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删除更换收获读写精彩
——从《七颗钻石》的教学谈起

2017-02-26刘凤娟

初中生世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水罐小姑娘词语

■刘凤娟

巧用删除更换收获读写精彩
——从《七颗钻石》的教学谈起

■刘凤娟

能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多是一些经典之作,但是精妙之处在哪,有时又难以直接言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来品味文章妙处,而“删除更换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谓“删除更换法”,就是将文章中的段落、句子、词语删除或者更换为另外一种形式或内容,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让人有所触动,重新审视文本,真切体会原文的妙处,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一、“删除更换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七颗钻石》时,有教师认为《七颗钻石》是一篇短小的童话,浅显易懂,没有什么内容可讲。可教师如果采取“删除更换法”来设计教学,就会发现文章有很多精彩之处。

(一)在段落及句子中运用。

1.文章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明确:从交代故事的背景和为下文作铺垫去考虑。

师总结:设置背景,作下铺垫。

2.文章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明确:从故事情节的曲折和波澜上去考虑。

师总结: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3.作者写水罐“变”了多次,是不是有些啰唆了?我们能把它改成就变化一次吗?

明确:从表现人物的作用上去考虑。

师总结:烘托人物,展现个性。

4.文章结尾写“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这已经可以解决干旱的问题了,为什么非得出现“七颗钻石”呢?

明确:从童话这种题材特点及表现主题的角度去考虑。

师总结:升华主题,余味悠长。

(二)在语言品味中运用。

1.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问题:加点的三个“都”能否删去?请说说理由。

明确:不能删去。三个“都”极力渲染了旱情的严重,为下文小姑娘找水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同时烘托了人物形象,越是干旱严重,越可以看出小姑娘品质的可贵。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问题:把“抱”换成“提”“拿”“背”等词语怎么样?

明确:不好。“抱”体现了小姑娘对水的渴望和珍爱,换成其他词语无法表现出这种情感。

3.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问题:加点的“匆匆忙忙”和“一下子”这两个词能否删去?请说说理由。

明确:不能删去。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小姑娘不顾一切急切地想让妈妈早点喝到水,表现了她很有孝心。

4.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问题:加点的“咽了一口唾沫”能否删去?请说说理由。

明确:不能。这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自己很渴但是又坚持忍住的情形,表现了小姑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问题:“涌”能不能换成“流”呢?为什么?

明确:不能。“涌”写出了水流之大,从而突出了爱心产生的巨大力量,用“流”则太过平常,不能表现这种情形。

以上就是用“删除更换法”对教学进行的设计。一篇看似普通的文章经过这样的设计,精彩之处被不断挖掘出来,看似没有什么内容可讲的文章一下子变得厚重起来,学生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语言等方面品味了文章,对文本有了新的发现,质疑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可见“删除更换法”对教学很有意义。

二、运用“删除更换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重要的教学内容,促进深入理解文本。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在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确实,多数教师习惯按照教参或者以前的教案教学,文本解读趋于模式化和浅表化。有时教师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不知道怎样去改变,“删除更换法”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面对一成不变的文本,教师可以试着在某个地方删去一点,或者改换一下,这样一想,新的有意义的研读内容就出现了。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一位教师留意到了菲利普说的一句话:“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他觉得一家人之间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客气,于是让学生思考能否将其中的“我请你们”删去,学生思考后觉得这是父亲在刻意模仿绅士,可以很好地表现他虚伪的性格,因此不能删去。在《背影》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发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这句话中“不相见”一词很有特点,于是让学生将“不相见”改为“分别”,看看表达效果是否相同。通过联系背景,反复品味,学生得出用“不相见”更为恰当,因为这个词写出了离别有着人为制造的因素,暗含父子之间有了罅隙。

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在教学《老王》时,关注了文章的第一节: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粗略一读,感觉这句话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李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了这里面的“反常”,“我”坐车,老王骑车,不是已经说明“他蹬,我坐”了吗?后面为什么还要写上一笔?岂不是多余?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句反常的话,师生读出了这个词写出了两者之间的距离,老王把“我”当成朋友,而“我”并没有把老王当成朋友,只是一个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关系,这就为最后的“愧怍”找到了根据。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

教师删除更换文本中的内容,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愚公移山》教学中将“移山”更换成“搬家”,就会让学生兴趣盎然。黄厚江老师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让学生比较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另一种翻译“套中人”的优劣,看看能否互换,学生马上有了劲头,叽叽喳喳讨论开来,最后品出了“装”字的妙处——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从而引出了文章主旨。这个设计非常巧妙,既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又达到了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效果,真可谓一石二鸟。还有黄厚江老师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找出诗歌中写得最精彩的几句话,学生很快找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四句,于是黄老师就建议将诗歌中的前后都删去,只保留这四句。这就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家努力思考其他诗句的作用,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三)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改变写作千篇一律的模式化问题。

学生写作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词汇贫乏,俗气老套,千篇一律,例如一写人的双眼就是炯炯有神,一写父母的辛苦就是白发根根,一写亲人的劳作就是豆大的汗珠滚了下来,这多源于学生在写作时没有选择词语的意识。经常运用“删除更换法”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妙处,培养用词的选择意识。我们来看《百合花》的一个教学片断:

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师:大家看看加点的这三个词语能不能互换一下?

生:不能。

师:说说原因。

(生讨论。)

师:好,大家查查词典,看看这三个词意有何不同,再讨论一下,结合上面的句子来说。

生:“瞅”是“斜着眼看”,当时新媳妇是一边和“我”说话一边看屋里的被子,眼力有所分散。

生:“瞟”是“目光轻快地扫过”,新媳妇决心为通讯员缝针,并不理会“我”的劝说。

生:“瞪”是“用力睁大眼睛,多指生气地看人”,这里写新媳妇对卫生员的做法很不满。

师:平时写作文,很多同学只会用“看”,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看”的方式其实很不一样,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看”的方法,大家还能说出有关“看”的词语吗?

生: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师:好的,以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词语。

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不但在阅读中学会了推敲词语,还能将这种习惯迁移到写作上,更加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读写结合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以读促写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有人说,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一旦一个教学内容被去掉或者改换,就会给人带来触动,让人的关注点集中于某处。精力聚集之时,正是精彩生成之时。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驼峰中学)

[1]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朝霞.亲近语言:走一步再走一步——从“留在记忆中的语文课”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1(5).

[4]李华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老王》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6(2).

猜你喜欢

水罐小姑娘词语
采茶小姑娘
容易混淆的词语
春天的小姑娘
找词语
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运用于钢水罐焊接中的可行性分析
水罐与鲜花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枚词语一门静
七颗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