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6例效果观察
2017-02-26崔建锋
崔建锋
河南登封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 登封 452470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6例效果观察
崔建锋
河南登封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 登封 452470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保乳)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2-01—2014-01间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实施保乳手术,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辅助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手术效果。术后随访3 a,比较2组患者的存活率和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 a,2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对乳房外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远期效果满意。而且能保留患者完整的乳房形态及患侧上肢功能,维护患者心身健康。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目前临床主张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近年来随着在女性的健康体检中对乳房行彩超扫查和钼靶X线摄片,以及病理学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和就诊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保留乳房(保乳)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选取2012-01—2014-01间在我科接受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的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1~48岁,平均41.2岁。因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一侧乳房内单发包块就诊。外上象限38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6例。经术前彩超扫查、钼靶摄片、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及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乳头状癌6例,导管内癌4例。T1N0M0(Ⅰ期)35例,T1N0~1M0(Ⅱ期)17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全麻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实施保乳手术。
1.2.1 改良根治术 仰卧位,患侧肩背部垫高约10 cm,上肢外展90°。取距肿瘤边缘3~4 cm的横梭形切口。游离皮瓣,上至锁骨下缘,下及肋弓,内达胸骨正中线,外到背阔肌前缘。将乳腺连同胸大肌筋膜、胸肌间及腋窝各组淋巴结由内向外、从上至下,游离至背阔肌前缘后整体切除。用5-FU及蒸馏水冲洗创面,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中注意保护腋静脉、胸肌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肩胛下血管。
1.2.2 保乳术 (1)适应证:患者强烈要求保乳; 瘤体内缘距乳头>3 cm。乳房有适当体积,瘤体大小与乳房比例适宜,以保证术后能保持乳房的美容效果[3]。(2)切口设计:瘤体位于乳头上方,取以肿瘤为中心的与乳晕平行的弧梭形切口。其他部位的肿瘤取以瘤体为中心的放射状梭形切口。切口距离肿瘤边缘2~3 cm。(3)手术程序: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乳腺浅筋膜浅层潜行游离皮瓣并向四周牵开,充分显露肿瘤及其周边3~4 cm的正常乳腺组织。用电刀距瘤体边缘3 cm环形切开至胸大肌筋膜,将肿瘤及其周围的乳腺组织整体切除。标本四周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缝线标记后,送快速病理学检查,创面暂用辅料填塞。(4)清扫腋窝淋巴结: 更换手术器械。切口靠近腋窝者,可经同一切口清扫胸肌间及腋窝各组淋巴结。否则,均需另取平行于腋折线的斜切口施术。(5)缝合切口:病理结果提示各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后严密止血,依次缝合腋窝和乳房切口。
1.2.3 辅助治疗 2组患者术后第2周转入我院肿瘤内科,根据术后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开始进行规范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8.24±9.56)min、术中出血量(29.14±5.68)mL、术后住院时间(6.8±1.4)d;对照组分别为(94.12±10.45)min、(126.64±12.46)mL、(15.2±1.4)d,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 a,观察组24例(92.33%)患者对乳房外观满意,对照组为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病生存25例(96.15%),术后2 a局部复发的1例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至今无病生存。对照组26例(100.0%)患者均无病生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和确诊率也随之提高。因此手术范围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及患侧上肢功能受损较轻的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已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流术式[5]。但该术式毕竟切除患侧整个乳房,不符合现代女性对乳房美学效果的要求。给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程度不等地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加之对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能在保持形体美观和上肢功能的同时又不影响远期效果,故已逐渐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又一理想术式[6-7]。
我们选择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实施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均有理想的远期效果,但保乳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均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手术,与有关文献资料报道[8]的结果一致。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于多发肿瘤、直径>3 cm、肿瘤内测缘距乳头≤3 cm及肿瘤大小与乳房比例≥1/6、术后美容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不宜实施保乳手术。(2)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必须将乳腺肿瘤连同其周围3 cm的皮肤、皮下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和其后方的胸大肌筋膜整体切除。快速病理检查若提示切缘有癌组织残留,需扩大切除切除范围,直至转阴。腋窝淋巴结清扫必须到位。(3)及时给予后续治疗:术后1个月内需在肿瘤内科根据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开始进行规范辅助治疗。
[1] 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6-258.
[2] 陈双军,李志民.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4例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4):34.
[3] 张应天.乳腺癌手术的演变[J].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7):439-440.
[4] 郝晓妍,李炳军,任光辉,等.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7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02-403.
[5] 范会生.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0):56-57.
[6] 郭东来.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29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43-44.
[7] 童琴,管迅行,何振宇.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J].肿瘤学杂志,2014,20(4):282-285.
[8] 吕凤根,袁鑫生,杜绍先.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2):126-127.
(收稿 2017-01-16)
R737.9
B
1077-8991(2017)02-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