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抑郁的心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7-02-27温丽娟

医学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防治措施

温丽娟

摘要:产妇内在因素(个性特征、认知因素、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家庭支持、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事件)与产后抑郁密切联系,本文针对以上因素从心理方面探讨产后抑郁的心理防治。

关键词:产后抑郁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Abstract:Maternal internal factors (personality, cognitive factors, perso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family support, economic conditions, social support, life stress event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bove factors from psychological aspect to explore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Key words:Postpartum depression;Cause analysis;Controlling measure

近年來,产妇心理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产后抑郁的问题。产后抑郁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国外研究报道,产后抑郁发病率为3.5%~33%[1],国内报道为5.47%~17%[2],并呈上升的趋势。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婴儿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都对产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心理方面对产后抑郁的原因进行探讨。

1 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1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多在产后2 w发病,产后4~6 w症状明显,25%~50%的患者可持续至产后6个月,甚至更长[3]。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甚至自杀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相同。

1.2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于诊断产后抑郁的标准是美国精神病学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中制定“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内容如下:在产后2 w内出现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但至少有1条为情绪抑郁或缺乏兴趣或愉悦: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大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⑨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

2 产后抑郁的心理因素分析

2.1内在因素

2.1.1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对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产妇的个性特征与产后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增艳调查研究表明,产妇的个性倾向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很大的联系,有人格障碍、强迫性格和焦虑的妇女易发生产后抑郁症[4]。Johnstone等研究发现,具有精神紧张、害羞、固执、担忧等个性特征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5]。以上研究说明产妇的个性特征是产后抑郁的一个危险因子,正确认识产妇的个性,对预防产后抑郁起到一定的帮助。

2.1.2认知因素 产妇自身的认识因素对产后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这部分女性生育具有更大的心理负担,产后如是女儿则易产后抑郁。郭秀静研究表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产前对分娩过程有着紧张恐惧的心理,产后对母亲角色的适应过程困难,都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产妇抑郁发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6]。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育儿观念的普及,一些传统的教养观念受到抨击,但不少家庭还是与老一辈的人共同教养孩子,两辈人不同教养理念的冲突,则易造成产后的抑郁。

2.1.3自身因素 研究表明,不良妊娠如死胎、死产、畸形儿、新生儿疾病、产时并发症,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7]。张欣等报道产妇的年龄越大产后抑郁发生率越高,这可能是由于年龄较大的产妇精力较年轻产妇差,产后恢复较慢,而年轻的母亲身体好,应付能力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低[8]。产妇的受教育水平与产后抑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产妇学历越高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概率低[9]。

2.2 外在因素

2.2.1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丈夫、家人支持及其本人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徐英对32例产后抑郁患者调查分析认为,家庭矛盾、夫妻关系不和、产后亲属关心较少和妊娠合并症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10]。婚姻满意度低、缺乏丈夫支持、婆媳关系差的产妇易患产后抑郁。

2.2.2 经济条件 李荣萍研究表明,夫妇月收入在1000~3000元发生抑郁症者居多,可能与产妇的家庭收入低,容易为孩子出生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大有有关[11]。部分孕产妇的家庭收入低,经过整个孕产期后会使经济状况陷入更为窘迫的困境,因对未来的新生儿抚养产生担忧,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剧产妇的抑郁。

2.2.3 社会支持 产妇的人际关系也对产后抑郁有影响,社会支持水平低,发生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产后获得同伴支持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2.2.4 生活压力事件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也是影响产后抑郁的一个因素,Aisha hamdan等研究表明,职业女性产妇与无职业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职业女性在家照顾孩子的同时,还面临着即将逝去工作的压力,自信心较低,较之无职业产妇更易患产后抑郁[12]。

3 产后抑郁的心理防治措施

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女性从备孕、怀孕、分娩直到哺育往往要付出很多努力,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良好的心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3.1产前心理教育 备孕时,就要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很多人求子心切,但又担心害怕,整天忧心忡忡,食寝不安,这样越想要孩子就越難受孕。因为焦虑紧张的心理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的分泌,导致身体机能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反而不利于正常受孕。家属应耐心倾听孕妇的倾诉,了解并理解其感受,及时咨询医护人员,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疏导其心理,消除其内心的不安、忧虑。

怀孕之后,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有必要多看一些有关怀孕与分娩方面的书籍,消除恐惧与担忧心理,不要“捕风捉影”,相信产前检查,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寻求家庭成员的帮助,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及时沟通自己的状况,避免过分焦虑。保持平和心态,及时提醒自己采取转移烦恼、宣泄积郁、积极社交等方式,保持一种平和恬静的心态。

3.2产时心理教育 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现在普遍认为产力、产道、胎儿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四大要素,这四个因素在分娩过程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因素异常或相互不适应,均有可能影响产程的顺利进展。

有研究显示,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紧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可致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使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增加[13]。因此产妇要对分娩的知识进行了解,包括临床出现的征象、宫缩、分娩的关系等,消除分娩时的紧张恐惧,过分担心分娩的疼痛,在分娩前开始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充满信心、积极配合。

3.3产后心理支持 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明显,再加之身体疲劳、疼痛等因素会使产妇情绪低落。此时,家属的支持,尤其是丈夫对产妇的细心关照、鼓励对产妇逐步增强自信心、恢复积极的自我评价的有着极大的作用。产后抑郁的产生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密切相关,家属的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尽量保持一致,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让产妇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O,Hara MW.Swain AM.Rate and 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meta analy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Psychiatry,1996,2(8):37-54.

[2]施慎逊,闻辉,张明园.我国妇女精神卫生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建议(一)[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304-305.

[3]黎丽,高霞.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临床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8(2):224.

[4]王增艳,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及防护[J].工企医刊,2006.19(1):79-80.

[5]Johnstone S J,Boyce P M,Hickey A R,etal.Obstetric risk factors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samples[J].Austr N Z J Psychiatry,2001,35(1):69-74.

[6]郭秀静,王玉琼,胡娟.产后抑郁瘟病因研究现状及预防对策[J].现代护理,2007,5(13):1255-1257.

[7]李绍敏.产后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79.

[8]张欣,屠青,席薇等.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2):236.

[9]刘翠红,关凤枝,杨文霞.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8.

[10]徐英.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症[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6):60-70.

[11]李荣萍,单晋评,石英,等.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63-465.

[12] Aisha Hamdan,Hani Tamim .Psychosocial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10,10:35

[13]张萌,池旭英,宗丽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6):548-549.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防治措施
产妇性格、妊娠时限及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