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裂果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7-02-26王惠侠庞录侠闵显宁
王惠侠,庞录侠,闵显宁
葡萄裂果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王惠侠,庞录侠,闵显宁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 721300)
1 症状
发病的果粒多从果蒂至果顶纵向开裂,果皮连同果肉外翻,形成较大的裂缝,严重的甚至种子外露,并流出汁液。果粒开裂后,极易受到腐生性微生物侵染,很快霉烂变质,不能食用。腐烂的病果可诱发酸腐病、灰霉病发生,还可吸引苍蝇、胡蜂、金龟子等害虫危害。少数果粒开裂,往往会造成整穗葡萄果实丧失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2 发病原因
葡萄裂果病是一种生理病害,致病原因比较复杂,如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特殊气候等因素都会引起该病发生,但土壤水分失调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2.1 土壤水分失调 葡萄果实生长前期,如果土壤过于干旱,供给果粒的水分就会不足,造成果实第1次膨大期发育不好,果皮组织伸缩性较小。果实进入转色期以后,果粒细胞内含糖量增高,细胞渗透压增大,此时如遇连续降雨和大水漫灌,根系吸收大量水分输送给果实,使果粒内膨压骤然增大,而果皮伸缩性差,便发生果粒开裂现象。
2.2 土壤缺钙 钙是葡萄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中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组建细胞壁、胞间层的重要元素。土壤缺钙会导致果粒膨大不饱满,果皮韧性差,从而造成裂果。
2.3 果粒相互挤压 由于追求葡萄高产,果穗整形、疏粒不到位,果穗大、果粒多,往往造成葡萄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果粒排列过于紧密,空间不足相互挤压,导致部分果粒变形开裂。
2.4 病虫危害 果实感染黑痘病、白粉病,或受到刺吸式害虫危害,使果粒表皮形成病疤,果粒膨大压力不均也会导致裂果。
2.5 滥用催红剂 葡萄生产中,一般不提倡使用催红剂等药物加速葡萄上色,但部分果农为了抢先高价销售,使用催红剂促进果实着色早熟。生产中发现催红剂使用不当也会引发葡萄裂果,比如使用过早、浓度过大、个别品种敏感等。
2.6 品种抗性差 葡萄不同品种抗裂果病能力差异较大。巨峰、夏黑、红巴拉多等品种裂果发生轻,而扎娜、红提等发病较重。
3 发病规律
葡萄裂果病多发生在葡萄果实接近成熟期和成熟采收期,表现为果粒开裂腐烂,导致葡萄穗形残缺不整齐,严重的会造成整穗感染灰霉病、酸腐病等病害,降低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
4 防治措施
4.1 及时排灌,防止土壤水分失调 这是预防裂果的主要措施。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水,也可在葡萄根部起垄,雨季覆盖作物秸秆和地布等,使土壤维持较稳定的含水量,避免土壤忽干忽湿,尽量减小土壤干湿差。灌溉要采取多次少量的方式,杜绝大水漫灌,避免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过大,使果实膨压增大,涨破果皮,造成裂果。
4.2 果实套袋,阻止雨水直接接触果实 套袋是预防裂果的有效措施。果实套袋后,可以避免雨水直接冲刷果面,造成果粒吸水膨压不均而裂果,同时也减少病虫危害、日灼、叶磨擦等对果面造成病疤,降低葡萄果实发生裂果的几率。
4.3 适当喷施钙肥,促使果实正常发育 葡萄幼果期补施钙肥,可使果实生长发育正常,膨大饱满,果皮韧性增大,对预防果粒开裂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一般从葡萄落花后半月开始,结合喷药,每隔15d喷一次,连喷3~4次,可有效降低葡萄裂果率。钙肥可选用1%过磷酸钙溶液,或“福利钙”钙液1500~2000倍液,或高效钙500~600倍液,或15%氧化钙1000倍液等优质速效钙肥。
4.4 合理负载,控制好穗形和穗质量 做好葡萄整穗和疏果工作,花前疏除部分小穗,剪去副穗,掐去部分穗尖,使果穗大小适中,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果穗上果粒排列松紧适度,减少果粒因相互挤压而造成裂果。成龄葡萄园平均667m2产量控制在1500~2000kg,单穗质量不超1kg。4.5 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危害 重点防治葡萄白粉病、黑痘病和蚜虫、金龟子等对葡萄果实的危害,受害果粒果面会产生网状条纹及病疤,果实膨大后极易发生裂果。
4.6 推行避雨栽培,降低裂果发病率 经过试验观察,实施葡萄避雨栽培可有效控制裂果病和一些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葡萄沿栽植行搭建避雨棚,阻止雨水与葡萄植株的直接接触,使雨水沿棚膜落到距离根系较远的行间土壤中,使根系周围土壤湿度保持相对稳定,防止根系吸收水分过多,导致葡萄裂果。
4.7 选择抗病品种,减轻裂果发生 选择对裂果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建园,提高葡萄自身的抗裂果能力。
4.8 合理施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通过果园增施有机肥,适量混施磷、钾、钙肥及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料,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水分波动,减轻裂果病发生。
葡萄裂果病多集中在葡萄果实转色期以后发生,此时果实即将成熟,要对果穗勤检查、多动手,一旦发现发病果粒,及时剔除,防止腐烂霉变引发其它病害,危害果穗上其它生长发育正常的果实,将裂果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S436.631
B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6.019
2017-09-07
邮箱:2452814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