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学而无

2017-02-25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同质异质组内

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 朱 力

独学而无

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 朱 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比较活跃、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学习兴趣也更高涨,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但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还得帮助学生科学分组,使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选择和把握合适的小组合作的时机,增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小组合作;分组分工时机;合作竞争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阐述。而《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确实,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一个比较活跃、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学习兴趣也更高涨,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那在数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与探索中的感想与体会。

一、科学分组、分工明确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前提。学习小组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小组成员科学分组

每组的人数和分组的组数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以老师能监控为限。分组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情况,组内同质意味着组间异质;组内异质意味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指同小组内每个组员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各项能力也有着高低之分,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面,人与人之间是各不同的,从而使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这样也能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在新课数学中,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主。而在课后辅导或练习课中,可以利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分组,即把少数学习有困难或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组合为一组,其余学生自愿组合若干个小组,这样有利于老师分层数学,分类辅导,提高教学的效率。

2.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给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减少合作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必须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担当一定的角色,以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浑水摸鱼。而固定角色(如组长),一定时间需要轮流来做,这样每个成员对各项工作都能有所体验,各种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二、选择时机、把握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实际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

1.学生个人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

特别是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在小学教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在教学“游戏的公平性”时,在进行摸球游戏前,我规定了游戏规则后,问学生:“你一个人能把这个游戏完成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需要几个同学一起玩。”在这里学生主动提出了合作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

2.学生个人探索困难时

由于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常常会遇到困难。比如在教学“搭配中的规律”时,当我提了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时,如搭配的种类与什么有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结果没有学生回答,于是我让他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了“与事物的个数有关”等结果。可见,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3.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在教学“搭配中的规律”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小明的衣服和裤子的搭配方法有12种,小明可能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很快有学生说出了这题的部分答案。于是我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还有哪些可能?”最后,学生说出了全部可能性,并知道了其中道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自己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得到了结论性的知识,得到了1+1>2的效果。

除此之外,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遇到教学重难点时,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或方法。

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小组合作学习对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比如黄爱华在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在小组合作中,让组长戴帽子来表示他们小组已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然后老师给予及时表扬,这样学生是十分积极的。而低年级老师在教学时,会利用给小组奖星的方法来控制课堂纪律,说明学生把集体荣誉比个人荣誉看得重。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进取的心理特征,在组内合作学习中增加一定的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的小组构建是复杂的,合理的分组、时机的把握以及制造竞争等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础。而一些细节方面,如对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具体激励学生的方法以及小组合作时教师的参与,都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同质异质组内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形同质异“的函数问题辨析(上)
同质异构交联法对再生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浅谈同质配件发展历程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聚焦国外同质配件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