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及其审美活动的嬗变

2017-02-25杨蕾

关键词:美学时代生活

杨蕾

(宝鸡文理学院 哲学系,陕西 宝鸡 721016)

微时代及其审美活动的嬗变

杨蕾

(宝鸡文理学院 哲学系,陕西 宝鸡 721016)

微时代;微;秒;碎;嬗变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微博、微信的双向互动为基础,人类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微时代”。当今人们的审美活动带有了技术层面的福音,人们获取审美信息更便捷、更多元,渠道更多样,审美活动具备即时交互性和高度开放性的特征。但微时代犹如一把双刃剑,个体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美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严峻挑战,微时代的美学悄然发生着嬗变,审美活动拒斥“永恒”与“崇高”,陈诉着每个人的当下情绪和生活感受,这构成了微时代的生活图景。

一、微时代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每天接触着各种各样的“微”,开启手机,可以即时发微博、刷微信;登陆电脑,可以浏览微小说、观赏微电影;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微旅游;可以通过微支付享受更便捷的生活;可以借助微整容让自己变得更好。各种各样的“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最新数据显示,当下微媒介的用户数量高达6亿,不可否认,一个由大部分国民共同参与且私人性极强、使用频率极高的“微时代”已然成为我们当下生活的特定样态。

微时代(MicroAge)是一个有着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追根溯源,微时代奠基于后福特主义的工业文明。其产生不能离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成熟,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微时代提供了发展契机。在微时代,由于存在着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多种传播方式,人们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便捷新型的移动显示终端,随时随地的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扩散。由此可见,身处于微时代的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信息更备交互性和开放性。

这些变化必将改变传统的生活节奏以及交流方式。以微信、微博为例,“微”就是其主要特征,每条微博的字数压缩到140字,图片浓缩到9张,视频微缩到8秒,缓慢的生活节奏被快速、高效的现代生活节奏所取代。只需动动手指,就可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发布自己的最新状态,一个点赞胜过千言万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隐匿消失于网络之中。这是一种更简单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也更符合现代人快生活的需求。各种各样的微悄然兴起,深刻的表达了当今时代的特征,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所经历的革命性变革,微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生活的开启。

二、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在微时代,我们每天的所见所想所感都可以借助微媒介即时的传播出去,与此对应的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也是这些即时、凌乱、琐碎的信息,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巨变。网络使得天涯若比邻,人与人的交流超越了地域限制,地球小的犹如一个村庄,但网络毕竟是虚拟,过度沉溺于网络,只会让人拉远与现实的距离。

(一)微:信息传播源的草根性

在旧媒介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单一,无非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由于这些相关机构发布信息需获得上级部门的许可,所以可以说,过去民众获得的是经"层层把关"后刊登的新闻,这是一种典型的单向传播,缺乏信息交流的互动性,这些新闻不是民众自发关心的,因此也难以引起轰动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在微时代,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传播媒介零门槛,友好简单的操作界面使得每个草根民众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人们可以第一时间发布或更新自己的状态,上传自己正经历的或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图片,即时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就某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仅仅是表达当下的心情、宣泄负面情绪。总之,无论你身处于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是借助技术、工具能够触及的地方,你都可以成为网络的主角和导演。

(二)秒:信息传播速度的瞬时化

今天的人们前所未有地面临这样的处境:通过各种媒介,霎时可以构建一切,转瞬又可以摧毁一切。这样的境遇听起来不切实际,却又是现代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当某一社会热点事件被人们关注,引发人们共鸣时,便会产生几百次甚至上千万次微博、微信的转发与扩散。人们借助微媒介瞬间将信息传递出去,瞬间收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回应,在微信的第三方空间——朋友圈可以实现信息的全覆盖乃至刷屏的出现。

身处于微时代,无论你是主动关注还是被动接收,每天打开电脑、手机这些生活工作必备品时,各种信息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微时代的信息以一种即时交互、高度开放、快捷传播的方式呈现着。这种传播方式超越了地域及文明的限制,缩短了时空阈限,我们周遭的人或事一旦触网并借助微平台就能瞬间扩散开来,事态的最新发展状况也被置于公共视野之下。

(三)碎:信息传播数量的片段化

众所周知,以信息为载体的现代资讯,无一例外地在传递过程中必然地会发生衰减、变异及至失真。在微时代,各种信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出现,信息更直观简洁,传播更便捷高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信息本身是片段化的,不完整的。在传播过程中加之集体间不加甄别的转播,或添加个人情绪的传播,都会使信息更加支离破碎,从而导致信息的高度失真。

微传播不再关注于统一的主题,也不求客观全面而无差别的概括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而是带有浓烈鲜明的个人色彩,信息的传播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和随意性,信息的获得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也真假难辨。从一定意义上说,微时代信息传播数量的碎片化加剧了受众的信息负载,也未必能还原事件的原貌,这构成了公众生活中即应接不暇又难辨其详的现实窘境。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当人类沉浸于科技力量对自然改造的喜悦中时,恩格斯就高瞻远瞩的指出,自然总会以加倍的方式报复人类,让人类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惨重的代价。1954年,现代控制论的领军人物,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在其著作《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他把工业革命形象的比喻为一把双刃剑,确实如此,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的了福祉,人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五彩斑斓的生活。但是工业革命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理智的利用它的话,不得不说,人类已经初尝恶果,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微时代同样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使信息的传播带有技术层面福音,进而改变了人的生存样态,但同时也使人们陷入两难的博弈当中。微时代让人们陶醉于欣喜、享受着便利,拥有更多理性的同时,也将人们裹挟到焦虑、浮躁与盲目之中,个体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微时代受众审美活动的嬗变

不可否认,微时代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微时代的美学也在同时发生着悄然嬗变。如果说,传统审美活动是经典的,充满悲悯和哲思的非功利活动,微时代的审美活动则是世俗的充满享乐主义的狂欢盛宴。

持传统审美观的受众,生活于技术条件不那么发达,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能抵抗各种诱惑。他们专注于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以永恒的崇高和谐之美来照亮现实生活世界。其中“比德说”和“泛灵论”是传统美学受众崇高的思想根源。

“比德说”根源于儒学,是以自然景物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自然山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据了及其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文人们对眼前山水的欣赏远远超于表象,而是更注重其背后所表现的道德品质。孔子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说,宋代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对此另有一番见解,在朱熹看来,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有似于水的品质,有智慧的人圆融贯通而不拘泥于成见;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有似于山的品质,有仁德的人知书达理而不会见利忘义。可见,儒家主张不局限于眼前山水,而是由此联想到仁人志士的崇高道德思想品质,这是传统审美受众一脉相传的审美习惯。

“泛灵论”发源于西方,自17世纪开始盛行,“泛”即普泛之意,天下万物皆有灵魂,一切物体都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泛灵意识流入到人类的审美意识之中,流入到各种艺术领域内,在艺术中得到复活和重生。没有“泛灵论”的铺垫和准备,没有对事物的生命格,所有艺术概念都将不会诞生,“万物有灵”,因而“万物皆美”,泛美意识的拓展,拓宽了人类的审美界域。“泛灵论”使一切无生命、无灵魂的对象变得有生命、有灵魂。主体才能对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各种观念、各种领域进行审美,这种审美充满了悲天悯人,是对天、地、人自身的反观与思索。

“微时代”的意义是多元的,它对传统美学造成了强而有力的冲击,摧毁了传统美学的旨趣所在,不可否认,微时代的审美活动已然打破了传统审美受众“非功利”、“无目的”的恬淡生活理念,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活动。

“微、秒、碎”是当前大众获取审美信息的典型特征,审美活动打破了以往那种“自律排他”的封闭状态,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和渗透,从而取消了艺术、审美的各种界限。在微时代,人们可以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在扑面而来的信息洪流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变得空前泛化。

微时代在为世人带来了欣喜、便利与理性的同时,也将过大众裹挟进焦虑、浮躁与盲从之流。在高效的生活方式与快速的生活节奏之下,人们喜好瞬间享乐的泄欲快感。“永恒”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物质现实是即时可以获取的,及时行乐是明智选择。这种赤裸裸的物质与欲望,使审美活动也打上了功利的烙印,主体用于冷静审视周围美学的时间被消解。如果说,传统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非功利活动的话,那么,微时代下的审美,人们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特征。

似乎在一夜之间,“审美”从过去的高雅之堂落入世俗,从阳春白雪沦为下里巴人,“美”已不再人们追求的最高最纯粹的理想境界,而泛化成一种普遍的日常生活形象。从当下的“审美”活动中无法体现出“真”与“善”的光辉,“审美”拒斥“永恒”、“崇高”,主体对客体的审美不再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的精神活动,“审美”仅仅陈诉着每个人的生活感受或是宣泄个体的当下情绪。这种种嬗变构成了微时代的生活图景,体现在大众生活的的每一个细节和瞬间。

[1]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包莉秋.论微时代下社会审美诉求的冲突与调适[J].求索,2013. 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诺伯特·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M].陈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唐绪军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7]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郭敏.微时代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M].太原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4.

Micro Age and Its Evolution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YANG Le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Baoji University of Art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721016, China)

micro age; micro; second; broken; evolu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eChat and micro-blog, human beings inevitably enter the "MicroAge" . Nowadays people's aesthetic activities with the gospel of the technical, people get the information of aesthetic more convenient, more multivariate and more diverse channels than before, aesthetic activities with real-time interactive and highly open feature. MicroAge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make people intoxicated, individual wa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e have undergone a qualitative change.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and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esthetics encountered, micro aesthetics quietly changing, aesthetic activities refuting the "eternal" and "sublime", the report with everyone's current mood and life experience, which constitute the micro era picture of life.

2095-2708(2017)02-0117-04

2016-05-19

2016-12-05

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项目:“微时代”视域下的审美研究(YK2017001)。

杨蕾(1982-),陕西宝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B834.3

A

猜你喜欢

美学时代生活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e时代
e时代
生活感悟
e时代
无厘头生活
“妆”饰美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