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2017-02-27,,,,,

护理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关怀标准化人文

, ,,, ,,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杨雪娇,吴为,刘义兰,官春燕,黄辉,韩燕红,胡德英

综述了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确立中国文化背景下护理专业人文关怀标准化体系。

人文关怀;护理人员;标准化建设;医院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是尊重人、关心人和照顾人。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理理论

家Watson博士提出,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没有关怀,就谈不上护理[1]。随着护理专业日趋成熟,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出现使护理专业从传统的困惑中开辟新的思路[2],同时,人文关怀也从个人认知变为共识。而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实践,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是发展并强化临床护理关怀实践的重要步骤[3]。如何有效推进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如何加强对病人的关怀护理及相应的关怀管理,笔者现就相关思考与同仁分享,以期共同推进护理人文关怀工作。

1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2008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4]明确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对每位因病住院承受着身心痛苦的病人给予关怀,是我国300万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人文关怀的有效落实,能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和获益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及社会和谐。反之,缺乏关怀可导致病人不满、投诉或医疗纠纷,甚至成为极端暴力事件的导火索。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是我国医疗行业及整个社会面临的严峻现实。据调查,41.3%的医患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所引起[5]。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民、利民的总体目标,原卫生部2010年起开展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6]。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开展了“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活动,再次强调“给予患者悉心照护、关爱、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7]。

可见,专业、社会及政府层面对护理中人文关怀重要性高度一致认同,并着力倡导和要求。诸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也在积极探索人文关怀。但是,目前人文关怀的开展主要靠护理管理者的意识和意愿,靠护理人员的内在修养或良心,还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的指引,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远未达到应有的力度和效果[5]。要改变护理人文关怀不足的现状,使护理人文关怀朝理想的方向发展并达到预期效果,仅注重、提倡和强调人文关怀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实现人文关怀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8]。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9]。标准体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将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科学有机整体;标准体系是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蓝图[10]。标准体系的构建有多种理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标准体系是指在医院范围内,将涉及护理全过程人文关怀的各类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其中,突出强调健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标准化工作还存在明显差距。重视和加强护理标准体系建设,以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鉴于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核心地位,构建护理人文关怀标准体系既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顺应国家当前发展需要的必然之举。

2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的现状与问题

2.1 国外现状 国外学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研究主要涉及临床实践、组织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护理人文关怀临床实践方面主要侧重于可操作的、专科化人文关怀实施细则研究,学者相继研制了心胸科和神经科对护理人员关怀标准[12]、美国整体护士协会(American Holistic Nurses’ Association,AHNA)整体护理实践标准、关怀和治愈指南[13]、急诊科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和国际性关怀护理标准[3]等,以促进关怀具体工作的展开;护理人文关怀组织管理方面针对人文关怀各方面如何实施协调统一的组织管理展开研究,主要包括护士关怀能力[14]、护理管理者关怀能力[15]、关怀组织结构[16]、关怀氛围研究[17]等;护理人文关怀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关怀评价工具的研制,包括服务对象对关怀满意度评价表、病人对关怀的感知问卷、护士关怀行为检测表等。

2.2 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护理人文标准的关注和探索。与国外研究概况一致,我国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相关研究也集中于临床实践、组织管理和效果评价方面,主要研制了护士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的指南[18]、医院关怀组织氛围和护生实习关怀氛围评价标准[19]、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量问卷[20]、护士关怀能力评价量表[21]和护理关怀照护质量评价标准[22]等。但我国人文关怀评价标准方面研究数量明显少于国外,而且部分关怀评价问卷也从国外翻译借鉴而来。

2.3 存在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研究现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国外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怀效果评价方面,而涉及人文关怀结构、过程方面的标准数量稀少,标准覆盖面明显不足。②国内人文关怀标准研究刚刚起步;部分相关规范或指南因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还不够上升到标准的层面;部分标准从国外翻译。因而国内人文关怀标准还存在大量的空白区域。③国内外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研究,尚停留在单背景、单方面标准研究层面,已有的标准并没有形成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总体来讲,尚缺乏一个内容全面、数量合适且存在有机联系的、对当今护理人文关怀发展发挥指引作用的标准体系。

3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展望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应确立中国文化背景下护理专业人文关怀标准体系,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提供指引,促进护理人文关怀实施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促进关怀护理的全面落实。

3.1 标准的内容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构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

3.1.1 护理人文关怀基础标准的建立 基础标准制定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素质标准、培训标准及医院机构护理人文关怀氛围标准。基础标准可以直接应用,也可以作为制订其他标准的依据和基础。

3.1.2 护理人文关怀工作标准的建立 护理人文关怀工作标准是指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提供直接护理时的行为规范。工作标准制订护士护理人文关怀职责,构建各项护理操作的人文关怀标准,建立各项专科病人护理人文关怀标准,构建特殊情境受害者(如因地震、洪水、冰雹、火灾、交通事故等受伤害者)的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制定社区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及家庭护理人文关怀标准。

3.1.3 护理人文关怀管理标准的建立 护理人文关怀管理标准的建立对人文关怀的实施起到引导、对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和测量的作用。护理人文关怀管理标准包括护理人文关怀组织结构标准、各级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职责、护理制度的人文关怀标准、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标准、护士对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标准、机构组织人文关怀氛围评价标准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标准。

3.2 标准构建的方法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应运用标准体系方法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集科学性、系统性及实用性于一体的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标准体系。

3.3 标准的应用与推广 将构建的人文关怀基础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分别进行应用和推广。

4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通过对体系中多项标准的制定或修订进行规划,能极大地丰富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理论知识体系,标志着护理人文关怀从抽象的概念变为可操作性的行为的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同时,首次将标准体系方法论及相关研究方法运用到护理标准体系构建中,为护理专业中其他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构建我国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标准体系,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具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南,为医疗机构规范、推进护理人文关怀实践与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最终将有利于护理人文关怀的有效落实,达到提升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幸福感、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Watson J.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revised edition)[M].New York: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2008:1.

[2] Watson J.Nursing on the caring edge:metaphorical vignettes[J].Adv Nurs Sci,1987,10(1):10-18.

[3] Kipp KM.Implementing nursing caring standard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 Nurs Adm,2001,31(2):85-90.

[4] 护士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5.

[5] 韩鹏,陈校云,张铁山,等.国内外人文关怀与医患关系相关问题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6):768-771.

[6]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EB/OL].(2010-01-26)[2015-03-07].http://www.moh.gov.cn/mohyzs/s7659/201001/45756.s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 [EB/OL].(2015-03-17)[2016-08-18].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5.03/7bfe482ac571419e901909180d9916.shtml.

[8] 范丽蓉.护理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84-8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

[11]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5-12-17)[2016-08-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2/30/content_10523.htm.

[12] Beeston H,Jesson A.Caring for staff:setting quality standards[J].Nurs Stand,1999,13(36):43-45.

[13] Frisch NC.AHNA standards of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guidelines for caring and healing[M/OL].Massachusetts:Jones & Bartlett Pub,2000:31-34.

[14] Waltz CF,Jenkins LS.Measurement of nursing outcomes[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1:1.

[15] Gaut DA.Caring:A global agenda[M].New York: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 Press,1993:1.

[16] Jones SKB,Merrill A.Caring:the foundation for a hospital nursing care model[J].IJHC,2007,11(3):59.

[17] Joiner GA.Caring in action:the key to nursing service excellence[J].J Nurs Care Qual,1996,11(1):38-43.

[18] 王菊吾.护理关怀行为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3.

[19] 程利,刘义兰.实习护生感知临床带教老师对病人关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21):1-4.

[20] 刘于皛,姜安丽.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6):19-21;25.

[21] 江智霞,柏晓玲,罗棉,等.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2,26(6C):1720-1722.

[22] 王菊吾,严林娟,钱君,等.护士对病人实施关怀照护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61-563.

Thinking on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YangXuejiao,WuWei,LiuYilan,etal

(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430022 China)

R4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8.007

1009-6493(2017)28-3509-03

2016-09-12;

2017-07-20)

(本文编辑 孙玉梅)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立项项目:编号WJ2015HA001。

杨雪娇,护士,硕士研究生,单位: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为、刘义兰(通讯作者)、官春燕、黄辉、韩燕红、胡德英单位: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信息杨雪娇,吴为,刘义兰,等.护理人文关怀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7,31(28):3509-3511.

猜你喜欢

关怀标准化人文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