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及现代传播启示
2017-02-26张飞祥
张飞祥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电影《推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及现代传播启示
张飞祥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电影《推手》是著名导演李安的处女作,也是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充分展现和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本文首先对影片当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读,其次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以期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在海外传播和发扬光大。
《推手》;文化内涵;对外传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互动、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关注和学习。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良好的对外文化传播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提升。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彼此文化的重要窗口。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以独特的视角,充分展现和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 《推手》的故事梗概及片名解读
1.1 《推手》故事梗概
《推手》拍摄于1991年,讲述的是从小学习太极拳的朱老先生退休后离开家乡北京,远渡重洋到美国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的故事。独子晓生是电脑工程师,在美国生活多年,有一个漂亮的美国作家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朱老先生到了美国以后语言不通,只能整天在家练习太极拳和书法。外国儿媳妇玛莎碰到创作瓶颈,极度焦虑,还要面对无法进行语言沟通的中国公公,几乎处在崩溃的边缘。朱老先生周末到中国学校教太极拳,认识了来自中国台湾、同样是单身的陈老太太,二人互有好感。朱老先生与儿媳玛莎之间由于治疗胃病矛盾激化,儿子晓生处境尴尬。晓生和陈太太的女儿决定撮合两人,以帮助父亲走出困境。不过儿女们的计谋被二老识破,二人觉得再婚为老不尊,朱老先生为了不打扰儿子一家的生活,悄悄搬离出来到中餐馆打工,并上演一场徒手击退流氓、震惊美国警察局的好戏。最后,朱老先生还是搬离了儿子家,影片在儿媳玛莎开始学习太极推手、陈老太太和朱老先生在温暖的阳光下心灵慢慢靠近中落下帷幕。
1.2 《推手》片名的文化内涵
“推手”也称太极推手,是一种太极拳训练方法,即双人徒手体会用力方法的一种练习。“推手”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训练时,两人手臂相搭,按着一定的顺序互相推挽,周而复始,平衡牵制,然后趁势而发。“推手”是道家功法,一招一式之间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道家倡导“道法自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即“道生万物”,世间万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道”的基本规律[1]。同时,道家还认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互相牵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推手”很好地融入了道家思想,所以有以柔化刚、刚柔相济、以静制动等特点,在对抗当中,能够把对方的强大力道化解于无形。李安导演用“推手”作为电影的片名,可谓独具匠心,不但体现中国特色,烙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同时也暗含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融过程中就像太极推手一样,互相牵制。
2 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李安导演结合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以独特的视角,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设计到了电影当中,让更多的西方人透过电影了解中国文化。影片以中西文化冲突为主线,把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书法艺术、饮食文化等一一融入其中。
2.1 影片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思想[2]
2.1.1 孝道文化 中国人“孝”的观念由来已久,殷商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孝字的上半部分为老字的简写,下半部分是子字,寓意为儿子背着自己的老人。赡养自己的老人即为孝。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孝道文化在中国无处不在,古代有“举孝廉”,即推举博学多才、孝顺父母的人做官。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广为传颂,如“亲尝汤药”、“卧冰求鲤”、“卖身葬父”等,与此同时,也流传因不孝而遭天惩甚至雷劈的故事。影片中的晓生在美国打拼多年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才把退休的父亲朱老先生接到美国,就是为了尽孝。“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父母不但要尽孝,还要顺从,所以有“孝顺”一词。影片中晓生虽然在美国生活多年,但骨子里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父亲必须顺从。他跟妻子玛莎说:“我是他的独子,我又能有选择的余地吗?你要我怎样呢?”在朱老先生不慎走失后,晓生非常生气,他责备妻子说:“在我的教养里,一个人关心父母应该像父母关心你一样。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什么你不能接受?”这些话无一不在传达孝顺父母的意思。在晓生看来,父亲走失,就是自己不孝的表现。
2.1.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电影《推手》中,导演通过许多细节来体现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价值取向,突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影片的太极推手和朱老先生的中医疗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成为哲学体系,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传统的中医疗法遵循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宇宙”跟天地这个大宇宙是相应的。要保持人的健康,就要顺应自然规律,碰到疾病时主要采用温和的草药或者治疗手段帮助人体恢复原有的平衡,重在体内的阴阳调和。影片中玛莎由于工作压力大、极度焦虑而产生胃痉挛,于是朱老先生让儿子告诉她放轻松,并试图通过推拿的手段帮助她治疗,可是玛莎并不相信这种顺其自然的中医疗法。再后来朱老先生因为着凉感冒,儿子想要给他请医生,他不愿意,他认为感冒是由于“五脏不平,气走不顺”造成的[3]。
2.1.3 中庸的处世哲学 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中国人面对差异、面对异己时宽容接纳的心胸和睿智。儒家经典之一的《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中庸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影片以朱老先生的手部特写镜头拉开序幕,整个推手动作舒缓自如,不疾不徐。后来朱老先生在跟餐厅老板发生矛盾时,也没有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而是以静制动,施展推手绝技击退小混混,这些细节都深刻地反映了他身上的中庸思想。另外,在面对文化冲突时,朱老先生跟玛莎也没有正面冲突,更多的是隐忍,这也体现了中庸的处世之道[4]。
2.2 影片中所展现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大国,很早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中国饮食讲究“色、形、味”俱全,讲究吃的情趣和礼仪。朱老先生到美国以后自己下厨,荤素搭配,为儿孙准备丰盛的晚餐。看到儿媳妇玛莎不吃肉时,他便跟儿子唠叨中国菜对身体的好处:“这地球上有一种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猪鸡是属于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话语中充满中国哲学思想。
2.3 影片中所展现的书法等艺术文化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甲骨文时候就开始了,真正形成则是在汉魏时期。中国古人在创造方块字的时候,融入了对造型美的基本见解,即结构平衡,线条流畅,整齐而有变化,均匀而有对比。另一方面,汉字的结构体现了写实主义和人体本位精神,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同时也是书写人气质修养的体现。影片中的朱老先生在书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书写时候所用的笔墨纸砚、运笔方式等都展现了中国的书法之美。书法作品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是高雅和情趣的体现。此外,影片还把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同古诗词、绘画等结合起来,展现给观众[4]。
整部影片可以说是一顿中国文化盛宴,处处体现着导演的独具匠心,除了展现中国传统思想、饮食文化、书法艺术等,还从不同的角度向观众呈现了京剧、服饰等古老的艺术形式。影片还通过圆月画面,人们说的北京话、闽南语、粤语等不同的方言以及古老的童谣来体现中国人的家国情结。
3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3.1 注重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播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自诞生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处世之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儒家注重个人的修养,学习“仁义”的道德精神,认为“德不孤,必有邻”,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要时甚至“舍生取义”,最后达到“仁者爱人”的精神境界。儒家强调整体,重视整体的作用,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曾经发表共同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儒家思想的对外传播过程中,要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对外汉语教学为依托,把真正的儒家文化精髓以及其他优秀的传统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去[5]。
3.2 注重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播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最吸引人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留下了绚烂多姿的文化。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电影成功地把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例如,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就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山水画、中国功夫、中国传统建筑、民族服饰等融入其中,充满了强烈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特质。再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都向世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景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有生活文化、习俗文化、精粹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等。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应该以电影、网络、电视等为载体,依托海外中国文化节的开展来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3.3 接纳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各民族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别。文化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永葆青春。中国很多的传统文化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包容性较强,能够接纳多元的文化。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也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与时俱进,把那些过时的文化糟粕抛弃,把真正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让中国文化一直活跃于世界舞台。电影《推手》作为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代表作,在影片中深深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导演李安有意识地把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向外国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6]。在新时代,我们也应该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继续发展和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并把他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1] 刘政仙.电影《推手》的跨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 2011(11):107-108.
[2] 樊瑶.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J].海外英语, 2014:(04)169-171.
[3]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 黄游游.中西多样的文化模式在《推手》中的反映[J].电影评介, 2010(09):42-43.
[5] 张飞祥.从电影《刮痧》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辽宁职业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13(02):110-111.
[6] 刘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92-95.
(编辑:刘彩霞)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viePushHandsand its Enlightenment from Modern Communication
ZHANG Fei-x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99, China)
The moviePushHandsis the first work of the famous director Ang Lee,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reflec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The film shows and excavat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unique vision. Firstly, we analys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contained in this movie; second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modern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better in the overseas spread and flourish.
PushHands; cultural connotation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2017-02-12
张飞祥(1984—),男,云南宣威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I235.1
A
2095-8978(2017)02-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