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游戏精神指导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策略
2017-02-27文刘
文刘 伟
一、当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对幼儿开展游戏的指导不够科学
在实际的幼儿游戏活动中,由于老师需要担当组织者、指导者、评判者等多重角色,往往就容易导致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产生盲目性。虽然大部分老师都明白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自己最好只做一个参与者、引导者,但实际游戏活动中,老师却往往不由自主地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甚至是全过程进行指导和干涉。在倡导课程游戏化实践后,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的水平确实在不断提升,但并不能做到科学有效。表面形式上干涉太多而开展游戏的计划性、目标性又不足,能做到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整体把握和系统规划的老师并不多。
(二)课程游戏趋于形式化
在当下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时候,老师只是把游戏当作一种纯粹的教学工具或活动开展的手段,觉得需要游戏时便可以随时开展。在课堂上引入游戏,也仅仅是在形式上引进,目的是为了让幼儿的教育过程看似丰富多彩。这样只是形式上的游戏,实则是应试教育向低龄延伸的“假游戏”,其危害是巨大的。这样,孩子们的时间就被这样的“假游戏”占据,实际上天真烂漫的游戏需求和游戏心理并没有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也有一部分老师,因为自身对课程游戏化理解不够彻底,将幼儿的课程游戏化设置简单等同于孩子们的自由活动,常常是把玩具随便分发给孩子,任由孩子们自由玩耍,中间对孩子不管不问,整个游戏全程不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幼儿随意玩,游戏由此成了一种漫无目的的自由活动。更有甚者竟把游戏当成一门课来上,采用大水漫灌的集体教学方式,老师决定了游戏的一切。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下,在老师安排好的“假游戏”里,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创新力和自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游戏的游戏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三)实施课程游戏化的环境不符合
在当下的幼教实践中,不少园区的环境创设是不符合标准的。如班级人数超额编排,造成单位面积内幼儿的人群密度增加、压缩了每个人的自由活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基本只能按“集体课”的教室特点布设,很多有益的游戏,也因室内空间不足的客观条件限制而难以开展。
除了现实环境,孩子们在游戏时的心理环境也相当重要。如果在游戏中给幼儿施加压力,就会造成幼儿心理环境不佳。有些老师在开展游戏活动前,喜欢设前提、加条件,要求幼儿尽力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才有资格进行游戏,这种方式必然导致幼儿背负较大的心理负担,这样会影响幼儿开展游戏的积极性,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策略
(一)加强老师对游戏课程指导的艺术性
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中,老师要加强指导的艺术性。突出游戏化课程的直观性、趣味性,并做到因龄施教。比如,刚入园的孩子,还不适应园区生活,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老师就需要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去引导幼儿。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大,已经非常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理解能力也逐步增强了,老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就需要注意启发性语言的合理运用,在游戏中巧妙设置启发性环节,让孩子进行思考,并争取从中领悟出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在拔河游戏中领悟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尽量多开展孩子们说了算的“真游戏”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载体,课程游戏化设置是幼儿园课程本应具有的最基本要求。但想把幼教课程尽可能多用游戏方式展现,就需要加强游戏化课程的系统化,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和把控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环节设计和教师课堂引导,能让幼儿真正进入充满童真的游戏世界,在游戏中学习,领悟,成长。幼儿园的所有游戏活动需要体现出自由人文关怀和愉悦的游戏精神,这是游戏化课程创建和实施中最需要把握的方向。
(三)注重游戏化课程开设的环境创设
环境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的实践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幼儿园的客观物质环境非常重要。物质环境中,首先要在色彩上要给孩子们营造轻松、预约的氛围,给孩子们以美的视觉享受,同时启发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游戏化课程的开展,除了要注意现实物质环境的创设,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环境。在游戏课程开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暖场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畏惧情绪,保证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精心设计的游戏化课程中。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中心幼儿园)
丁海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