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2017-02-26孙丽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英语课程大学

孙丽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吉林132101)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孙丽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吉林132101)

从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思路。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可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根据农业院校自身的院系定位和专业特色,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贡献力量。

农业院校;职业能力培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1]高等农业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关键是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如何改革农业院校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利用农业院校自身的优势,打造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达到为国家、区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目的,成为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全国多家农业院校就大学英语课程相关问题进行的抽样调查、访谈及文献研究,发现农业院校现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多遵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但部分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仅是照本宣科,缺乏农业院校自身的特色,个别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其它普通本科院校并无区别[2]。在大学英语学时逐年减少,班额不减的现状下,部分农业院校对自身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并未做到及时调整,导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农业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课堂教学内容一刀切,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毫无关联,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亦不沾边;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辨能力不强,在课堂中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很少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所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紧跟其他综合大学,无院校、系、专业的自身特色[3];考核方式依然以考试为主,仍主要以四、六级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依据。在对多个涉农企业就其对毕业生英语水平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中发现,部分农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用人单位对其英语能力的要求,使用人单位陷入不得不高薪另聘相关外语人才的窘境。由此可见,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抑制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

2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思路

2.1 设定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二级教学目标

农业院校毕业生除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职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通用能力外,还应具备本专业、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中所提出的三级教学目标,结合学校、院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教学目标。鉴于多数农业院校的生源和学生英语基础现状,建议农业院校设定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二级教学目标即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各项基本能力,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职业通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就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跨文化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提高目标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工作需求,培养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农业专门人才。不同专业和行业对大学英语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农业院校各个专业可在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基本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专业实际,融入相关专业英语,有侧重点的培养学生的单项英语技能,培养既精通农业专业知识、又熟谙英语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2.2 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维课程体系

2.2.1 设定“通用英语+”的课程内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应参考《教学指南》,结合农业院校实际,设定“通用英语+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内容。通用英语课程应与高中英语选修I课程相衔接,经过一段时间的词汇、语法、语篇、语用教学,夯实学生英语基本功,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表达交流等通用职业能力。

根据多数农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办学定位,开设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职业英语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职场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农业院校可以根据学生未来从事岗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个人意愿,有选择性的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职业英语课程,如餐饮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营销英语、机电英语、物流英语、医用英语等。各个专业也可以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侧重培养学生的单项英语技能,如药品销售方向的学生可重点培养其产品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的推广可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兽药制药厂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献的能力。各专业在培养学生单项技能的同时,可适度融合专业所需词汇,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谙英语技能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大学英语人文性的特征,对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农业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可严格遵循《教学指南》,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隐性教学为主要形式,在通用英语课程内容中导入中外文化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也可以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当今学习外语不仅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是为了使用外语传播中国思想、学术和文化,开拓世界市场。”[4]可见,培养农业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农业文化,加速中国农业科技走向世界的步伐。

2.2.2 构建“必修课+”的课程结构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应参照《教学指南》进行调整,改变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设定,构建成“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大模块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内容,构建课程结构。通用英语课程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可设置为必修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每周4课时,占大学英语总学时的50%;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可根据专业、未来工作岗位及学生个人的需求,设置为限定选修课,在大学第三学期开设,每周至少2学时,占大学英语总学时的30%;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如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通览、中西文化对比等课程可设置为任意选修课程,在大学第四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占总学时的20%。此外,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所有课程的班级规模应控制在40人以内,听说课程和写作课程的班级规模应少于40人。

2.2.3 设置“课堂教学+”的课程教学环节根据《教学指南》,结合农业院校专业特色及学生的自身实际,农业院校可设置“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环节,兼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农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院系、专业特色,以自建或购买的方式,把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通用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打造成线上课程,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随时随地的学习。学校管理者可以协助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创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英语学习社团,帮助学生培养其组织管理、协调及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3 开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

农业院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选择上,要以该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的编写;教材、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的选择,都应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准绳。在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所教授的知识、所开展的课堂活动、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与所培养的职业能力相对应,要让所有的课程资源围绕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中心,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培养学生的相应职业能力一一对应。在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的编写上,可以考虑添加知识清单及能力清单,拟定知识、能力目标分析表,细化哪些知识的教授益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哪些活动的开展益于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

选择国家规划的、实用性强的通用英语教材、参考文献及网络资源,同时注重选择和开发反应农业院校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国家规划的英语教材在内容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外研社第三版英语教材中Never ever give up一文讲述了伟人们永不言弃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永不言弃,这样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大学英语人文性的特质,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选择分话题、分专项实用性强的通用英语教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如听力和口语应侧重选择不同职业场景,不同行业人物对话的教材;写作应侧重选择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强的写作教程。此外,农业院校可以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选择优质的职业英语课程,也可以根据农业院校特点,开发建立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数字化课程或共享本区域内同类高校相关资源。

2.4 设计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适当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至关重要。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农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课堂为真实场景,让学生把专业与英语结合起来,如食品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英语演示如何做月饼,如何做水果沙拉,或如何设计一道菜肴等,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食品的制作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任何农业专业中简单、易于动手操作的专业任务都可以与英语相结合,让学生用英语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已达到培养学生团队沟通协作等职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2.5 实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方式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应依据《教学指南》,根据本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针对部分农业院校“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现状,可以在通用英语课程考核中加强对学生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形成性考核,通过日常多次考核,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和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效果档案,并及时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通用英语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应兼顾国家等级考试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增设口语考试,把口语考试纳入终结性考核之中,通过期末口语测试督促学生加强口语训练,在考核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英语类的限选课、跨文化交际类的任选课可以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和综合考核,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3 结语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课程是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大学英语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农业院校作为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院校,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家农业经济腾飞密不可分。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下,探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模式对于明确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农业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出了新思路。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结合自身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以应对时代发展对大学英语课程提出的要求,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新型农业复合型人才添砖加瓦。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Z]2017(2):3.

[2] 于春梅.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4):16.

[3] 陈会丽.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13.

[4]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6):11-12.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SUN Liwei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Jilin 132101)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route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by firstly analyzing its existing problems.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could be reformed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teaching objective,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resources,teaching methodologi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cultivat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abilities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paper,hoping the ideas in the paper could give some clues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futur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comprehensive skill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college English;curriculum reform

H319

A

2017-05-08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B201509)

孙丽伟(198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责任编辑:吴艳玲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英语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大学》
“三全育人”视域下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