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消毒剂抑菌效果观察
2017-02-27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不同消毒剂抑菌效果观察
王洁琼,赵玉杰,周薇帆,周云飞,陈盼盼,李新生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针对3种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选取3种消毒剂,检测对比其抑菌效果。方法:使用普通肉汤对3种消毒剂进行不同比例稀释,分别接种10 μl 1×1011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沙门氏菌菌悬液和大肠杆菌菌悬液,培养8 h和24 h后,根据OD值测定结果判断其抑菌效果。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在低浓度下即可抑制3种细菌生长,为综合效果较好的消毒剂,稀戊二醛溶液需适当提高浓度或延长时间才能有效抑菌;聚维酮碘溶液在高浓度下才可有效抑菌,低浓度下存在抑菌无效的情况。3种消毒剂对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抑菌效果相对较好,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相对较差。
消毒剂;稀释度;OD值;抑菌效果
消毒剂是指能够杀灭传播媒介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使之无害的制剂[1]。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改变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致使微生物的内外结构发生改变,主要代谢机能出现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丧失活性失去致病力。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消毒效果[2]。消毒剂按照其作用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近几年,消毒剂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农业等各个行业,人们对消毒剂的应用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该试验选取了聚维酮碘、稀戊二醛、戊二醛癸甲溴铵3种消毒剂。目前聚维酮碘作为一种优良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和外用药已被许多国家药典收录[3];戊二醛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和灭菌剂,广泛用于石油开采、医药卫生、生物化学、食品化妆品的防腐等方面;戊二醛癸甲溴铵可以广谱、高效杀灭各种细菌及芽孢、病毒、支原体、真菌、霉菌和衣原体。随着消毒剂的频繁使用,抗药菌株不断出现,有必要定期测定评价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为此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消毒剂 3种消毒剂,实验室编号分别为A、B、C,其中A为聚维酮碘溶液,B为稀戊二醛溶液,C为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
1.1.2 菌种 3株标准菌株:致病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沙门氏菌(ATCC 13076)、大肠杆菌(ATCC 25922),编号分别为P、S、D。
1.1.3 培养基 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培养基。
1.2 操作过程和方法
1.2.1 培养基制备 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培养基配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标准进行[4]。
1.2.2 平板菌落总数测定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菌液分别进行10倍倍比稀释,选取稀释至107、108、109、1010的菌液进行平板计数。分别用1 ml灭菌吸管移1 ml稀释液于灭菌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及时将凉至46℃普通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 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普通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 ml灭菌水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7℃温箱内培养48 h后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求出同稀释度下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用普通肉汤培养基将3种菌悬液稀释至1×1011CFU/ml。
1.2.3 测定试验所用3种菌株的OD值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将15个试管分成3组,每组5个,分别加入10 ml的普通肉汤培养基。第1组中分别加入未稀释葡萄球菌菌液,稀释至1010、109、108、107的葡萄球菌菌液各10 μl;第2组中分别加入未稀释沙门氏菌菌液,稀释至1010、109、108、107的沙门氏菌菌液各10 μl;在第3组中分别加入稀释至1011、1010、109、108、107的大肠杆菌菌液各10 μl。在37℃恒温培养振荡器内培养24 h时每管取2 ml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00 nm波长下测定其OD值,绘制曲线图。
1.2.4 稀释 用高压灭菌的普通肉汤培养基分别对A、B、C3种消毒剂进行1∶100、1∶200、1∶500、1∶1 000、1∶2 000、1∶5 000、1∶10 000、1∶20 000 8个稀释度稀释,总量定为10 ml。各分别稀释3组。
1.2.5 接菌 向第1组消毒剂A、B、C的8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0 μ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第2组消毒剂A、B、C的8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0 μl沙门氏菌菌液;第3组消毒剂A、B、C的8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0 μl大肠杆菌菌液。同时分别设置阴性对照普通肉汤培养基+10 μl LB培养液,阳性对照普通肉汤培养基+10 μl对应菌液。所接菌液均为1× 1011CFU/ml。
1.2.6 培养及OD值测定 在37℃恒温培养振荡器内培养,分别在培养8 h和24 h时每管取2 ml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00 nm波长下测定其OD值[5]。
1.2.7 确定最佳稀释度 ①用高压灭菌的普通肉汤培养基对消毒剂A进行1∶10、1∶20、1∶40、1∶60、1∶80 5个稀释度稀释,对消毒剂B、C进行1∶100、1∶200、1∶500、1∶1 000 4个稀释度稀释,总量均定为10 ml。各分别稀释3组。②向第1组消毒剂A1、B1、C1的各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0 μ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第2组A2、B2、C2的各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0 μl沙门氏菌菌液,第3组A3、B3、C3的各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0 μl大肠杆菌菌液。同时分别设置阴性对照普通肉汤培养基+10 μl LB培养液,阳性对照普通肉汤培养基+10 μl对应菌液。③在37℃恒温培养振荡器内培养,在培养8 h和24 h时每管取2 ml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00 nm波长下测定其OD值。确定3种消毒剂的最佳稀释度。
2 结果
2.1 平板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通过平板菌落总数测定可得葡萄球菌的细菌含量为2.43×1011CFU/ml;沙门氏菌的细菌含量为1.34×1011CFU/ml;大肠杆菌的细菌含量为4.88×1014CFU/ml。
2.2 不同稀释度的3种消毒剂抑菌效果的OD值测定结果
消毒剂A的8个稀释度下OD值测定显示8 h和24 h时均有大量细菌增殖,对3种菌均无抑菌效果;消毒剂B的8个稀释度下OD值测定显示8 h时在1∶100和1∶200下对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抑菌效果,在1∶100下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24 h时在1∶100下对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在1∶100和1∶200下对沙门氏菌仍有抑菌效果,而在8个稀释度下对大肠杆菌均无抑菌效果;消毒剂C的8个稀释度的OD值测定显示8 h时在1∶100、1∶200、1∶500下对3种菌均有抑菌效果。24 h时在1∶100和1∶200下对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在1∶100、1∶200和1∶500下对沙门氏菌有抑菌效果,在1∶100下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
2.3 最佳稀释度测定结果
通过对培养8 h和24 h时OD值的测定结果分析可得:消毒剂A的最佳稀释度为1∶10;消毒剂B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消毒剂C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
3 讨论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随着我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产品市场流通日趋频繁,病原微生物传播概率大大增加;同时随着国外引进畜禽优良品种的渠道、途径多样化,疫病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威胁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很多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但仍然不时有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已经受到污染。
该试验采用OD值(光密度值)法对3种消毒剂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快速有效的评价。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在低浓度下即可抑制3种细菌生长,为综合效果较好的消毒剂,稀戊二醛溶液需适当提高浓度或延长时间才能有效抑菌;聚维酮碘溶液在高浓度下才可有效抑菌,低浓度下存在抑菌无效的情况。3种消毒剂对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抑菌效果相对较好,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相对较差。
聚维酮碘溶液在最大稀释度1∶100时尚无抑菌效果,因此对消毒剂A重新选择稀释度稀释。在实际消毒中,考虑到部分消毒剂具有逐渐挥发或避光保存等特点,而且该试验中细菌是完全浸泡在一定浓度下的消毒剂中,与实际的应用环境有些许差别。因此,建议3种消毒剂的工作浓度为100%杀灭细菌的稀释度,即消毒剂A 1∶10;消毒剂B 1∶100;消毒剂C 1∶200。另外,在实际消毒环境中细菌的含量各不相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故在具体消毒时,可根据消毒的对象性质、受污染的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有效的浓度、足够的作用时间,以确保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理想的消毒剂应该是高效、低毒、价廉[6]。目前市场供应的消毒剂要达到这一理想标准是很难的,就毒性而言,许多消毒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毒性,因此,正确选择与使用消毒剂对畜禽生产者来说就显得比较重要[7]。
[1]邱梅,郝智慧,庞云露,等.国内外兽用消毒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兽药杂志,2011,45(6): 43-47.
[2]陈小强,王晶钰,张中航,等.规模化鸡场消毒剂的筛选与消毒效果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11):85-89.
[3]巴剑波,刘玉明,殷明,等.聚维酮碘的理化性能及其消毒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5):548-550.
[4]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2010年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乔军,孟庆龄.运用OD值法进行细菌计数的研究[J].中国家禽,1996,(4):26-27.
[6]甘孟候,赵余放,周蛟,鸡病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7]计慧琴,王丙云,陈志胜,等.常用消毒剂对 H3N2猪流感病毒的杀灭效果[J].畜牧与兽医,2014,46(1):89-91.
S859.79+9.1
:B
:1004-5090(2017)01-0006-02
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