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2017-02-25周立宇

初中生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邹韬奋自然段板书

■周立宇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周立宇

一、导入新课

师:“母亲”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今天我们来听邹韬奋先生讲《我的母亲》。写作此文时,母子已是——

生(齐答):阴阳两隔。

师:对,母子已经是阴阳两隔了。

(板书:我的母亲。)

二、微点切入

师:母亲叫什么名字?

生:浙江海宁查氏。

师:请问,你姓什么?

生:王。

师:有人叫你“江苏扬州王氏”吗?

生:没有,那……他母亲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师:文章开头说“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谁说说“至今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和“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的区别。

生:“至今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说明母亲可能有名字,或许忘记了。“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母亲压根就没有名字。

师:为什么没有名字呢?

生:旧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师:说得好。

(板书:我没有名字的母亲。)

师:母亲多大岁数?请找一找。

生:第7自然段中说“二十九岁”。

师:请看——

(PPT展示: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师:请齐读两遍。揣摩一下重音和语气。

生:“才”字应该重读,要读出痛惜语气。

师:好,请你读一遍,大家齐读。

(板书:我没有名字、英年早逝的母亲。)

师:母亲除了留下了“三男三女”,还给“我”留下了哪些尘封的往事?请浏览课文第3~6自然段,分小组探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生:第3自然段——背“我”赏灯。

生:第4自然段——讲述小说。

生:第5自然段——陪“我”落泪。

生:第6自然段——熬夜做鞋。

三、文本细读

师:书上注释说邹韬奋生于哪一年?

生:1895年。

师:大概是清朝末年。大家都是学生,肯定想了解当时的学生生活,哪一件往事与“学习”有关?

生:第5自然段——陪“我”落泪。

师:本段哪句话让你感动?

生:“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师:这属于什么描写?

生: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师:是的,统归为细节描写。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说说这处细节描写反映了母亲什么心理?

生:矛盾的心理,希望“我”上进又心疼“我”挨打。

师:母亲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

(板书:我没有名字、英年早逝、内心丰富的母亲。)

师:你认为“打得好”好在哪里?

生:给姊妹们一个警告,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

师:说得好。在古代,学而优则仕,作为长子的邹韬奋的确要作表率。母亲爱而不溺,疼而不乱。大家来分享你与母亲的相似经历吧!

生:我饿了,经过烧烤摊时,口水直流,想吃烧烤,妈妈尽管很同情我,但是考虑到路边摊不卫生,还是狠心没有让我买。

生:有一次,我犯了错误,受到老师训斥,回到家蒙在被子里哭。妈妈了解情况后,告诉我男孩子要有责任感,要学会承担。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为此,老师对本段文字进行了诗歌化的改编,来表达母亲深沉的爱,请同学来听老师读诗。

(背景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起。)

(PPT展示:母亲/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清算功课的阴霾/紧跟年的脚步/悄然而至/两指阔的竹板/瘦小的手掌/呜咽地碰撞/说着“打得好”/你已是泪如泉涌/打在儿身/痛在母心/催我上进/母亲,我想你了)

师:我请一个同学读。

(一女生配乐读诗,竟然流下了热泪。)

师:孩子,你为什么哭了?

生:我想起了我奶奶,小时候她很爱我,后来……(哽咽)

师:你坐下来平静一下,多么知道感恩的孩子。

师:我们酝酿一下情感,大家齐读。

(全班齐读。)

师:母亲情感丰富还表现在哪一件事情上?

生:第4自然段——讲述小说。

师:让你感动的语句是什么?

生:“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母亲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

师:还有呢?用个成语来形容。

(生沉默。)

师:知……

生:知书达理!

师:非常好,为你点个赞!

(板书:我没有名字、英年早逝、内心丰富、有同情心、知书达理的母亲。)

师:你认为“妹仔”是谁?

生:邹韬奋的妹妹。

师:“妹仔”的真实身份是女佣,在教材中长期遭到误读。请看原文资料——

(PPT展示: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以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师:现在你知道了“妹仔”的佣人身份,你觉得对母亲的形象有损害吗?

生:没有,“主仆”变“母女”,说明母亲有爱心。“妹仔”女佣的身份不但不会损害母亲的形象,反而提升了母亲的形象。

师:是啊,爱有血缘关系的人是爱,但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则是大爱。

师:请齐读老师改编的诗歌——

(PPT展示:母亲/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义妇含冤/孤女患难/人世间的不公/凄惨的情形/化为两行热泪/尽情奔涌/丰富的情感/悲悯的情怀/你既是益友/也是良师/母亲,我想你了)

师:请看第3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你能学着也用诗歌的形式再现一下吗?

注意要求:1.女生改编第3自然段,男生改编第6自然段;2.尊重文本,抓住细节,先叙后议,适当发挥;3.开头两句和结尾一句与老师创作的相同,保持诗歌风格一致;4.展示时,说说诗歌的主题。

生:好!

(背景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循环播放,学生写诗,老师巡视、指导。)

(生配乐朗诵自己写的诗:母亲/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两三岁的我/蒙眬中睁开眼睛/瞥见年轻的你/微笑着把我抱起/在客厅“巡阅”/观看花灯/我伏在你的背上/睡眼惺忪/我感受到了/你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母亲,我想你了)

生:这首诗表现母亲对我的爱。

(同学鼓掌。)

师:母亲的性格真可爱。

生:我也写好了——

母亲/我不知道你的名字/记得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梦中醒来/望见你独自一人/在灯下为我做鞋/你额上的汗珠/一直流淌/万籁俱寂/滴答的钟声/微闻你的呼吸/我只能默默地陪伴/满肚子的歉疚/不敢表达/母亲,我想你了

生:本诗赞美母亲的勤劳。

师:写得好,掌声!

(全班鼓掌。)

师:老师给全诗加一个结尾吧——

母亲/我只知道你二十九岁/母亲/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板书:我没有名字、英年早逝、内心丰富、有同情心、知书达理、勤劳可爱的母亲。)

师:平凡的母亲,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我们来认识邹韬奋先生——

(PPT展示(1895~1944):邹韬奋,原名恩润,近代著名记者和出版家,民主斗士,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师:母亲的命运又如何呢?看原文——

(PPT展示: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物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生:封建社会埋没了广大妇女的才能。

师:这是时代的悲剧。作者由关注自己的母亲上升到关注天下的母亲,使文章的意义更为广阔,引起读者深度思考。

师:同学们,与本单元的《背影》一样,本文采用截取法,截取最精彩、最动人的四个精彩瞬间,表现了深沉的母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请珍惜你的母爱!

四、拓展延伸

师:其实,新课开始,讨论母亲留下了什么时,母亲还留下了一个遗憾——没有名字。我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对母亲形象的理解,或从古诗文中汲取智慧,给母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来填补母亲和作者的遗憾呢?

(学生思考,展示,解释内涵。)

生:文仪(有文化,仪态优雅)。

生:雅静(优雅文静)。

生:静馨(宁静而温馨)。

生:疏影(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

五、阅读推荐

师:课外阅读胡适《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感受中华民族妇女的平凡与伟大。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初中生态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批准文号D/2015/02/234))成果之一。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邹韬奋自然段板书
秋天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一见钟情结良缘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生命不息 著述不止
美丽的秋天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