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德传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
2017-02-25陈红梅
陈红梅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传统武德传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
陈红梅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中华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中凝聚了底蕴深厚的武德精神。武德不仅对习武之人的行为和思想起着规范作用,而且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社会。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传统武德传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作用来展开分析。结论认为:通过传统武德传承,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让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磨练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提高其思想意识。建议:在传统武德传承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爱国精神来感染大学生爱国情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培育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武德传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
在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必须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文化精髓源远流长传承千年,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德精神,对于人们思想价值观影响深远。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力量,在担负民族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处在尚未定型的时期,极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容易走向偏离的道路。而武术文化中的传统武德精神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其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关于传统武德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还尚未深度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当中。所以,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不断的入侵下,深入分析传统武德的传承,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武德的基本内涵
武德,简单来说就是“武术之德”,它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习武者当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具有人性的道德规范。传统武德从它的特定的角度,还凸显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刚毅品格,凝聚了中华民族宁折不弯的奋斗的精神[1]。
武德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最初只是作为统治阶级用于巩固政治地位的利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阶级的变化,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变化。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武德内容并不完全相似,但是其最基本的人性化内涵却是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态势。千百年来,不管哪个时代的习武之人,都会将“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
二、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又进一步地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党和国家要求人民群众要积极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观念建设,巩固思想基础,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努力奋斗。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主力,也是这个社会中思政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当代的大学生们极易接受一些新鲜事物,有着快速重新构建自身价值观体系的能力[2],这虽是一个良好的表现,但是也有潜在的危机。对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来说,其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十分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浪潮的影响,正因为大学生这类人群的易被感化特点,再加上在他们的世界观还尚未形成一定的科学体系,所以遇上了多变和复杂的改革转型社会形态之时,他们的思想也会很容易“随波逐流”,“跟随自我感觉走”,如果这时没有正确的引导会脱离轨道。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着不断的变化。现在既出现了倡导弘扬“工匠精神”文化的正能量,也出现了许多的如享乐主义、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等消极的价值导向。校园暴力、校园裸贷等恶性事件现象的频频出现,就非常典型暴露出了当前的大学生的虚荣心态,那些被祖国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们,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不惜丧失自我的人性道德,不断地透支自己的信誉、人格,选择铤而走险的做事方式,从而导致其处在了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的境地,个别学生甚至还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这一切现状都因为当前大学生们没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从而导致他们大好的前途尽然毁灭,实在是令人惋惜。
在当前社会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下,学校也应积极地进行反思,要及时采用各种创新手段,去正确引导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尽可能提前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要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导向,不能被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所诱惑,要让大学生们坚定的认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的决心。虽然,当前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安排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等,也会定期组织大学生观看励志教育短片,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等。但是,外因是影响因素,内因才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应该崇尚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坚定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传统武德传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
传统武德是我中华民族武术文化中的精髓,通过传统武德传承,不仅能有效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还能让大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磨练大学生意志,提高其思想境界,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使其塑造良好的品格
大学生想要在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必然要具备面对各类意想不到的社会压力的处事能力。因此,学校方面要注重加强全方位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也应该坚定认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中,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倡导的积极人格,和中华武术要求习武之人讲究德行品质的理念是一致的。现代社会习武之人逐渐减少,增加了更多的“文人”,但不论习武还是学文,“德艺双修”的教育思想模式却都是通用的[3]。而“武德”中强调的尊师重道、有礼待人、信守承诺等行为要素,以及练武之时应具备的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等意志力,放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也同样可行,通过武德的感染,不仅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还能让其塑造良好品格[4],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使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崇尚“礼”,在双方的竞争当中,讲究先礼后兵,这正所谓也是现代竞技观念提倡的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文化体现。在我国古代的比武仪式中,通常会强调比武是以相互切磋为主应,“点到为止”,比武的目的是通过比武切磋的方式结交朋友,而不是真正的开展相互厮杀,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武者在交战中出现伤害身体的场面。在现代的武术散打、拳击比赛等武术项目当中,为了保护对手,也规定了在上场之时要穿戴好装备做好自身防护准备,在比赛过程当中,还严禁规定了参赛选手不能攻击对手的要害部位。武术中的这些比赛规则和思想观念,都充分体现了其公平的、良好的竞争意识,崇尚的武德精神。作为高校教育也应该提倡大学生要具备公平的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友爱的高尚精神。通过传统武德中的文化内涵学习也会让大学生学会调节负面情绪,克服人性的狭隘思想,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社会中的各类不同竞争,使其学会调节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所倡导的“民主与文明”,努力营造出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形态[5]。
3.磨练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提高其思想境界
一个民族要有崇高的价值追求,才会走向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在历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和困苦磨难中,形成了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品质以及齐心团结的凝聚合力。尤其是对于常年需要刻苦练功的习武者来说,具备不畏艰难困苦,不惧酷夏严寒的品质更是格外的重要。古代的习武之人讲究“功夫”的高低,与现在社会发展中所强调的“工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练功不是单纯地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拼命练习,便是能够最终达到一定的境界、取得高深的造诣精神体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武术练习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树立顽强拼搏、奋勇前进的意志精神,武术中武者持之以恒坚持的崇尚武德的精神,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走向不断修正自我,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
4.培养大学生整体思维,追求统一的和谐之美
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的高度修炼境界。“练功”时,习武之人常常想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达到统一。这种强调整体思维的武德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统一和谐的理解,如:可以让大学生懂得保持自然界、动物界与人类的友好相处,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产物,这些意识能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奉献意识等,能有效为构建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为打造健康、美好、和谐的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武德传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虽然,武德传承对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也应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策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武德的优势弘扬其优秀的一面,应以民族英雄为榜样来感染大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来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武德传承,这样才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武术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武德的含义也逐渐地表现出了两面性:一是,对社会具有积极进步的促进作用;二是,含有落后保守的消极作用。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老师在对学生讲述武德文化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应该把传统的逞英雄好汉、为家族报仇雪恨等有失偏颇的思想舍弃,大力继承和弘扬“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思想精华,要努力将优质的武德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要让大学生通过对于武德理解来树立良好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7]。大学生在学习武德文化时要注重创新性,因为,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创新精神,传统武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知识的创新。要想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做为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学会自我分辨,应摒弃固步自封的、带有霸权主义、为父报仇等暴力性的思想,在武德学习中大学生应懂得将传统武德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素质,要力争做一个有诚信、有志气并具备高尚道德水平以及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2.注重宣扬爱国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在遍地烽火四处狼烟的战争年代,武德精神赋予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维护中国人独立和尊严的勇气。因此,在传承武德文化精神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合理地分析出传统武德的先进性和历史性,应坚持让大学生们学习武德文化中进步的一面,并让大学生要懂得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要具备自我辨别是非的能力。其次,深入挖掘传统武德文化的教育资源,应鼓励大学生多学习“精忠报国的南宋抗金英雄岳飞”、“不为功名利禄的明代爱国将士戚继光”、“不畏侵略者嚣张气焰的武术家霍元甲”等各类的英雄豪杰、武术大家,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正确的分析并获取民族文化中所值得传承的精神思想。并以此来引导当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与正义感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高奏一曲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祖国的凯歌。
3.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
大学生不仅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践行者和示范者。“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发展原则,其力求实现人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在以传统德育文化来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最重要的也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不改变[8]。所以,在对大学生们弘扬传统武德文化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培育过程当中,要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来作为主要培养内容。对大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则要首先作为一个关注点重点的强调[9]。习武之人会特别注重强调武德精神的传承,适用于当前社会中,它则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思想等方面充当着指导和准则的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学校应一直坚守“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同时这也是武德传承中构建新型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更是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维护社会安定、保持民族团结的重要动力。
五、结语
中华武术是我国主要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在经历过几千年文化的洗礼后凝聚了底蕴深厚的武德精神。而武德精神不仅对习武之人的行为和思想起着规范作用,而且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社会[10]。传统武德文化不仅代表与彰显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元素,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希望,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以及国家的兴衰。传统武德中的精神文化内涵,能有效地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指导资源。因此,在高校教育当中,倡导传统武德文化教育,也必将是一项持续时间长、任务艰巨且又十分必要的工作,不仅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有帮助,更有助于赋予大学生新的时代特征和使命感。在实施中我们要先合理分析传统武德的先进性和历史性,深入挖掘传统武德文化的教育资源,注重创新性和变革性,要将传统武德传承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相互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打造与构建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1] 张小龙.太极拳与全民健身服务产业的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4):114~117.
[2] 向玉山.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精神研究[J].读天下,2016,(12):174.
[3] 王永翔.体育全球化发展中我国民族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6,(7):63~65.
[4] 季朝新,刘俊一. 论体育尚武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5,(10):203~206.
[5] 梁平安.梅花拳的起源与流传[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151~153.
[6] 周智娟.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对医学生体育素养教育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7):99~100.
[7] 郭朝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5.
[8] 韩建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96~97.
[9] 王艳成,刘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1):98~100.
[10] 杨庆毓,李光明.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49~154.
责任编辑:熊 瑛
2017-01-06
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武德传承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16XKY045)
2095-4654(2017)03-0132-04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