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7-02-25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一中学王小平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王小平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王小平
从本质上讲,分层教学法是对全体学生的一种深入了解,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就一直强调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数学课堂上表现得尤为充分。分层教学就是以因材施教为根基,教师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科学地进行分层教学。近几年,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实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初中数学;分层授课;分层指导;实践研究
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无需质疑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好”,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学习状况的两极分化。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条件
初中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程度不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知识基础相同的学生归成一个层次,针对性地去教学,这样就可以保证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所谓的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的总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层次,把总目标分成各个不同的分目标来教学。
二、深入理解分层教学法,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分层教学法的含义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分层教学要做到:学生分层、授课分层、分层指导。教学是项繁杂的活动,把分层教学法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每一项工作都充分做到位,在分层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造成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
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单元时,我就采用分层教学法来辅助课堂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他们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层次,设计三个问题作为本单元不同的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彰显课堂的全面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对于C层次的同学,希望他们能独立完成下列填空及类似习题:(1)已知:6>4,则:①3 +6____3+4;②6+(-7)____4+(-7);③6·(+2)____4·(+2);④6·(-6)____4·(-6)。对于B层次同学,要求他们能够根据下面的式子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并用文字语言进行概括。已知:a>b,则:①a+3____b+3;②a-4____b-4;③a·(+4)____b·(+4);④a·(-5)____ b·(-5)。对于A层次同学,要求他们能够用数学式子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表示出来。
三、以人为本,探究因材施教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而教学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课题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把知识点分解成多个小问题,然后合理地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勇气抢答问题。课堂上,我一般都是先让基础知识比较弱的C层次的学生回答基础问题,这样C层次的同学就会有信心学习,积极地听老师提问深层次的问题,然后提问B层次的学生问题,最后让A层次的学生来补充问题的知识点。
如“勾股定理”这一课,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它。教师在上课时先提问C层学生的基础要点,接着适当延伸提问B层次的学生,然后让A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充。B层和C层学生的思维都受到一定的启发,以活跃他们的思维,更好地促进他们理解公式的推导并学会运用勾股定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借助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方法讲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加以引导,以此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实施分层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1]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李保梅.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张卫华.内江科技,2010(09).
[3]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J].张丽华.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01).
[4]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李志军.当代教育论坛,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