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假性囊肿两种治疗方式的比较
2017-02-26王丹凤吕建刚
王丹凤吕建刚
耳廓假性假性囊肿是一种软骨间的无菌性浆液性、渗出性炎症。又称耳廓假性软骨间积液,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我科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采用囊肿穿刺针抽吸囊液外加碘仿纱条绷带加压包扎和碘仿纱条贯穿缝合加压包扎两种方式治疗耳廓假性囊肿68例,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我科确诊为耳廓假性囊肿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缝合组34例,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53.2±11.1)岁,病程3~20天,平均(7.5±3.6)天。绷带组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21~72岁,平均(58.4±9.6)岁,病程3~21天,平均(7.7±3.2)天。就诊时多以耳廓囊性隆起为主诉,偶伴肿胀、烧灼感,挤压或按摩后明显增大,积液。查体:耳廓前侧面不同程度肿胀、变形,边界清,触之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病变部位为耳甲艇、耳甲腔、舟状窝或两者甚至三者同时受累。所有患者均符合耳廓假性囊肿临床诊断标准[1],两组均除外耳廓占位性疾病、重症耳廓局部感染、囊壁增厚、随访不配合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种治疗方法均需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排除囊液、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两组均于耳廓隆起处表面及周围以吉尔碘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在囊肿的下缘进针,充分抽出积液。绷带组:取坐位,将碘仿纱条搓成单股绳状,顺着耳廓解剖凹陷盘状折叠完整加压囊变区。耳廓前方垫2块纱布,耳后沟垫1块纱布,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度。过紧病人第2天感觉头疼,过松起不到加压作用。第3天,打开绷带,检查有无复发,如局部有少量积液,消毒后再次抽出渗出液,同样方法加压包扎。第5天取下绷带。缝合组: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将碘仿纱条搓成单股绳状,顺着耳廓解剖凹陷盘状折叠完整加压囊变区,耳廓背面也要垫绳状碘仿纱条,用4号线贯穿耳廓前后缝合后打结固定,耳廓前后的纱条均要穿过4号线,使耳廓囊变区前后壁紧贴,不会造成局部血运障碍。根据囊肿的位置、大小可分别缝合4~6针。术后第5天拆线,如局部有少量积液,无菌消毒后再次抽出渗出液,同样方法贯穿缝合加压包扎,第3天拆线,不用辅料包扎。每天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碘伏消毒液,在耳廓前后针眼部分滴碘伏消毒,并防止碘仿纱条干燥压迫耳廓皮肤不适。
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年后评定疗效,其中治愈:耳廓局限性隆起完全消失,外观及皮肤颜色与对侧健耳相同。有效:耳廓正常外形基本恢复,但囊肿部位软骨弹性较差,增厚僵硬,局部皮肤可遗有色素沉着;无效:耳廓假性囊肿复发[2]。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4 术后反应
伤口或头部疼痛等级判断:排除非该治疗方式引起的疼痛,术后患者的疼痛等级,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总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缝合组和绷带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分钟和5分钟,术后均无出血,缝合组愈合优于绷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缝合组总有效率100%,绷带组总有效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绷带组有4例复发,缝合组无复发,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疗效及复发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绷带组术后有16例患者患耳疼痛程度为重度,7例轻度,缝合组术后有29例患者疼痛程度为轻度,仅5例为重度,两组在术后患耳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表2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x¯+s)
讨论
耳廓假性囊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有学者认为与局部某些机械刺激,如挤压、揉搓、碰撞而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无菌性炎性渗出而发病[1]。有学者[3,4]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先天发育不良有关,胚胎发育时6个耳丘融合异常遗留潜在的组织间隙的第1、2腮弓的可发生耳廓假性囊肿组织学基础。张晓彤等[5]通过病理观察认为囊肿内壁有新生软骨膜,后内壁有耳廓软骨及软骨膜,中间为浆液性渗出液,当软骨膜整块生成软骨时,渗出停止,软骨积液被吸收机化,新生软骨与耳廓软骨粘连,耳廓增厚,甚至变形。耳廓囊肿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囊内药物注射曲安奈德[6],负压引流,囊肿穿刺抽液,石膏固定及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目的:在于防止液体渗出,促使囊壁纤维化,粘连愈合,其临床疗效不一,各有利弊。以上方法除理疗、负压引流外均需加压包扎。近年来我科用针吸抽液,碘仿纱条、绷带加压包扎,可以有效预防针孔感染。碘仿纱条搓成绳状顺耳廓前侧凸凹不平三角窝舟状窝或耳甲腔折叠成圆盘状,完整加压囊变区,不易滑脱及松动。绷带松紧适度,以病人不头疼为准。但夏季天气炎热,病人不愿意打绷带,或是遇到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容易拉脱绷带,我们尝试用囊肿抽液后耳廓前后贯穿缝合碘仿纱条加压固定。一般需要缝合4~6针,为避免术后耳廓软骨感染,采取注射器滴碘伏至针孔周围消毒,并防止碘仿纱条干燥变硬,压迫耳廓软骨,引起不适。缝扎优点:术后囊腔压迫紧密,包扎纱条不易脱落,疗效好。避免了术后换药和手术切口的创伤,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避免了绷带包扎带来的头疼,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极少发生局部增厚变硬等现象。
综上所述,耳廓假性囊肿,抽液后碘仿纱条搓成单股绳状,沿耳廓解剖凹陷折叠成盘状,覆盖囊变区绷带加压包扎,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针孔不易感染,但绷带包扎影响美观,患者会出现头胀痛或耳部不适,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依从性差,再者绷带易松脱,碘仿纱条搓成单股绳状,质软较松散加压达不到效果。碘仿纱条含有甘油,不易干燥且有抗炎作用。耳廓碘仿纱条贯穿缝合加压包扎的方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门诊病房均可采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1 孔维佳,周梁,许庚,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9.
2 龚维熙,王恩彤,陈伟,等.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8,24(1):14-14.
3 陈乾美,汪彪,赵田芬,等.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囊液及血清免疫功能检测[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8,23(1):64-65.
4 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5-346.
5 张晓彤,孙斌,凌莹,等.耳廓假性囊肿病理及治疗问题探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8):640-644.
6 李殷.囊内注射曲安奈德与切开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5):3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