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外科暴露埋伏牙术式对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影响

2017-02-25李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牙冠切牙牙周组织

李伟

郑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郑州 450000

不同外科暴露埋伏牙术式对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影响

李伟

郑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郑州 450000

目的 比较不同外科暴露埋伏牙术式导萌对上颌埋伏前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40颗埋伏牙术前实施CBCT定位和正畸方案设计,将采用开放式导萌术治疗的10颗牙作为对照组,行闭合式导萌术的30颗牙为观察组。检测2组导萌入牙弓位置后牙齿松动度、冠长度、牙龈外形及牙髓活力,并进行牙周状况评估。结果 对照组术后2颗牙龈外形欠美观,1颗冠伸长,1颗松动度Ⅰ度。观察组4颗牙龈外形欠美观,1颗冠伸长,2颗松动度I度。2组牙髓活力检测均无异常,对上颌埋伏前牙牙周组织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和闭合式导萌术对埋伏牙进行导萌矫治,对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和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影响差异不大,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埋伏阻生; 上颌前牙;开放式; 闭合式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较常见,其中上颌尖牙阻生率大于上颌中切牙阻生,而上颌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对美观、口合功能相当重要,应尽量保留。临床多采用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方法矫治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萌出的上颌埋伏前牙。外科暴露手术有开放式和闭合式两个基本术式[1],现对两种术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1—2013-12间在我院正畸科因前牙埋伏阻生就诊的32例(40颗)患者。男17例(22颗),女15例(18颗);年龄10~16岁。纳入标准:咬合功能正常,健侧同名牙已建合,或两侧上颌同名牙均埋伏阻生,40颗牙均CBCT精准定位,包括埋伏牙形态,萌出方向,与邻牙关系,唇腭侧骨壁厚度。将采用开放式导萌术治疗的8例(10颗牙)患者作为对照组。阻生部位:尖牙6颗,中切牙4颗。行闭合式导萌术的24例(30颗牙)患者为观察组。阻生部位:尖牙12颗,中切牙18颗。2组患者前牙埋伏阻生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40颗牙全部采用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对照组行外科开放式导萌术。适应证:部分牙冠已穿出牙槽骨骨壁,唇侧或腭侧黏膜可明显触及突起的埋伏阻生牙。操作:手术去除部分埋伏牙表面覆盖的黏膜和骨质,其中在唇颊侧局限在附着龈,在腭侧须扩大组织去除量,并去除牙囊以防周围组织长入,暴露部分牙冠,粘着托槽。如埋伏位置深,须放置塞制剂。观察组行闭合式导萌术。适应证:硬组织或软组织阻生的埋伏牙。操作:根据埋伏牙牙冠的位置,选择唇侧或腭侧入路。在牙槽嵴顶作梯形或弧形切口,向上翻开黏骨膜瓣,达埋伏牙高度。然后去骨及部分牙囊壁,暴露埋伏牙牙冠。充分止血后,酸蚀牙面,粘接带双股结扎丝的托槽,关闭创面。结扎丝根据需牵引的方向从黏膜瓣中穿出,进行正畸牵引。2组术后均根据牙列情况制备支抗,正畸牵引力<60 g。

2 结果

对照组1颗出现I度松动度,1颗临床冠伸长,2颗牙龈外形欠佳,其余均矫正满意。观察组2颗I度松动度,2颗临床冠伸长,4颗牙龈外形欠佳,其余均矫正满意。2组牙髓活力检测均无异常,对牙周组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P=0.256,P>0.05)。

3 讨论

埋伏牙可因骨、牙齿或纤维组织的阻挡,导致其延迟萌出或错位萌出,或完全埋伏于骨内。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作为替牙期和恒牙早期上颌埋伏牙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前者操作方便,牵引力方向灵活调整,导萌较快。但牙周愈合不理想。后者由于牙齿从附着龈区域穿出,与牙龈自然萌出过程相似,牙周预后良好。导萌进程不宜直接观察。术前做CBCT三维重建图像检查能清楚显示埋伏牙位置、倾斜角度、牙冠方向、牙根形态及与邻牙牙根和周围组织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牵引方向,最佳力值,可实现牙齿有效移动。选择哪种术式需综合考量:(1)阻生牙牙冠的唇腭向位置。(2)阻生牙周围牙龈附着量。(3)阻生牙与龈膜联合处的垂直距离。由于牙槽嵴唇侧有较窄的角化牙龈附着,保留此部分牙龈组织对牙周健康和美学愈合有较多益处[2],所以对位于腭侧,唇侧低位埋伏牙多采用闭合术式。本文中18颗埋伏切牙,12例埋伏尖牙行闭合式牵引。与唇侧阻生时牙龈软组织缺少不同,腭侧牵引会有大量牙龈堆积情况,穿透腭侧厚的黏膜比较困难,建议在埋伏牙牙尖部位作一小的环形切口暴露牙尖。有2颗切牙牙位置深,但考虑牵引力方向需逐渐调整原因,变换托朝粘接位置[3],采用开放式导萌,术后牙周健康。有8例采用闭合术式牵引埋伏牙出现牙周症状,可能是埋伏牙位置深,牵引装置粘接位置,作用力大小方向,导萌时间长,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增加了并发症可能。孟禹彤[4]报道:早期移动牙齿的倾斜趋势较明显,建议初期加载力值适度减小以利于埋伏牙整体移动。有2例患者为加快疗效,人为加大牵引力,导致牙齿松动,牙龈增生堆积。开放术式暴露牙冠量仅仅不影响托槽粘接即可,纵向切口优于传统横向切口[5],既可牢固粘接托槽,又可形成足够牙周附着,获得满意效果。

阻生牙导萌矫治过程较为复杂,不管哪种术式,术前须精准定位,治疗方案设计在术前基本确定,术中操作准确轻柔,去黏膜,去骨尽量不影响粘接,避免暴露釉牙骨质,利于建立正常组织。牵引附件粘接位置准确,牢固。牙齿高效移动,避免了长期牵引附件对周围黏膜组织刺激及邻牙支抗丧失。并避免埋伏牙到位后的牙周组织问题,同时应对患牙阻生位置、埋伏牙形态、萌出途径、与邻牙关系、唇腭侧骨板厚度、牵引角度大小及患者主观能动性等综合考量。牙齿成功导萌后,牙周的完全改建需要一个过程,适当调合减小患牙咬合力,以减轻牙周组织承受压力。本文40颗埋伏牙采用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后入牙弓正确位置,咬合关系良好。不同术式治疗40颗牙髓活力检测均正常。故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1] 白丁,赵志河.口腔正畸策略、控制与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96.

[2] 周宏志.外科-正畸联合导萌[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11):657-661.

[3] 汪郁,沈秼.对于切断朝上舌侧窝在唇侧埋伏切牙,外科后成角度的逐渐牵引,变换托槽的粘接位置就能入正常位置[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3):49-50.

[4] 孟禹彤,房伯君.上颌埋伏中切牙向新生牙槽骨内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口腔医学,2015,35(6):464-467.

[5] 马艳宁,冯云霞.埋伏牙牵引手术新型纵行切口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10):622-623.

(收稿 2017-02-12)

R783.5

B

1077-8991(2017)05-0041-02

猜你喜欢

牙冠切牙牙周组织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高金合金和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远期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