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游戏化的元素与主题环境的融合
2017-02-26王海燕
文 王海燕
浅析课程游戏化的元素与主题环境的融合
文 王海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建构式课程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素材,主题的完整性让幼儿更能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操作的对象,让幼儿在身体、心理、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通过主题墙陶冶幼儿情操,同时应提供给幼儿主动参与、共同制作、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和创造的良好空间,真正实现主题墙饰与幼儿游戏的融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课程游戏化;主题环境;融合教育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课程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成为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从建构式课程的特点与以往相比,课程更具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其次,幼儿在知识的学习上更丰富、更生动,更具可操作性,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教育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通过斑斓的色彩、具体的形象、合理的布局随时随地影响着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隐性的教育价值。其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个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得我们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环境创设。
因此,根据我园的整合课程模式,我们将主墙面的装饰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的运行方向相结合,构成了主题墙饰的主体。通过主题墙与游戏的融入,让幼儿可以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得到满足,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主题的深入探究。
一、主题墙与幼儿游戏的融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环境,对幼儿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活动室和周围环境的墙面布置,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常常被认为是幼儿园的隐形课程。《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这样要求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建构式课程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素材,主题的完整性让幼儿更能掌握系统的知识、操作的对象,让幼儿在身体、心理、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完善与发展。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育过程中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主题墙饰不仅给幼儿以美的感受,为教师和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了空间。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性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通过主题墙陶冶幼儿情操,同时应提供给幼儿主动参与、共同制作、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和创造的良好空间,真正实现主题墙饰与幼儿游戏的融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情感与游戏的交融互动,有助于预定主题的深入探究
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因此,根据我园的整合课程模式,我们将主墙面的装饰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的运行方向相结合。幼儿关于主题探究的阶段性成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的内容支持,构成了主题墙饰的主体。这些内容分块布置在主题墙上,幼儿可以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得到满足,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主题的深入探究。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主题墙就像是“立交桥”,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活动联合起来,使主题墙和主题活动互动起来。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升中班了”中,孩子们在墙面上布置了三个相关的区块:“我长大了”——我的过去(以照片为主)、现在(呈现孩子们现在的各种成果)、未来(以绘画为主);“我真能干”(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和文字形式表述);“我的好朋友”。孩子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着自己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从墙饰的变化中,了解到主题活动开展的进度。尽可能让主题活动相关下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与墙饰相呼应,让每一面主题墙都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位“无形导师”。
在创设主题墙饰的过程中,我们做到墙饰的主题和内容与教育活动及孩子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体现墙饰对幼儿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强化、概括和提升作用,达到主题与游戏的交融与互动。
三、兴趣和关注点的统一,促进生成主题的创设目标更贴切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主题教育活动。当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并提供支持时,师幼双方就会在认知、情感、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推动有意义的探索活动。
奶牛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孩子们都知道我们平时喝的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但现今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奶牛。于是我们小一班生成了主题活动“奶牛宝宝”,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奶牛,了解奶牛的明显特征。在主题开展的具体过程中,老师将奶牛的特征、本领、用途,用不同的版块加以详细归纳、展示,让幼儿在自己收集、张贴资料的同时,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与对人类做出的贡献。老师为了让主题墙与幼儿游戏化融为一体,将主题墙下的区域用一样的奶粉罐堆积垒高,奶粉罐都用奶牛的身上的黑白图案进行了装饰、包裹。这样,在幼儿动手游戏的时候,不但让幼儿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同时也营造了奶牛场的气氛,让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氛围。
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种活动墙面装饰,要赋予有创意的设计和智慧的装扮。教师做到有创意的设计,其中离不开对整个主题位置的思考:采用何种图案、怎样摆放等,让活动的意义真正体现。有时教师的一点小装饰、小说明、一个小标记,就能让整个主题焕发光彩,达到视觉和教育的“双赢”,做到了主题墙与幼儿游戏的真正融合。
四、节日、季节主题游戏化,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且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也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我们根据预设课程模式,将主题墙的创设紧密地与节日、季节主题运行方向相结合。将幼儿关于主题探究的阶段性成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的内容支持等内容构成主题墙的主体。
学期初,我们请幼儿讨论春节里有趣的事情,有的幼儿跟随父母去了许多地方旅游;有的幼儿出门做客;还有的幼儿待在家里。来到幼儿园,他们很想把自己的经历跟小伙伴分享。于是我们进行了“春节里的趣事”活动,并把它作为我们班节日后的第一个主题墙饰。
在谈话活动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谈论到自己节假日的有趣经历。他们将拍来的照片及纪念品带到班上来,每天自由活动时间,他们围着自己带来的照片、纪念品兴致勃勃地看着、讲着。趁幼儿兴趣正浓,我向他们提出问题:“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有趣的经历?”有的孩子脱口而出:“画出来。”这个提议得到幼儿的认可,于是我们以美术为切入点,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形成主题墙饰。
五、主题学习游戏化,促进幼儿游戏化的主动建构
“主题学习游戏化”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和发展需要,引领幼儿,共同对主题学习内容进行活动环境和情景规则的创设,或通过游戏材料的设计、提供,引发幼儿在角色化、情景化、游戏化的环境中主动建构,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及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
国庆节前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探讨着有关国庆的趣事和新闻,并按各自的意愿在游戏中表达了出来。由此产生了“我是中国人”主题。由于幼儿的兴趣热点和经验来源不同,同样年龄班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所展现内容也各不相同。在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有预设的集体活动,如:“上海,我知道”“中国,知多少”;有师生共建的区域活动,如:玩中国拼图、制作五星红旗;也有生成活动,如:角色游戏中,有的是“搭长城”,有的开“中国博物馆”……游戏课程提出的“主题学习游戏化”是指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可以从幼儿游戏中来,到幼儿游戏中去。其宗旨是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建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在主题课程的带领下,主题墙的合理创设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在新学期来临之际,老师们总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来布置主题墙,给孩子们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伙伴”,让孩子们与这位“伙伴”产生共鸣。班级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位,它可以是相对独立的,也可以纵横结合成一个整体。“主题墙”不但是幼儿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更是全园幼儿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整体联动的理想场所。在创设“主题墙”时不要求一次性上墙,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可以布置某个板块。总之,让“主题墙”使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成为一个和睦向上的大家庭,传递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共同的心声。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墙壁是会说话的”,那就让我们正视缺失,改正不足,让“墙壁”说话,让与游戏融合,让主题墙真正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
(江苏省海安县长江路幼儿园)
[1]周小燕.浅谈幼儿教育中情景游戏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2]辜国敏.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3,(3).
[3]王丽娟.游戏化教学在幼儿主题活动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3,(10).
[4]白莉芸.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