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牵动全身之“一发”
——例说语文课堂之主线贯穿

2017-02-26陈南新

初中生世界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主旨全文阳台

■陈南新

抓住牵动全身之“一发”
——例说语文课堂之主线贯穿

■陈南新

抓住关键词、句、段,找准课堂的突破口和切入口,以此作为贯穿全课的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语文阅读教学一种有效的方法。几年来,笔者坚持采用这样的教法,突出了教学重点,优化了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词重点句主旨段聚焦点

清代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云:“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是抓住牵动全身之“一发”。由“一发”入手,找到开启通向全身之旅的钥匙,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具体的阅读课教学为例,谈谈其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紧扣关键词,由点到面推进阅读

一篇文章,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揭示中心,或抒发情感,或概括内容,或暗示思路,或揭示性质。若上课时能紧紧抓住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由点及面,逐步铺开,达到教活整篇课文的目的。

教学《幽径悲剧》一课,我抓住文题中“悲剧”一词,从鲁迅先生给“悲剧”所下的定义入手——“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教学时,我设计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古藤萝的“美”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里?作者对它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美”是如何毁灭的?毁灭以后的惨状怎样?作者又对它寄予了怎样的感情?

这出悲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它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

阅读教学切忌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我在教学本文时就抓住这些问题,其他内容不在课堂上探究。这样组织教学,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写作的手法,真可谓一举多得。以一词辐射全篇,全篇皆活。

由此可见,抓住关键词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突出了重点,明晰了思路,整体感强,对学生理解文章能起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学生读后印象更深刻。

二、读懂重点句,“浅入深出”寻求突破

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重点句。抓住这些重点句,这是“浅入”;提纲挈领,以一句串联全文,进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这是“深出”。

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我抓住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突出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提及“图画”的句子,从这些句子入手,通过读读议议,让学生对课文有通盘的理解和掌握。

然后再请同学们区分,这些句子中,哪些是写整体,哪些是写局部,哪些是写细部,所写的对象依次是什么,体会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打比方,意在强调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总特征。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每一段、每一层次都有关键句。关键句往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常以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呈现,语言凝练;在形式上表现为总领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哲理句等等。教学时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并且让学生充分阐明理由,那么,整个段落、整个层次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三、抓住主旨段,总分结合剖析课文

每一篇课文,是由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也有重点段和非重点段之分,而重点段从位置看大都在全文的结尾或开头,从表达方式看,大都是抒情或议论,从内容看大都揭示课文的主旨。抓住重点段引领学生阅读全文,就可以感知全篇的内容。

教学《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我先从调查学生家庭是否封阳台入手,得知多数学生家庭是封阳台并由他们阐述封阳台的好处之后,老师把话锋一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明天不封阳台》,并让学生朗读全文,找出文中能直接表述“明天不封阳台”的理由的句子。学生读后都找到了,“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通过重点讲解三个“为了”,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凸显主旨的段落,概括性强,寓意深刻,一般属于总写,是全文的总纲。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由总而分,从具体的情节和细节中深入剖析,进而达到全面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巧用评价语,顺藤摸瓜寻求佐证

解读课文,如果我们能巧妙地利用好评价语,以文本作为范例,从中寻找相关的佐证材料,对文本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而透彻。

教学《父母的心》一文,我寻找了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授奖词的一句话作为引子——“以敏锐的感受及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在学习课文之前展示这一段评价语,启发学生阅读时抓住“敏锐的感受”和“高超的叙事技巧”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把握文章表达上的妙处,对学生的写作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文章仅仅是一个范例,他人的评价对我们解读文章内容有着极强的辅助作用。所以,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关注一些评价语,诸如颁奖词、评论家的文学评论、作家自述创作意图,甚至是一些网友的简明精彩的点评,都将有助于顺藤摸瓜,走上研读文本之旅。

五、攻破聚焦点,举一反三探求规律

一词、一句、一段都是全文的聚焦点,由此延伸开去,举一反三,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方法上做文章。

对于写法相似的段落,教师只需精讲一段,其余则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在此基础上拨通全文。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分析处理语言文字方面的才能,因此,教这些课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进行讲解。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就可以以教师的示范重点讲解写景的一段文字,给学生一根拐棍,启发学生从写景的顺序、景物的特点等角度理解其美好的景致,从形态、色彩、动静、感官等角度感知美景的写作手段,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式去欣赏其语言文字的美,从表达、倾注的感情理解隐藏在文字表层下的浓浓的真情。以一段为示范,分析其余的段落就变得游刃有余了。

总之,教师头脑中应有“攻破一点,举一反三”的设计理念。但选择这“一点”是需要动些脑筋的,既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考虑编者的训练意图,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综合敲定。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段和评价语等,找准课堂的突破口、切入口,抓住“牵动全身”之“一发”,相信你的语文课堂必然会闯出一番崭新的天地。

(作者为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主旨全文阳台
猫阳台(一)
猫阳台(四)
猫阳台(二)
主旨演讲
《阳台上》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
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