内容及带教中出现的问题,持续质量改进,每年或每半年修订实习生带教计划,将新增订的专科护理常规、各仪器操作流程等及时加入计划并列入带教内容。
1.3 评价标准
①理论考核:内容包括急诊专科相关知识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问答题等三大项共100分。②专科操作考核:选取静脉输液和心肺复苏2项操作,参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③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率。④实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评价表评定,满分100分,95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95~90分表示满意,89~80分表示基本满意,79~70分表示不满意,69分以下表示非常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后实习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集束化管理实施后理论成绩合格率由75%提高至85%,操作考核:静脉输液成绩合格率由73%提高至86%,心肺复苏成绩合格率由80%提高至90%。
2.2 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后护理缺陷比较
实习生发生护理缺陷发生率实施前为9.83%,实施后为3.73%,见表1。
表1 集束化管理实施前后实习生发生的护理缺陷比较(n)
2.3 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后实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后实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实施前为90.91%,实施后为97.26%,见表2。
表2 集束化管理实施前后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3.1 临床护理带教引入集束化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实习是让实习生通过学习,巩固并加深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带教管理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策略,带教老师对护生带教中按照“评估-带教-实践-评价”过程,掌握所带教护生的学习进度,规范培训,不断训练实习生系统观察病情、临床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技术,并学会初步护理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集束化管理后实习生的理论、操作等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降低了护生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实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
实习生带教是护理临床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完成护理教学计划的最后教学阶段,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同时也影响到实习医院护理队伍的素质及护理安全[5]。我科自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以来,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实习生临床带教要求,专科带教老师每日监控,总带教、护士长定期督查、定期反馈,督促改进,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也大大增强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的护理安全意识,结果显示,实习生护理缺陷发生率由9.83%降至3.73%,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由90.91%提升至97.26%。
集束化管理策略最早由美国健康研究所提出,并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引入护理行业[6],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一种体现过程改进和持续改进的管理。集束化管理策略将分散的有效的管理措施归纳起来,使其系统化,并结合了单位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性。实习生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主力,临床带教中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要求带教老师具备较高的临床带教能力,促使带教老师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接受更加科学、规范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将实习护生带教规范化、条理化,各级带教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使其各尽其责,有条不紊地落实带教计划,相互配合,最终实现了带教和实习两方面安全目标。因此,集束化管理应用于急诊科护生带教,规范了急诊科实习护生从入科到出科的带教管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周 丹,吴筱婷,尹安春,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前期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60-61.
[2] 余 旻,胡世辉.人工气道的集束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58-1860.
[3] 何 琼,刘 琼.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多管道维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0B):2718-2719.
[4] 夏哲远,殷婷婷,黄 榕,等.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患者安全集体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61-362.
[5] 陈辛华.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1):123-124.
[6] 王 颖,汪 晖.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实践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10):3680-3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