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

2017-02-27

护理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差错药品护士

杜 鑫



·科研综述·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

杜 鑫

对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隐患、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风险防范管理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加强护士对用药安全概念的理解,明确现存的问题,为研究人员构建用药安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提供借鉴。

用药安全;风险管理;安全质量管理;风险防范管理;用药差错报告系统;病人参与;信息技术

药物治疗是临床疾病治疗方法中最基本和应用最广泛的手段,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观察者、监督者和反馈者,在医嘱处理、药物核对、病人给药、用药监测等各个环节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病人用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甚至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1-2]。因此如何降低临床给药的护理风险,确保用药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隐患、管理理论与方法、风险防范管理措施等做一综述,旨在为促进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1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隐患

1.1 处理用药医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医嘱是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药物治疗的依据,并具有法律效应。临床中常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被其他事物干扰、工作繁忙、人力缺乏、不了解病人病情、与医生沟通不畅等导致遗漏新开具的用药医嘱、未按医嘱停止用药、看错医嘱单或未审核出错误医嘱等情况发生[3-4]。同时,滥用口头医嘱情况严重,如夜间值班时医生常根据护士的描述,下达非抢救状态下的口头给药医嘱,若护士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与判断有误,或对口头医嘱的药名、剂量、给药途径理解不准确,则会造成严重后果[5]。

1.2 药品存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普遍存在药品存放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为:①无外包装。临床中因空间有限,常把药物的外包装拆除,拆除外包装后的药品外观相似,容易混淆[6]。②无专用药柜。不同品种、规格、用药途径、有效期的药品存在混装现象,增加了使用查找的难度,埋下安全隐患[7]。③标志不规范。高危药品、毒麻药品等高警讯药物标识不规范、不醒目,大大降低了对护士用药安全的预先警示作用,一旦误拿、误用会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8]。④贮存不当。每种药品的贮存对环境都有特定的规定和要求,如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若需避光保存的药物只用纸片盖住、易被氧化的药品未隔离空气保存、需冷藏的药品领回后未及时放入冰箱等都会造成药物失效或产生毒副作用,增加用药风险[9]。

1.3 配制药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配制时间不当、发生配伍禁忌、药品受污染、未使用专用溶媒以及药物剂量不足等。其中最常见的风险是注射类药物配制时间过早,配制好的药液如果放置时间过长,药物容易分解,使疗效降低且可能增加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会破坏药品的密闭状态,增加细菌的繁殖机会[10]。

1.4 给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给药过程中的风险包括病人辨识差错、药物种类差错、药物剂量差错、给药途径差错、给药频次差错、给药时间差错、静脉输注速度差错、过度依赖输液泵等仪器以及非安全发药现象等[11-12]。其中,非安全发药包括未将下发药物的外壳剥除,或是把整瓶药物发送给病人,而又未详细告知该如何正确服用,或是发放氯化钾等特殊口服针剂时,未按要求倒入药杯而直接把针剂交给病人和家属[13]。

1.5 给药后监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给药后对病人及时的病情观察和药物知识宣教是护士常常忽略的环节[14]。病情观察不到位会使病人出现用药后皮疹、发热、迟发反应等异常现象时不能被及时发现,严重危害病人的安全。健康宣教的滞后往往会导致病人用药依从性降低,出现病情稍有好转就擅自停药或治病心切擅自加大药物的剂量,造成剂量不足或用药过量等现象[15]。

2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

2.1 品质圈管理 品质圈管理活动由石川馨博士所创,是指由同一现场的人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等为目的自觉自发地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6]。该管理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自下而上、团队合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强调圈员的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17]。丁荆妮等[18]将品质圈管理应用于保障妇科化疗药物的用药安全中,成立品质圈小组,从人、物、法、环境4个方面出发,利用头脑风暴法,通过绘制鱼骨图、柏拉图等分析了从医生开具医嘱至化疗结束整个过程中的用药差错原因,并针对差错原因完善了化疗用药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化疗差错发生率由3.70%降至0.00%。另外,有学者指出:从问题的选定、分析、解决到持续质量改进,品质圈活动中每个步骤都需圈员积极查阅、搜索相关文献及资料,因此在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增强了全体圈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科研意识[19]。

2.2 6S管理法 6S管理法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包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项目,是一种循序渐进对现场进行有效改善、培养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管理办法[20]。陶艳等[21]认为6S管理法在用药安全管理中的成功运用最主要在于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事故致因理论认为安全管理应该从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着手,而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因此安全意识的提升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6S管理法的前5项本质上都是为安全提供基础,将安全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当前5项的工作都做到了,安全意识就会被护理人员所认识和领悟;当最后一个内容“安全”完成之后,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当护士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时,就能将用药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阻止差错事故的发生[22]。该管理方法的不足在于忽略了对管理对象前瞻性的定量分析。

2.3 前馈控制管理 前馈控制在管理学中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控制,它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来实现控制的目的,是未来导向的,能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3]。吴琴珍等[24]应用前馈控制的方法对静脉用药流程进行管理,通过制订静脉用药流程、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及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等措施,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控制在用药之前,使病人静脉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0.094%降至0.053%。前馈控制是一种开环型管理,它的优点在于提前采取措施,将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缺点在于对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存在过度的风险,会导致医疗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且对护士的执行力和责任心等问题不能有效控制[25]。

2.4 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管理起源于美国的PDS雏形,后经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改进形成,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循环反复的步骤,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模式,被称为质量管理的基础方法[26]。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通过全员参与头脑风暴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使每次循环都能解决一些问题,质量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台阶,然后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从而逐渐提高管理水平[27]。安萍等[28]针对住院病人安全用药知晓率低的情况,利用头脑风暴法,从病人、护士、材料、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相互关联原因分析,并针对药物指导方法单一、护士责任分工不合理等6个末端因素制定、实施、检讨、巩固及标准化对策,结果显示病人用药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由活动前的27.31%提高到了活动后的61.24%,同时,也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2.5 根因分析法管理 根因分析法起源于美国海军核部门,是一种回溯性差错分析方法,指从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中科学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出团体、系统与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与预防措施,以达到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目的[29]。周宇升[30]组织由专业调研者、药品质量管理员以及护士组成的研究小组,采用原因树、鱼骨图以及推移图等辅助工具,针对56起备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以时间先后顺序描述事件发生过程,从人、材料、设备、方法与环境方面进行了根本原因分析,并制订了完善工作流程、调整人力配置、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等相应的改善策略和改进措施,结果显示备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下降了85.45%,有效提高了科室的备用药品质量管理水平。该管理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分析整个团体、系统及流程,而非个人执行上的过错与责任,能有效促进护士和护士长对用药差错事件的上报,从而更有利于用药安全管理系统的完善。

2.6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 HFMEA是一种前瞻性、量化的管理方法,提出了“一次就将事情完全做好”的全新理念,共包括确定主题、组成团队、绘制流程、分析危害、拟定行动方案以及结果评价6个步骤[31]。它注重失效模式的分析,并通过计算形成发生概率与严重度组合的危害矩阵,以找出风险重点加以改进,使医疗资源运用合理[32]。丁力等[33]运用该管理方法对静脉用药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量化评分,通过决策树分析得出配置中心药物分配错误、病人身份核对错误、输注速度错误等是必须干预的因素,并采取了管理屏障、物理屏障、信息化技术监控屏障等多层安全屏障,使静脉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005%降至0.003%,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HFMEA的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多学科的团队力量,避免了单学科的偏差。

2.7 其他管理理论与方法 除上述用药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外,临床中常用的还有目视管理、六西格玛、追踪检查法等。目视管理亦称“看得见的管理”,是指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形象直观和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为媒介,来组织现场工作或生产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34]。周静等[35]设计制作的可视化床旁药品存放盒及药品用药、用量图形标志,弥补了老年病人视力下降等影响用药安全生理缺陷的同时,也让护士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病人的服药动态。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36]。它强调的是用数据说话,通过应用数据对问题做出正确的统计推断而找出影响用药安全质量的关键因素[37]。追踪检查法是利用换位思考的理念,从病人的角度感受医疗服务的过程[38],它通过护理、医疗、药剂、网络、后勤等部门的联合,共同追踪检查药品储存、领取、配制、使用、观察等环节,深入追查有疑问的环节,识别潜在的药物安全隐患,提高过程质量的预控能力。

3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3.1 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其核心理念是以病人安全为中心、持续进行质量与安全改进[39]。它在药物管理部分明确规定:在遵守所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医院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流程来指导药品选择、采购、储存、医嘱、抄录、分发、制剂、调剂、给药、记录和药物疗效监测,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并提供最合适的药学服务[39]。如医院对病人的所有用药都需有完整详细的记录,要求记录病人每天每次的用药信息以及给药护士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完整持续保存在病人病历中以备查询。

3.2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不足或分工不合理、按职称及工作能力进行人员搭配不科学、弹性排班执行不正确,势必会出现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或人员过剩造成自我松懈及麻痹,从而导致各种用药环节的风险发生[10]。故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的工作量、劳动强度、病人特点进行弹性排班,实行层级管理、新老搭配,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并根据科室情况适时增加辅班模式,使薄弱环节的护理人力有所增加,保证护士的警觉性和注意力[40]。

3.3 建立有效的用药差错报告系统 有效的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应具备集中收集用药差错报告,成立专家小组对用药差错报告进行核实、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并付诸实施等要素[12]。同时,为了鼓励上报,系统应该是不记名的、自愿的、无责罚式的[41]。Wilson等[42]通过建立匿名、非惩罚性的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并由医生、护士、药剂师组成多学科协作的委员会对用药差错从制度、流程、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改进,使用药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避免了同一错误的再次发生。

3.4 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 慎独意识和慎独行为是保障临床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护理队伍中,年轻护士居多,缺乏工作经验,对工作风险预见不足,对差错发生后认知不深,慎独精神较差。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法律法规的教育,明确用药安全的概念和界定范围,并对每起用药差错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纠正缺陷,强调自我管理,使护士逐渐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培养慎独精神,构建一个给药安全的氛围[43]。

3.5 提升护士的业务素质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临床上新药和特药层出不穷,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法日趋复杂,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用药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掌握预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临床可根据科室用药特点建立药物指引手册,内容包括名称、剂量、作用、用法、配伍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药名相似的药物、多品种多规格药物等,并录入电脑系统,为护士用药提供指引作用,杜绝盲目执行医嘱,真正把好临床用药的最后一关;同时科室还应定期根据已停用、新增药物情况在原基础上予以修订,保证手册的实时性[44]。另一方面,用药是团队行为,应建立“医护药一体化”工作模式[45],如定期邀请药剂科专家深入临床指导用药,对医嘱、贮存方法、给药方法等常见的缺陷加以分析,共同探讨药品安全的改进方法和措施,使医生、护士、药剂师三者知识结构上实现互补。

3.6 鼓励病人参与药物安全管理 有学者提出:病人及家属参与安全用药不足也是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之一[46]。2004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病人参与病人安全的行动计划,倡导病人积极参与安全用药、医疗服务改进等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获得更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安全用药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文化层次、健康需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做好宣教工作,讲解其疾病的特点、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各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并且重视用药环节的“双向核对”制度,鼓励病人主动参与核对自己的姓名、腕带信息、执行单用药明细,协助护士进行用药观察,以减少漏用、错用药物的发生[47]。同时,鼓励病人参与医疗,也体现了病人的知情权以及护士对病人的尊重权,增强了病人和家属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医患纠纷[44]。

3.7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 从技术角度来说,以高可靠性、高效率的自动化技术替代低可靠性、低效率的人工操作,增加系统的冗余性和容错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48]。目前,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预警审查和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通讯终端等系统已渗透于药品应用的各个环节[49]。预警审查系统属于事前管理,内设药物的配伍禁忌预警、超剂量预警、年龄预警、途径预警等,能将处方审查工作的关口前移,实现药品、病人、疾病的全面审查,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50]。目前应用较广的预警系统有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化医嘱输入系统、计算机处方支持系统以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掌上电脑(PDA)系统所使用均为二维条形码,具有信息唯一性,其中包括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病人姓名、床号以及住院号等信息;护士在给药前扫描药物包外以及病人腕带的条形码,确认二者信息一致时方可给药,药物执行记录也会自动生成;如不匹配,PDA系统就会发出警告,大幅度降低了查对不严格导致的用药错误[51]。此外,自动摆药机在国内医院也逐渐普及。自动摆药机是通过医院计算机系统传送医嘱信息,将一次药量的药片或胶囊自动包入同一个药袋内的设备[52]。药袋外标明有病人的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以及药品的名称、服药时间及服用的剂量等信息[14]。它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调配方法,优化了药品调剂工作流程,实现了住院病人的“单剂量给药”,节省了医疗人力资源,提高了病人用药依从性[53]。

4 小结与展望

质量和安全追求的是一个可及的目标和最优的实践,是一种持续改进的能力。提升用药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仍缺乏一套完整的给药护理风险评价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机制,未来研究应在进一步加强对护理用药安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用药安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对用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有效识别、评估、预警和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应对的有效性。

[1] 廖小春,陈国清.小儿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92-94.

[2] Clyne B,Bradley MC,Hughes C,etal.Electronic prescribing and other forms of technology to reduce in appropriate medication use and polypharmacy in older people: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J].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12,28(2):301-322.

[3] 马峭屹.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药品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123-130.

[4] 段桂仙.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6):47-49.

[5] 李冰.非抢救时口头给药医嘱的控制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27-29.

[6] 王丹,钟海利,樊梅荣,等.重症医学科用药安全与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43-444.

[7] 李红霞,崔东云.医院病区备用药品安全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8):727-728.

[8] 李红双.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药事,2011,25(4):321-322.

[9] 王洁,卢爱金,王新萍.病区常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8):862-863.

[10] 张研.静脉输液给药的安全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99-101.

[11] 何红梅.ICU护理工作中用药失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84-85.

[12] 杨红红,胡雁,周英凤,等.住院患者用药差错护理预防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77-981.

[13] 徐建群.强化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风险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A):71-72.

[14] 胡观风.“1+3”管理模式在内科病区发药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866-868.

[15] 沈菊凤.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3):90-91.

[16] 刑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二次修改)[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

[17] 杨丽,王卫琼.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

[18] 丁荆妮,李小林.品质圈管理在保障妇科化疗用药安全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92-593.

[19] 陈启花,付琴,刁永书.品质管理圈活动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5,30(8):1514-1517.

[20] 肖智军.6S活动实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37.

[21] 陶艳,谭钧,周林辉.6S管理法在提高急诊科用药安全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5(1):171-172.

[22] 梁红.提高护士安全意识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9):84-85.

[23]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6-98.

[24] 吴琴珍,潘月敏,石红荣,等.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24-827.

[25] 李捷,张素蓉,张宏伟.前馈控制在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3):436-437.

[26]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等.现代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215.

[27] 韦超河,郭超.PDCA在某院中心药房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84.

[28] 安萍,张娇.应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J].甘肃医药,2014,33(1):67-70.

[29] 徐伟萍.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414-416.

[30] 周宇升.根因分析法在提高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7):3176-3178.

[31] Duwe B,Fuchs BD,Hansen-Flasehen J.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application to critical care medicine[J].Crit Care Clin,2005,21(1):21-30.

[32] 陈富超,方宝霞,李鹏,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8):1073-1075.

[33] 丁力,蒋银芬,张妍,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216-218.

[34] 赵明利,宋葆云.目视管理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C):266-267.

[35] 周静,江愿丽,范虹,等.目视管理在老年患者正确服药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117-3120.

[36] 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37] 唐富琴,张琳,金艾黎,等.六西格玛方法在降低给药查对缺陷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9B):10-13.

[38] 张玉萍,李嫱.追踪方法学在患者用药安全中的应用体会[J].新疆医学,2014,44:106-107.

[39] JCI.Joint Co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M].Chicago:USA Department of Publications of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11:1.

[40] 邓钰,孟桂云.静脉输液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4,7(8B):155.

[41] Suresh G,Horbar JD,Plsek P,etal.Voluntary anonymous reporting of medical errors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J].Pediatrics,2004,113(6):1609-1618.

[42] Wilson DG,McArteny RG,Newcombe RG,etal.Medication errors in paediatric practice insights from 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approach[J].Eur J Pediatr,1998,157:769-774.

[43] 陆芹珍,冯莉,杨美娟.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107-109.

[44] 余雪莲.安全用药管理在全科病房中的实施及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5):2380-2381.

[45] 赵贞,李苏香.“医护药一体化”在综合内科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2B):4453-4455.

[46] 周英凤,杨红红,秦薇,等.用药差错预防策略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83-86.

[47] 刘光维,刘丽萍,赵庆华.“双向查对”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4A):913-914.

[48] 高田田,王冬,赵序利,等.药剂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6):56-59.

[49] 唐惠林,张晓乐.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临床用药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21-24.

[50] O’Sullivan.The impact of a structured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rescribing in older hospitalized patients[J].Drugs Aging,2014,31(6):471-481.

[51] 戴巧平,李宏伟.护士用药安全中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的运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2):1676-1677.

[52] 刘晔.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应用与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6):534-535.

[53] 吴赛伟,厉群,沈耐涛,等.医院无包装药品的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22):2008-2010.

(本文编辑崔晓芳)

Research status quo of clinical nursing medi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Du Xin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cine,Tianjin 300381 China)

It reviewed research status quo of risk,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and risk preven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in clinical nursing medication safety management,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understanding of nursing medication safety concept and clear the existing problems,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to construct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guideline of medication safety.

medication safety;risk management;safety quality management;risk prevention management;medication error reporting system;patient particip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天津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5012。

杜鑫,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30038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信息 杜鑫.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23):2817-2821.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3.001

1009-6493(2017)23-2817-05

2016-07-23;

2017-07-03)

猜你喜欢

差错药品护士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