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7-02-26崔海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胸腔镜辅助淋巴结

崔海峰

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三门峡 472200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临床效果

崔海峰

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三门峡 472200

目的 观察对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4-01—2015-08间收治的34例Ⅰ ~ Ⅲa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 assisted mini thoracotomy,VAMT)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患者术中因胸腔广泛致密粘连,镜下操作困难中转开胸治疗外,余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术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42±21.6)min,术中出血量(212.8±101.6)mL,淋巴结清扫(20.3±2.1)个,术后镇痛时间(66.8±8.7)h,术后置管时间(5.3±1.7)d,术后住院时间(19.5±7.2)d。术后均获随访12~28个月,其中1例(IIIa期)患者术后16个月发生转移死亡。结论 采取VAMT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非小细胞性肺癌;VAMT;效果评价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为代表的胸部微创手术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应用。2014-01—2015-08间,我们对34例Ⅰ~Ⅲa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 assisted mini thoracotomy,VAMT)行肺癌根治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患者术前均经CT和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及分期分型。男20例,女14例;年龄48~61岁,平均53.1岁。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标准分期:Ⅰa期4例,Ⅰb期9 例,Ⅱa期12例,Ⅱb期7例,Ⅲa期2例。入选标准:(1)临床分期:Ⅰ ~ Ⅲa期,周围型肺癌。(2)病灶≤5.0 cm,无纵隔淋巴结肿大。(3)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确定无骨、脑、肝等脏器组织转移病灶[1]。

1.2 手术方法[2-3]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健侧单肺通气,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适当垫高胸部。于患侧腋中线第7~8肋间作一长度1.5~2.0 cm切口为胸腔镜观察孔,探查病灶部位、大小和浸润程度,及胸膜、心包膜、肺动脉表面、纵隔淋巴结等是否存在病灶转移等情况。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作一长度4~8 cm辅助小切口置入胸腔镜器械及常规手术器械。肋间撑开3~4 cm。如单操作孔困难,于腋后线后侧第8肋间另取1.5~2 cm副操作孔。镜下结合直视下应用无齿卵圆钳牵引肺组织以暴露手术部位。分离胸腔内粘连及不全肺裂,进行探查、分离、止血、缝合等操作。解剖叶间裂及肺门,游离肺静脉、肺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切断肺静脉、肺动脉。游离显露肺叶支气管,用直线缝合切割器切断支气管。经辅助小切口充分暴露肺门及纵隔,剪开纵隔胸膜,将纵隔内淋巴结清除干净。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检查支气管残端有无漏气。经胸腔镜口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小切口处放置硅胶负压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和术后镇痛、置管、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情况等。

2 结果

本组1例患者术中因胸腔广泛致密粘连,镜下操作困难中转开胸治疗。余3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肺内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 并发症发生率11.8%。术中未延长切口及发生大出血,无手术期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42±21.6)min,术中出血量(212.8±101.6)mL,淋巴结清扫(20.3±2.1)个,术后镇痛时间(66.8±8.7)h,术后置管时间(5.3±1.7)d,术后住院时间(19.5±7.2)d。术后均获12~28个月随访, 1例(IIIa期)患者术后16个月发生转移死亡。

3 讨论

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性肺癌,虽然非小细胞性肺癌恶性程度较小细胞性肺癌低,但对放化疗敏感性较差,应首选手术治疗[4]。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是标准的手术方式。传统开胸手术切口长,需离断背阔肌、前锯肌,创伤大并对患者呼吸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术后剧烈疼痛,恢复时间较长[5]。电视胸腔镜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处理肺门血管和支气管时,多采用非解剖性手法,易造成出血以及不能彻底切除肿瘤,出现切口处肿瘤种植。且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不如直视下更加彻底,增加了术后复发的风险。VAMT是将传统的开胸手术与 VATS 相结合应用在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治疗中。不仅可通过电视屏幕清晰观察胸腔内部情况,利于手术操作、止血和淋巴结的彻底清除,而且手术切口小,无需切断胸壁肌肉和肋骨,出血量较少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我们对34例Ⅰ~Ⅲa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采用VAMT行肺癌根治术,结果显示,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由于本组样本少,随访时间短,加之该术式是否适用于胸膜腔严重粘连、淋巴结明显肿大、病变组织严重浸润以及术中考虑支气管肺血管重建等患者仍存在争议[5],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1] 万海军, 吕定量, 胡耶基,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 2(4):245-249.

[2] 王凯斌,秦治明,左小平,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 22(4):391-392.

[3] 顾亮,蔡平,石仲歧.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88-89.

[4] 蒋伟,奚俊杰,汪灏,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2):120-124.

[5] 张宁,马丽斌,魏立,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97-100.

(收稿 2016-12-23)

R734.2

B

1077-8991(2017)02-0058-02

猜你喜欢

胸腔镜辅助淋巴结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