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中的应用

2017-02-26万文锦袁慧

关键词:专科分组护士

万文锦袁慧

亚专科是指附属于专科领域的一个分支专科,与专科相比,亚专科为较低的一个级别,但亚专科在技术难度及培训目标上较专科更加精细化[1]、更加深入具体。亚专科护理小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开展护理亚专科可利用在本专科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精湛的护理服务[1],符合精准医学的发展理念,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治疗和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国内的亚专科护理多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等病种复杂多样、病情变化快的专科科室,其他专科科室很少进行护理亚专科分组。耳鼻咽喉科作为二级学科,是临床重点专科之一,病种繁多、专科化程度高、患者病情轻重急缓差异巨大是耳鼻咽喉专科的特点。在耳鼻咽喉科,实施亚专科护理分组是否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我科自2016年1月开始应用亚专科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士培训和开展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为外科系中的专科病区之一。病区开放床位45张,护士19人。年龄21~50岁,平均(31±8.3)岁;护龄1~31年,平均(8±4.2)年。学历:本科13名,大专6名。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9名,护士2名。除护士长外,N3-a(职称主管护师,工作10~20年)3名,N3-b(职称主管护师,工作20年以上)4名,N2 8名,N1 4名。医疗组分为耳、鼻、咽喉三个治疗小组,每个治疗小组均有固定床位。护理组在2016年1月之前为传统的一个整体,随机进行分管床位的分配,并未进行护士的亚专科分组。自2016年1月开始,将科室护士进行亚专科分组,与临床治疗小组相匹配。并采用护理小组亚专科化的管理模式,对各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及开展亚专科临床护理工作。

2 方法

2.1 护士的亚专科分组

除护士长外,病区18名护士分成三个亚专科护理小组,即耳科组、鼻科组和咽喉组。护士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报名,护士长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再根据人数和能级进行调整,使每个护理组在人数及能级上相对均衡,最终形成6人一组的亚专科护理小组。每小组中,选取一名N3-a护士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一名N3-b护士作为顾问,负责建议和把关;其余四名组员主要由N0~N2护士构成。

2.2 培训方法

各小组6名成员为一个整体,在组长和顾问的指导下进行组内系统的亚专科理论及实践学习,同时再以小组为单位,负责全科护士的培训。主要包括:①组员自学本小组亚专科理论知识,组长安排组员轮流担任主讲,每周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主讲护士通过课本学习、文献查阅等,系统讲解相关亚专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知识,组长组织组员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顾问则围绕当期主题、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给予点评和指导。例如,耳科组带领大家一起从耳部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到常见疾病如中耳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聋等进行系统学习,并对最新指南结合临床进行详细解读,还结合文献对人工耳蜗、言语康复等新进展分析讨论。这种由浅入深的系统学习,相比于以往的浅尝辄止,对加深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②与医疗小组的床位分配同步,护理也分为三个责任组,管床相对固定,三名亚专科小组的组长分别担任三个组的责任组长,负责临床护理的质控。组长每周将本组在护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与组员分享,探索最优化的护理措施和标准,使组内护理工作的质量高度同质。③科内医疗组每两周安排一次专科业务学习,由高年资临床专家进行疾病病理及手术知识的讲座,要求相对应亚专科护理小组的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帮助加深专业知识的挖掘和理解。④交班分组进行,各亚专科护理组的护士每天参加相对应的临床治疗组医师查房。⑤科室护理组每月一次护理大查房和业务学习,由各亚专科护理组轮流承担。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组长选题并分配任务,分派不同组员或进行病例汇报和问题分析、或查阅文献并总结体会、或研究汇报学科进展等,制作PPT进行汇报。并根据需要,安排专人进行临床操作情景模拟或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

2.3 培训考核

组长每月对组内护士进行与该亚专科相对应的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要求组内每位护士必须通过考核。护士长每季度对病区所有护士组织一次综合理论考核,各组根据培训重点初拟题目,护士长汇总整理,实现组间互考和科室统考。护理部每年对每位护士进行年度护理考评,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工作能力考核至少一次。

2.4 培训效果及评价

我院护理部每年对每位护士进行年度护理考评,考评的内容包括理论及护理技能考核,现将实行护理亚专科分组之后的2016年年度考评成绩与2015年年度考评成绩作比较,分析护理小组亚专科化是否有利于护士技能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亦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我病区每月对该月出院病人的出院满意度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该月的综合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见表1。现将2016年各月的综合护理满意度评分与2015年各月作比较,分析亚专科护理分组是否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表1 满意度调查问卷表

3 统计学处理

护士年度考评得分及患者满意度问卷得分均为数值型变量,故采用均数±标准差(±SD)的形式表示,两个年度的护理考评得分及满意度得分差异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结果

1 亚专科分组前后护士的年度护理考评

2015年这18名护士在护理部年度考评中的理论得分为86.11±5.30,而2016年的得分为90.39±4.46,2016年护士的理论年度考核分显著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13);2015年我科这18名护士在护理部年度考评中的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得分为88.00±5.37,而2016年的得分为91.83±3.42,2016年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分显著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15),见表2。

表2 亚专科分组前后护士理论考核、临床能力考核成绩比较(±SD分)

表2 亚专科分组前后护士理论考核、临床能力考核成绩比较(±SD分)

时间理论考核临床能力考核亚专科分组前86.11±5.3088.00±5.37亚专科分组后90.39±4.4691.83±3.42 t-2.62-2.56 P 0.0130.015

2 亚专科分组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2015年12个月患者对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平均数为95.47±1.46(n=176),而2016年12个月患者对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平均数为97.00±1.54(n=185),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31),可见我科2016年患者满意度较2015年显著提高。

3 其他

2016年护士在国家级大会上进行专题讲座1次、论文交流1篇;省级会议上论文交流2篇,专科护理水平较往年有明显提升,专业化人才建设得到加强。

讨论

1 亚专科护理分组有利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耳鼻咽喉科病种繁多,解剖结构复杂,专科护理技能要求高,临床中存在一些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掌握不足等现象[2]。在我科实行亚专科护理分组后,使得护士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护士需要深入研究的疾病谱变窄,从而更有利于护士集中精力优先学习并熟练掌握其所主要面对的常见疾病。在护理亚专科分组的基础上,每组护士均定期进行了相关的读书报告会、教学查房、专科讲座等教育培训活动并形成了长效机制。经过这样的过程,护士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后,学习欲望和学习效果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互相督促,组间相互激励,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压力不同,自发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自内而外的学习动力[3]。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从理论考核还是临床工作能力考核方面,实施亚专科护理分组后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初步说明了我科在实行亚专科护理分组之后,对提高护士的理论及业务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无论从培训还是考核环节,都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培训形式包括读书报告、经验交流、专家讲座、情景模拟等,考核形式有组内自考、组间互考、科室统考和医院普考等,多样化的形式提高了护士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考核的全面性及严谨性也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然条件。

2 亚专科护理分组有利于促进专业化人才建设

亚专科护理小组的建立使得每个护士都参与进来,组内会议交流常常是低年资护士汇报即时的护理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疑惑,高年资护士予以指导,仍然不明确的则通过查找文献、分享最新进展,从而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资源的共享。每组内护士层级不同,各有分工,共同协作,互相学习,有效提高护士尤其是中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而这也可能是我科护士在护理部组织的各层级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总体水平较去年提升(见表2)的原因。亚专科的分组讨论使护士在充分掌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在某个切入点上深入探讨,也给护士论文书写或临床研究以启发,2016年护士在各级会议上专题讲座和论文交流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将有争议的问题、难以用护理常规去解决的问题作为护理科研的研究方向,以亚专科小组为基础组成的护理科研小组,对现存问题进行跟踪调查、科学研究、寻找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4]。

3 亚专科护理分组有利于资源共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本专科的教研和传授工作,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横向分亚组、纵向分层级的模式,让每个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学习,然后再把所学分享给大家。亚专科小组既有组内自学和讨论,又负责全科护士相关亚专科知识的传播、技术支持与推广,对提高全科护士的相关专科护理知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咽喉组学习和分享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5],耳科组和鼻科组也参照此模式,针对本专科内常见且处置差异小的疾病如中耳炎、鼻息肉等,分别制定出不同疾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效率和整体护理质量。

4 亚专科护理分组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的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相关疾病知识的储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护士精湛的护理技术及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储备往往可以得到患者肯定及信任,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配合度及患者的满意度[6]。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专业越分越细,临床医学专科、亚专科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而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护理工作者不断更新,深入的了解相关疾病的专业知识。亚专科护理分组的出现,有助于护士深入掌握相关专科及亚专科的知识技能。护士掌握了某医学专业或亚专业病程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与特点并能娴熟完成、胜任该专科各种护理工作,护士自信心增加,利于在本专科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上为患者提供更精湛的护理服务,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自然也明显上升[7]。而从我们的实践来看亚专科护理分组之后患者满意度也较之前显著提高。所以,亚专科护理分组可以让护士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各专科、亚专科的护理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对促进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存在问题及难点

亚专科组成员均来自于临床一线,工作繁忙,精力有限,严格的要求和较多的培训可能使护士产生疲惫感。耳鼻咽喉科在全国范围内尚无自己的专科护士,由于缺乏正式资格认证,还得不到患者、医院、社会和同行的完全认可,给临床推广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耳鼻咽喉科亚专科护士的培训及推广依然任重而道远。

精准医学的理念引导下,现代医学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亚专科化护理小组的发展,使各能级护士都发挥最大能动性。能够给高年资护士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管理的参与及各项规则的制定、考核的组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个人提高,体现人生价值,建立自己的专业地位,成为业务骨干。年轻护士通过职业的详细规划,专业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护患、护医关系不断融洽,成就感、事业心不断得到充实,增加了职业认同感[7]。总之,护理亚专科分组模式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根据专科特点在临床实施亚专科护理分组可获得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在区域性医院推广[1]。

1 曹岚,李映兰,贺莲香,等.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9):60-62.

2 Foxton CR,Black D,Muhlschlegel J,et al.Nurses caring for ENT patients in a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without a dedicated ENT ward sco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a test of knowledge than nurses caring for ENT patients in a dedicated ENT ward in a comparable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J].Clin Otolaryngol,2014,39(6):334-337.

3 万文锦,方小萍.翻转课堂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941-943.

4 刘文,刘春梅,黄玲,等.烧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18-1420.

5 吴迪,李杰.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2):152-153,147.

6 冯锦屏,王文兰,黎月英,等.专科护理小组的效能建设.护理学杂志,2014,29(16):50-53.

7 Griffiths P,Bridges J,Sheldon H,et al.The role of the dementia specialist nurse in acute care:a scoping review[J].J Clin Nurs,2015,24(9-10):1394-1405.

8 贺杰,郭瑛,陈静宜,等.手术室护理小组亚专科化在脊柱微创手术中的价值.2015,29(5):404-405.

猜你喜欢

专科分组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