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探讨
2017-02-25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李天良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李天良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探讨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李天良
在进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时,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启蒙,要借助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引导方法构建学生理解与吸收这些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当实践的内在目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小学数学中学生就开始慢慢接触基本的几何知识,这是给学生今后系统地学习几何内容构建的基石,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引导与培养。学生如果找到合适的学习几何内容的方法与探究模式,其学习趣味性可以很强,很多问题在解答时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与突破口,知识的灵活性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进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时,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启蒙,要借助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引导方法构建学生理解与吸收这些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当实践的内在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够让几何内容的教学形成好的开端。不少学生在刚刚接触几何内容时往往找不到知识探究的入口,学生对于各种图形在空间中的变换觉得难以理解,这说明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学习还没有入门。教师要让知识的教学变得灵活有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首先通过各种有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比如,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或者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形状特征,在空间环境下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师要一点点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启蒙,要让学生找到空间与图形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与探究模式。
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对于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引导方式来引发学生的这种思维。例如,在立体图形中经常会有一个或两个图形隐藏在“里面”,刚开始做这种类型的题时同学很容易忽略。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图形摆出来,学生就会发现缺少“里面”的图形是不能将图形正确体现出来的,再让其做类似题目时就会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答案。我们要从形感、比较距离和面积、图形的分解组合、数立方体个数、图形的概括和推理、找出复杂图形中的隐蔽图形、组合判断和展开、折叠图形、图形的辨认等十个方面展开对于学生知觉能力的培养。这些因素都可以一定程度地体现在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抓住知识内容的内核,注重对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思考探究中更好地掌握相应几何内容。
二、借助实物解释具体问题
小学时期的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让学生认识图形或者是认识几何构型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几何内容的基础。教师可以经常借助实物来加强学生对于图形特点的认识,这种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十分适用。实物的呈现可以让图形特点变得清晰直观,如果是几何体,学生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全面观察物体的形状特征。学生会在细致的观察中有效认识每一个具体图形的构成,了解这些几何体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非常好地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并且是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的一种培养。
例如,在进行《梯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将老师提供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原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原来梯形的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实物为依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于图形进行直观观摩与分析,这会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大家也可以在有效的分析与探究中挖掘到很多知识要点,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后,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会更牢固。拥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在以后的三角形面积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公式。几何知识的教学应当更加灵活,尤其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更为充裕的空间,学生往往会有一些让自己都很惊异的发现,这不仅增添了课堂学习的乐趣,也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双重锻炼。
三、利用情境创设丰富课堂
合理地创设情境,既能够很有效地丰富课堂,也会加深学生对于很多具体内容的学习印象。在某些难点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单纯的口头分析学生往往难以立刻获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如果还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观摩实践也会难以展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妨借助情境创设来一定程度地简化知识的理解,在具体情境的依托下,很多物体的特点会变得清晰直观,学生理解背后的知识的门槛也会降低。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来引导学生抓住几何知识的实质,引导学生一点点地吸收这些内容,从而发挥不错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向小学生讲述立体图形时,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向他们提供积木等实体玩具进行讲解,以这样的方式创设实物情境,帮助学生更迅速地理解与吸收背后的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学都有这样的教学环境,比如一些山区儿童可能连积木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别说去理解了。虽说教学条件有限,但是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创设学习情境,辅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尽管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依据教材特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多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这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思路,在合理情境的依托下,知识教学的难点会很好地得到化解,学生理解与吸收知识也会更加充分。
[1]徐梅香.浅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03).
[2]王秋菊.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03).
[3]郭福英.浅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5(08).
[4]蔡凤梅.读透教材文本发展空间观念——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5(19).
[5]姚莉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